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下,西西弗斯式的清潔工

落葉下,西西弗斯式的清潔工


西方神話故事中,最欽佩的人物是西西弗斯,眾神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於那巨石太重,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於是他就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

諸神只看到結果,就是那塊永遠無法踏上山峰頂端的石頭,而對於西西弗斯,結果並非如此。

由於潮汐,沙灘上佈滿擱淺的小魚,正午太陽釋放的光芒,猶如在完成一次大自然式的燒烤。不知什麼時候,沙灘上出現了一位小女孩,用她稚嫩的手將小魚一條條托起,放入海水中。路過的行人說,沒有用的,魚太多了,你根本無法將他們全部送回大海,小女孩承認大人們的說法,但還是一條一條的托起,“能送多少美人魚回家,我就送多少,儘可能的多一條”。

數不盡的小魚猶如那顆巨大的石頭,沒有人可以給出一個完美的結果,只是有一種英雄主義,在認清現實之後,依然義無反顧的熱愛,並付諸行動,畢竟會多出一條小魚返回大海。西西弗斯每次用手拖住的石頭,都是對人類的一種祝福,對諸神的一種反抗。

雪花的出現總在冬日的寒風之後,如今寒風已至,樹葉猶如飄零的雪花,不間斷的向大地墜落,晨光下的清潔工,一掃帚一掃帚的將樹葉聚集在一起,讓路面變的乾淨,前一句話是他們正在做的,後一句話只能成為一種願景,前一掃帚掃過的地方,下一秒鐘就被樹葉佔領,凌亂的地面沒有變化,只是那堆聚集的樹葉變的更加臃腫,這是我見過的最糟糕的工作,這位清潔工在做的事情難道與弗朗西斯有區別嗎?那塊就要登上山頂的石頭,又回到了原點,他又要開始用手去推,而結果還是如此。我順著這座古城牆,走了14公里,落葉處發生的故事都是一樣的,竟然多了一絲感動,還有一絲悲涼,突然發現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位西西弗斯,只是沒有站在諸神的角度去思考自身的狀況罷了。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一天賺100元與一天賺1萬元的人都是滾石頭的西西弗斯,根本停不下來,總有幹不完的工作,也有處理不完的問題,即使今天四點起床,做完今天的事情,明天還是會有問題等著我們,那麼今天的辛勞與付出,又有什麼意義,畢竟每天的落葉不會缺場,即使沒有冬風的呼喚。

西安有一棵最美銀杏樹在觀(世)音禪寺,相傳是唐代李世民所種,每一位親臨現場的遊客,都會不吝詞彙,給予讚美,那棵樹確實有撩人的身姿,但更被遊客驚豔的是落地的黃色樹葉,由於沒有被清掃,那種一疊一疊金黃色樹葉的積累,實現了一種量變的感官刺激,才會被稱作最美銀杏樹。

假設清潔工沒有對落葉給予恰當的處理,西安順城巷定然會迎來最美的感官體驗,但對於城市而言,美並非是最重要的,居民的便捷與安全才是優先應該被考慮的,所以那些剛剛跌落地面的樹葉,便被輸送到它應該去的地方,即使地面還會被佔據,但那顆巨石依舊會被清潔工推向山頂的方向,而一棵樹枝,樹葉的儲備量是固定的,但西西弗斯式的精神卻是無盡的。

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每天都有故事發生,這樣的故事甚至是重複的,但我們與機器的區別在於,我們是成長型的,每一件事、每一個問題的出現,消失,都是一種自我的閱歷,在下一個結點,我們處理事件會更沉穩,解決問題會更睿智,每一天看似相同,卻又有不同,此間趣味,只有自己懂得。

還記得以前公司車間門口有一棵桂花樹,其中一根枝幹像一根單槓,每次路過,總會去嘗試做一次引體向上,那個被稱作大學生殺手的體育項目,一次兩個,但我每次路過都會去做,兩年過去,如今的我已經可以正手一次做12個。

是的,每一次的堅持有什麼意義,猶如那可巨大的石頭,總會跌落下來,但我想西西弗斯的背部已經呈現倒三角,他也一定找到了最佳推石頭的方式,而他的精神也被知曉的人所繼承,那種個人式的英雄,哪有那種精神般的英雄更具有魅力。對於我們的堅持,隨著時間的積累,大腦與肉體都會給予答案。

2018/12/9

小城雨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