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一個好的“劇二代”該有的模樣

文藝九局 葉觀晨

2018年國劇市場的“開年檔”,呈現出一派“群雄割據”的恢宏景象。《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下簡稱《琅琊榜2》)《大將軍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下簡稱《虎嘯龍吟》)《風箏》《莫斯科行動》等多部熱門劇分佈於電視熒屏和視頻網站,形成強勢的“開局熱潮”。製作精良、劇本紮實成為共同特質,豆瓣評分均已破8,為新一年的國劇大幕開啟了一個好頭。

這其中,《琅琊榜2》作為熱門“IP”《琅琊榜》的續作,不僅承接著前作的高人氣與高期望,也承擔著不言而喻的新壓力與新挑戰。不少觀眾將《琅琊榜2》與《虎嘯龍吟》進行比較,認為是兩部續作的強強“pk”。實際上,《虎嘯龍吟》作為“大將軍司馬懿”系列的下半部,與上部《軍師聯盟》本就是一體完成,不過是分為兩部放映,不能稱為續集。而《琅琊榜2》從劇本創作、演員選用到拍攝製作完全是一部獨立作品,屬於重起爐灶新開張,真正的“劇二代”。前作《琅琊榜》的成績有目共睹,於這份光芒之下,《琅琊榜2》保持水準的壓力和再創精品的難度,可想而知。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一個好的“劇二代”該有的模樣

回看近些年國劇續作,能做到有新意、有誠意、口碑佳的似乎並不多見。《歡樂頌2》,過多的廣告植入,脫離實際的臺詞,讓觀眾倍感失望之餘,也哀嘆好好的現實奮鬥主題竟淪落到“空中樓閣”的尷尬結局。《鬼吹燈之黃皮子墳》,疏離於原著的支線鋪墊、過度著墨的情感戲碼消解了扣人心絃的主線故事,豆瓣評分5.3,使前作積累的高人氣滑落至令人唏噓的境地。而諸如《步步驚情》《使徒行者2》等“大牌”續作,在口碑上也與前作呈現出不小差距。如何保持前作水準、不負已有聲名,如何打破續作“塌腰”的創作窘境、讓品質一如既往,或許《琅琊榜2》提供了一個有力範本。

“爛尾”續作頻頻出現,常是主創團隊看到前作爆火,希望趁熱打鐵,於是匆匆立項,力求原班人馬,壓縮製作週期,加快劇本創作,減少打磨時間。結果作品出來後,演員雖是熟悉面孔,但角色的立體感和故事的說服力往往大打折扣。前作中的經典人物形象,往往在續集裡因匆忙的劇情設計、倉促的角色處理讓人頗感失望,甚至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而本已結尾的故事被缺乏創造力地生硬續述,也易給人“炒冷飯”之感。不能否認,許多續作評價不高,與第一印象難以超越的心理慣性有關,所謂“人生若只如初見”,經典總是難複製。但故事情節、角色設計、細節打磨的粗糙趕製往往是續作敗北更深層的原因。

《琅琊榜2》沒有原著小說,故事內容是為影視劇拍攝而進行的編劇創作,與按照小說一部部翻拍的《鬼吹燈》等系列劇並不一樣。但不同於其他“劇二代”,《琅琊榜2》主創團隊並沒有為“蹭熱度”而粗糙加急地“攢”一個劇本,而是用較長時間去認真打磨這部續作。從呈現的效果看,我們能看到這部作品的諸多用心之處。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一個好的“劇二代”該有的模樣

相較於在已經完結的故事上繼續打轉、硬做文章,《琅琊榜2》巧妙地開闢了一番新的故事場景,將故事的視角定位於幾十年後的隔代之人,主要內容也從太子之爭、為赤焰平反變成抵禦外侵、給長林正名。這使得續作不為前作的故事人物過度影響、束縛手腳,獲得出更大的創作空間,也為觀眾帶來更多的新鮮感。續集起名《風起長林》,與《琅琊榜》結局處蕭景琰為新軍提名“長林軍”,高公公那句“在這宮牆內,這風從來就沒停過”,形成了巧妙的意義勾連,前作的結尾之筆成為續作故事的隱喻,隱含著微妙的餘韻鋪墊。而蕭庭生、琅琊閣主藺晨、梁帝等人串起與前朝歷史的人物關係,加上適時閃出的前朝回憶,保證了續作與前作在人物關係上不脫節、不斷裂。這般“藕斷絲連”的故事設計,為《琅琊榜2》的情節和角色提供充分“施展拳腳”的舞臺,也讓兩部作品在故事情節的接連上做到了恰到好處的平衡。

