“我21歲,想賺快錢,誤入傳銷”

01

“救我,救我!”

當我看到學妹小蘇這條消息時,已是凌晨 3 點。

幾天前,學妹跟網上認識的貿易伙伴一起約飯。飯局結束後,學妹好心送對方去火車站。

可是,學妹卻很快失聯了。她對幾個室友描述的地點都不同,一會兒說去了台州,又跟其他人說去了蘇州,不知哪句真哪句假,像是進了不法機構。

在雙十一那天,學妹網購了近30件物品,她最近為還下個月的花唄而發愁。時不時地在朋友圈求接濟,也不時地轉發一些如何“月入10萬”的焦慮文。

“我只想賺錢”,學妹不止一次地跟我坦言,甚至提出要我免費教她寫文的要求。

一邊毫無止境地揮霍生活費,一邊抱著“賺快錢”的美夢。

我想,學妹在物慾無度的生活中, 逐漸迷失自我。

好在警惕的室友及時報警,警方根據聊天定位很快救出了被傳銷控制的學妹。

“我就是想賺錢,不是想進傳銷”,再次聽到學妹這句口頭禪時,我冷汗直冒。

“我21歲,想賺快錢,誤入傳銷”

二十出頭的年紀,本該是埋首苦讀,為未來打拼做鋪墊的階段,卻因為慾求不滿的貪念,差點毀掉年輕的無限可能。

傳銷可恨嗎?

當然可恨!可為何傳銷屢禁不止呢?原因就出在人身上。

人太貪心,太想走捷徑,反而容易被慾望牽著鼻子走。

02

“真坑,沒畢業都不能辦信用卡,下個月的白條怎麼還呀?”

看著柳柳在微信上跟我抱怨,我只能隨聲附和:少買點東西不就行了。

很快,柳柳發給我一張借款服務的截圖,問我靠譜不?

“我21歲,想賺快錢,誤入傳銷”

沒想到,柳柳的信用居然不過關,她只能坦言:之前為了償還買YSL包包的白條,把能借的小額貸平臺都借了個遍,就差裸貸了。

在大學,有很多像柳柳這個的學生,特別嚮往那些可望不可即的名牌LOGO。

為了能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儘快背上心儀的包包,她們緊衣縮食,想盡辦法湊錢,只為在朋友面前揚眉吐氣一把。

“你說我要怎提高徵信,才能多貸款呢?”這是我後臺收到的讀者文文的留言。

剛剛畢業的文文,想通過刷徵信,來提高信用卡額度,拿白金卡,獲取更高的透支額,提前享受未來。

作為過來人,對文文這樣的小年輕,心裡當然想罵一罵,卻感到無能無力。

其實,你那麼年輕,我真的不想你未來後悔,現在這些無畏的折騰與小心思。

如果你喜歡你去鑽金錢的空子,我不攔你。但等你負債難償時,我就只能祝你好運。

“我21歲,想賺快錢,誤入傳銷”

信用,有時很值錢,有時又不名一文。別整天想著提高信用卡額度,卻忽略瞭如何花錢才能自我提升。

年輕時,你汲汲追求的漂亮衣服,限量版包包,會因為你的努力自動來到你的身邊。

我更希望,你賺錢的能力配得上你花錢的速度。

03

你永遠無法填滿慾望的溝壑。

收到朋友小美裸照時,我以為是手機中病毒了。不曾想卻是因為裸貸不還,被平臺逼債,鬧得人盡皆知。

“反正沒錢還,我不在乎發裸照”,當我們提出眾籌為小美“贖身”時,小美卻滿不在乎地拒絕了。

裸貸,是為錢走投無路的年輕人,最後的稻草,能抓住裸貸平臺的女生,大多想好了最壞的結局。

在大學,有不少女生看輕所謂的名聲,她們活得我行我素,很是自我。

她們不想賺錢,更不會為日後而努力。在她們眼裡,拿自己的照片換取現在想要的一切,太值得了。

“反正以後不會貸款,管什麼信用呢”,這扎心的話,來自一個打扮精緻的同系學姐。

這位聰慧的學姐,每次借了網貸,都會把緊急聯繫人,填成不熟悉朋友的名字與電話。如此一來,圈子裡的人就不會知道她借款的事情。

紙總歸是包不住火的,直到催債的電話打到院領導那裡,學姐的網貸才被逐漸揭開。

原來,學姐再次借款,隨意翻到一個陌生電話,覺得面生,就填上去了。

陰差陽錯的是,這個電話是院領導的。最終,整個學院都以此為典型開展借貸風險教育的講座。

捅了簍子以後,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學姐,無緣任何的評獎評優,更錯失了保研的機會。

“我21歲,想賺快錢,誤入傳銷”

她的生活因為借貸而發生鉅變,真相狠狠地在她驕傲的臉上扇巴掌。

有的人,越處於豔陽高照的時候,越洋洋得意,卻不知危險已經到來。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04

有些人,才二十出頭,卻好像把一生都活“明白”了。

我們這些“俗人”在乎的“羽毛”與未來,無法觸動她們敏感脆弱的心。

到底是誰活得不明白呢?

是想賺快錢的學生;還是枉顧“節操”的裸貸者;又或者是我們這些被規矩束縛的普通人?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最重要是對自己所走的每一步路負責。人最可悲的是,走了一條與自己設想完全不同的路,在猶豫不決與終日悔恨中虛度一生。

年輕人,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別把自己限在金錢的泥潭中,不能自已。

你二十歲踮起腳尖才能擁有的東西,在三十歲時回看會覺得不值一提。

其實,最好的賺錢方式,就是讓自己升值。

金錢不值錢,努力的你才值錢。

“我21歲,想賺快錢,誤入傳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