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柞榛木又稱柞針木,應讀作

zhà zhēn,是中國古典傢俱的珍貴木材之一。柞榛屬常綠小喬木,葉呈鳳眼形,木質細密堅韌,木紋清晰雅緻,倒伐後經數十年自然脫水,成材不易變形。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在中國古典傢俱用材上,我們所熟知的大多是紫檀、黃花梨、紅酸枝等都是等都是使用廣泛的傢俱良材。然而還有一種木材在中國古典傢俱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那就是柞榛木。原來人們將其歸於硬雜木一類,究其本質,實應歸於紅木類,而且是紅木類中的佼佼者。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柞榛木原木橫切面

我國古代對柞榛木早有認識和利用。如本草綱目中稱“此木堅韌,可為鑿柄,故俗稱鑿子木,方書皆作柞木”。

一、柞榛木使用歷史

柞榛木在我國古典傢俱材質中,被列為硬木類。由於柞榛木生長期較長,有稱長達80年,民間有“爺爺栽樹,孫子乘涼”之說。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樹齡一百年以上的柞榛樹

柞榛木傢俱從清中期開始興盛,原因是紫檀、黃花黎等名木日漸稀缺,優質的柞榛木成了當時傢俱製作的主角。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蘇作——精品柞榛木方桌

但到了清末民初,由於生長在南洋熱帶雨林中的酸枝木、花梨木被大量引進,逐漸取代了柞榛木。

二、柞榛木產地

柞榛木主要產於我國西部、中部與東南部,在日本、越南也有分佈。雖說柞榛木分佈較廣,但以蘇北南通地區的柞榛木最著名,因此有“柞榛出南通”之說。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柞榛傢俱多出自江蘇南通,地域性極強。多年以來,其他地區少有發現。由於南通近百年交通不便,地域較封閉,

柞榛傢俱在做工上獨樹一幟,風格彰著。清代柞榛木傢俱製作以南通地區最為著名,習慣稱“通作”。但還不能算是一個獨立的流派,只能算“蘇作”的一個分支。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清中期 柞榛木嵌楠木馬蹄腿條桌

三、柞榛木之美

柞榛木最美之處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色澤,色紅如血,心材暗紅至黑紅,邊材橙黃。二是木材紋理出眾,不規則紋理的如同行雲流水,木結大小相錯的類似黃花黎的“鬼臉”,有與櫸木又很相近的層層疊疊“寶塔紋”。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高低起伏的山水紋路,且紋路走向清晰美觀,不似紫檀、烏木般的一味漆黑,紋路莫辨。也不似酸枝的一味條紋。其紋路之美不亞於黃花梨,更勝於紅花梨、水曲柳、櫸木,堪稱木材中的佳品。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柞榛木木紋

民間有黑柞榛、黃柞榛一說。所謂黃柞榛,可能是指生長期約幾十年的低齡柞榛樹,其板材呈淡黃至黃色,芯材部分呈褐紅色,但只有直徑很小的一圈。黑柞榛可能是指生長期百年以上的老齡柞榛木,其芯材呈褐紅色,且直徑較大,邊材呈黃色。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存放久之,其芯材變成暗紅色或黑灰紅色,邊材呈金黃色。既有老紅木的深沉,又兼有黃花梨的色澤。其材硬度與酸枝木不相上下,但其超凡脫俗的紋理和色澤卻大大超過了酸枝木。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柞榛木太師椅

四、柞榛木之珍

柞榛和紫檀一樣,

十柞九空,十柞九彎,樹幹凹凸不平,溝槽多,開料取材需反覆揣摩,即使不空洞的原材製成後的利用率也不超過百分之二十五,氣幹立方厘米8.9克,與黃花梨同等,沉於水或半沉於水,材質穩定少翹曲。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柞榛木方几

明清以來,蘇北地區,官宦之家以製作柞榛傢俱為最貴,材貴工亦貴。凡作羅漢床、畫案、太師椅、書櫥等十之八九出自大戶人家,浙北、皖南、蘇南亦有少量柞榛明式傢俱遺存。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柞榛木玫瑰椅

柞榛是唯一沒有入宮的珍貴傢俱用材,因此生長的區域性和稀有性為人所不知,文字記載也很稀少。在王世襄所編《明式傢俱真賞》一書中,曾編錄了一件清代柞榛木無束腰羅鍋棖加矮老二人凳(即春凳),另一件是柞榛木枕凳,也說明了柞榛木傢俱較為少見。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清 無束腰羅鍋棖矮老二人凳

早期的柞榛傢俱做工上乘,通常不上色,不刷漆,以表現其流暢的自然紋理,再經過打磨上蠟後,光素清雅之美完全顯現,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保養後,可以形成一種紅褐色的包漿,其古拙清雅風格與紫檀、黃花梨非常相似。

柞榛木——一直被世人所不知的珍寶!

柞榛木圈椅

柞榛木傢俱因受地域等原因,尚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但它在中國古典傢俱中應有的地位是不容否認的。柞榛傢俱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的遺存,在中國傳統傢俱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隨著中國古典傢俱收藏逐漸發展,南通傳統柞榛傢俱被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和收藏家所關注,並得到應有的重視和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