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是虛構的?

語文書上寫著吳王夫差將越往勾踐打敗,勾踐在吳國淪為奴隸,受盡煎熬,臥薪嚐膽提醒自己不忘報仇。後來夫差將勾踐放回國,勾踐捉住機會後反了吳國報仇雪恨。

我們的印象中,吳王夫差貪財好色、驕橫跋扈,是個標準的昏君。而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是被人讚美。歷史上,夫差是個明君,他謙遜克制,禮賢下士,吳國被滅也是形勢所迫。勾踐臥薪嚐膽只是後人添油加醋、牽強附會的產物。

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是虛構的?

在吳國攻打趙國將趙王逼退會稽山,伍子胥勸夫差趁機將趙國滅掉時,夫差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放過火了勾踐,讓其回國,完全不像昏君的形象。勾踐也沒有到吳國為奴。

《左傳》和《國語》是現存最早的記載吳越爭霸和勾踐事蹟的歷史典籍,而且距當時的歷史較近,其中記載的史實也較為可信,因而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但在這兩本史籍中,都沒有講到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行為,這不能不讓人生疑。

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是虛構的?

越國被吳國擊敗後,一直厲兵秣馬,等待復仇的時機。吳國以舉國的兵力赴往黃池,國都姑蘇空虛,越國趁機攻打吳國,吳國兵敗,此後國力也江河日下,夫差自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