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飆髒話的“病根”分析

愛飆髒話的“病根”分析

生活中會看到,有的人說話文縐縐,很注意形象。有的人滿口髒話,讓人感覺到非常的難堪。那麼,有些人愛飆髒話呢?

1、受家庭環境影響:由於歷史原因,一些家庭長輩文化素養不高,且沿襲祖輩的較多不良的語言風格和內容,語言中滿是髒話。一個人從小在這樣的滿是髒話的語言環境成長,如果不注意提高自己的修養,改進自己的交流言辭,提高語言文明度,刻意消除語言中的髒話髒字,很難避免說話就飆髒話的問題。

愛飆髒話的“病根”分析

父母言辭影響孩子語言的文明度

2、飆髒話能顯示自己的實力:一些組織的大哥與小弟說話為顯示自己的威嚴,長帶口頭語和髒話;一些領導為了顯示自己的魄力和權威,對下屬講話時飆髒話。其實小弟或下屬對辱罵可以承受一時,不可能承受一世。對小弟會下屬的壓迫和辱罵終究會給自己帶來反噬及禍端。

愛飆髒話的“病根”分析

主管飆髒話顯示自己的權威

3、宣洩不滿或壓抑的情緒:一些人為了表達對某些事物不滿而飆髒話,有些人為宣洩抑鬱情緒而飆髒話。

4、能引起周圍人的關注:飆髒話就像一堆大便處在街道中間,來往行人都會覺得很噁心很討厭,但又不得不注意它。

5、文化娛樂產品內容的誤讀誤解:一些影視作品為準確刻畫人物綜合面貌及真實的時代背景,用了些飆髒話對話。如:電影《集結號》,“他媽的”臺詞;電視劇李雲龍中也有飆髒話臺詞等,這些是為了讓你加深對那個年代,那些人物的瞭解。但被一些人,特別是年輕人誤讀誤解,覺得飆髒話很有血性,很酷很帥繼而仿效。

愛飆髒話的“病根”分析

如果把飆髒話視為一個人有個性、領導有魄力、英雄有血性、全社會都去效仿覺得飆髒話很酷、很帥,一張嘴就就是髒話或者帶有罵人的口頭語,滿大街小巷、飛機上、輪船上、高鐵和火車內等公共空間裡充斥著:“他媽的”、 “直娘賊”、 “龜兒子”等語言,那我們還是文明社會嗎!

文明社會不需要飆髒話,和諧社會要杜絕飆髒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