在製作細節上,《琅琊榜2》保持了一如既往的高水準。畫面視效清新素雅,充滿國畫意境;武打場面爽利流暢、令人目不暇接;兩軍對壘,既有恢弘浩大的全景,也有鋒芒盡顯的特寫,頗具大片之感。衣著服飾、場景佈置、禮儀細節滲透著主創團隊的細心設計。不潦草,不應付,觀眾感受到一如既往的誠意,續作沒有變成敷衍的續貂之作。

在角色塑造上,《琅琊榜2》沒有按照續集慣常套路,“死守”原班人馬不放,而是改換演員面孔,呈現出“雖續但新”的演出陣容。這固然與故事內容隔代、老面孔未必適宜有關,但也看到了劇組在選角上的用心與創見。黃曉明扮演的長林世子蕭平章,足智多謀、有情有義,為救兄弟義無反顧,帶傷救父英勇悲壯,那股真切的情感被演員生動詮釋出來,看後令人動容。蕭平旌的智勇雙全、灑脫無畏,濮陽纓的陰險狡詐、詭邪多計,梁王的寬仁坦蕩、正義無私,都有著鮮明的性格特質,演員刻畫得生動而鮮活。這些深入人心的角色,映襯出演員的認真和投入,證明了全劇的演技水準。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一個好的“劇二代”該有的模樣

縱觀“劇二代”的諸多槽點,故事水準下滑、劇情愈發羸弱往往是病根之處。相比之下,《琅琊榜2》的劇本創作算是可圈可點,敘事環環相扣,鋪墊紮實細膩,伏筆隱線的設計能在後續情節中自圓其說並給人以“解謎”的快感。開篇調查軍資補給半路沉船案件,抽絲剝繭的探案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謎底揭開後,給人以水落石出的過癮暢快,也為後來長林府的命運埋下了新的伏筆。濮陽纓施毒引發全城瘟疫,層層陰謀,佈局嚴密,而罪行的背後竟勾連出複雜深刻的歷史往事,百轉千回的故事中也滲透著對人心的思考。君臣之信、夫妻之情、兄弟之義交織於家國危機的大脈絡下,不拖沓繁瑣,又豐富了全劇的情感細節。更新至今,劇情橋段頗有亮點,算得上為“劇二代”爭了一次氣。

從現階段看,《琅琊榜2》的話題熱度和收視效果,沒有達到第一部的高度。分析的原因很多,但很大程度上,與周播的播出形式有關。一週三集的更新有時會打亂劇情的連貫性,很多緊湊的內容無法有效延續,影響了觀眾的觀劇體驗。但即便這樣,豆瓣8.4的評分依舊有力地說明此劇在觀眾心中的普遍認可度。從演員選擇、劇本打磨、製作精度看,這部作品都可謂是“劇二代”的一個典範之作,這也為我們國劇續集創作提供了“突圍”的範本——不止於技術層面的示範,更是對製作態度的一種啟示。

許多國劇續作表現乏力,未必是主創團隊的水平有限,更大的問題是“蹭熱度”“掙快錢”的功利心態作祟。打造一部經典很難,毀掉一部經典卻很容易。如果創作團隊只看經濟效益,忽視作品品質,將一部前作的名氣榨乾吃淨、“拍爛為止”,這種竭澤而漁的短視行為,傷害的不只是前作“粉絲”的心,也是在消耗主創團隊難得的“口碑資本”,更是在汙染影視市場的創作風氣。任由這種功利創作觀“氾濫”,耗損的是觀眾對國產“劇二代”的整體耐心。

因此,《琅琊榜2》不啻為一次創作態度的有力示範,為迷茫的“劇二代”創作者們指出了應有的正確方向。將一部“爆款”打造成系列“爆款”,需要踏實細緻的匠心以及一顆製作經典的“企圖心”,凝結於其中的,是真心實意的點滴付出和齊心協力的認真打磨。把每一部續作都當做第一部來對待,不作“蹭熱度”的砝碼,而是再創“新熱”的高臺,用心做好“劇N代”,這樣的熱度方能更持久,人氣口碑方能真正延續,經濟回報自是水到渠成。


文藝九局,為人民服務的文藝有關部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