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信用”可移出“黑名單” 四類失信企業能吃“後悔藥”了

“修复信用”可移出“黑名单” 四类失信企业能吃“后悔药”了

山東超過1萬家失信企業有望跳出“黑名單”。1月7日,記者從省市場監管局瞭解到,山東省探索建立嚴重違法失信企業信用修復制度,對未按照規定期限年報、未在責令期限內公示企業信息、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登記地址“失聯”等四種情形之一的失信企業給予“信用修復”的機會,企業糾正失信行為後,主動申請可移出“黑名單”。

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嚴重違法失信企業信用名單,俗稱“黑名單”。目前山東省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企業已近5萬餘戶,列入滿5年後才能移出,企業在貸款、投招標、上市、投資、授予榮譽稱號等方面都受到嚴重限制。對此,在列入之前已履行了部分法定義務的企業反應強烈,迫切需要解除約束輕裝上陣的機會。在這被列入的近5萬餘戶嚴重違法失信企業中,有近1.4萬戶已經履行了部分義務,僅因沒有主動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而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從目前企業反映和聯合懲戒情況看,這部分企業有可能是存活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後,經營寸步難行,不利於企業乃至我省社會經濟發展。

滿足上述四種情形之一的企業可以申請修復信用,但“後悔藥”只有一顆,企業只有一次信用修復機會。該制度要求企業承諾不再發生同類失信行為,否則自動放棄今後的信用修復機會。同時,還要求申請信用修復的企業在公示系統上沒有其他黑名單記錄,且不在經營異常名錄裡,即企業必須確保無其他信用瑕疵,方可進入修復範圍。審核審批實行兩級把關,登記機關對企業提交材料進行初審,省市場監管局作出移出決定。該制度實施後,還將有1.3萬餘戶企業獲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