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起之秀”泰順石:打造中國名石 掀文創產業新潮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圖為中國石雕小鎮 龜湖鎮

走進浙江泰順,磨石發出“吱吱”的響聲縈繞耳畔,粗糙的原石經打磨後變得平整、光滑、圓潤,再經大師之手幻化成栩栩如生的藝術珍品,書寫出一幕幕“點石成金”的傳奇。

據悉,泰順是葉蠟石的“藏寶地”,儲量達1億噸以上,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素有“世界蠟都”之稱。伴生於葉蠟石礦床之中的“泰順石”,其質地溫潤似玉、細膩剔透、紋理精美、色澤雅麗、軟硬適中,宜雕琢、宜制印,極具文化藝術創造價值和收藏價值。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圖為泰順石雕作品 卓乃樞攝

近年來,泰順縣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旅遊興縣”的重要支撐,把泰順石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文產領域的“龍頭項目”,以打造“中國名石”為目標,逐步形成了原石供應、人才培育、研發設計、工藝創作、產品營銷、宣傳展示、品牌推廣等生態循環產業鏈,全面打造泰順石文化產業“八個一”工程,探索走出了一條“點石成金”的文化產業發展新路。

截至2018年12月,泰順全縣從事泰順石創作和銷售企業達138家,從業人員達1500多人,2018年預計實現總產值近4億元。

投石問路 譜產業序曲

泰順地處浙江南部邊陲,九山半水半分田,長期以來,泰順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農業發展基礎薄弱、工業發展先天不足、地處交通末梢等“煩惱”。

但幸運的是,這起伏的群山之中藏著一方寶石——泰順石,學名葉蠟石。據悉,葉蠟石在泰順從北到南都有分佈,其中龜湖礦區是葉蠟石最集中、品質最好的礦區,礦脈長5580米,礦區面積3.6平方公里,已探明儲量5000萬噸,遠景儲量在1億噸以上,泰順因而有“世界蠟都”之美譽。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圖為泰順石文化主題公園 範宇斌攝

仰天湖底凍、狀元紅、鳳凰、紫藤玉、梅花枝……按照質地、紋理、色彩,泰順石可劃分為七個系列,200多種。長期以來,天生麗質的泰順石藏在深山無人識,開採初期,主要用於耐火材料等工業用途,其產品附加值與壽山石、青田石等相去甚遠。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圖為泰順石雕作品 紫藤玉

與此同時,據《全國工藝美術行業普查報告》顯示,因“中國四大國石”開採時間久遠,目前儲量均以告急。

“資源優勢是泰順石最大的優勢。”泰順縣泰順石產業保護和發展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周文輝自信滿滿。他表示,“泰順石1985年才開始開採,將是國內現階段已探明的、為數不多的、可長期支撐石文化產業發展的工藝材料之一。”

誠然,酒香也怕巷子深,泰順縣重視泰順石的生態文化藝術價值,先後出臺《泰順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泰順名石打造三年行動計劃》《扶持泰順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用於扶持泰順石文化創意產業的保護和發展,使之成為泰順的一張金名片。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圖為泰順石雕作品 梅花枝

此外,該縣全力打通泰順石的“出山路”,註冊“泰順石”商標,搭建石雕作品展示推介平臺,提供外出交流學習機會,當地走出的石雕作品先後獲得“百花獎”“艾琳獎”等各類獎項1200餘項。

一石一刀一刻,泰順曾走出篆刻大師方介堪。時至今日,在眾多泰順人心中,泰順石不應只深藏於山,希望通過各界努力,讓更多的人得以欣賞泰順石獨特之美,進而助力山城的美麗崛起。

鋪石成路 立產業根基

相石、打坯、修細、封蠟……走進泰順石文化創意園,42個石雕工作室林立,徜徉其間,各樣刻刀碰撞石頭的聲音此起彼伏,繁忙卻不失節奏,猶如一曲動聽的樂章。

在一家工作室內,由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林何超雕琢的一件高約50釐米的石雕作品“蕙質蘭心”擺在顯眼的位置。“原石天然帶有幾條細長花紋,我便將其雕琢成身著長裙的古代仕女執卷讀書、若有所思的場景。”林何超告訴記者,完成該作品歷時3個多月。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圖為泰順石雕作品 蕙質蘭心

類似於林何超的石雕從業者及其學徒,相聚於泰順石文化創意園這座“創作寶地”,一塊塊其貌不揚的原石在這裡“化腐朽為神奇”。

近年來,坐擁綠水青山的泰順沒有簡單的“靠山吃山”,而是設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自己的核心產業優勢,成立泰順縣石雕藝術學校,創辦泰順石文化創意園,建設泰順石文化創意街區,引進石雕大師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2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與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泰順“中國石雕小鎮 泰順”稱號,意味著該縣石產業發展之路進一步拓寬。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圖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潘成松

一個產業的成長與興旺,離不開人才的支撐。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成松是泰順石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1989年,泰順縣為了開發葉蠟石資源,在縣職業技術學校裡辦起了石雕班。時年16歲的潘成松抱著“有技不愁窮”考進了石雕班,經過多年學習進取,他成了如今泰順石雕界的“領軍人物”。

一把刻刀,刻出百態石韻。如今,潘成松在創作之餘還花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石雕技術的傳承上,不僅手把手帶徒傳藝,還在泰順縣石雕藝術學校開班授課,帶出了80多位徒弟。

像潘成松這樣的國家級大師,已從泰順走出2位,此外還有14位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35位溫州市工藝美術大師。但在泰順石產業轉型升級的風口,傳統的師徒相授、家庭傳承模式顯然無法滿足現有需求。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圖為泰順縣石雕藝術學校

2016年4月,“泰順縣石雕藝術學校”正式創辦,學校實行“三免一補一助”優惠政策,開設有泰順石雕刻、工藝品設計與製作、市場營銷等專業,至今已招生450人。

“我們在‘師徒制’基礎上,結合‘雙師制’,通過理論加實踐多層次培養人才。”泰順縣石雕藝術學校校長陳時杉表示,在人才輸出方面,學校聯合麗水學院、浙江藝術職業技術學院拓升學渠道;今年,學校還與泰順石博藝石雕發展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拓寬學生就業渠道。

左手資源優勢,右手人才優勢,緊握產業發展兩大法寶的泰順,以石為徑,蓄勢待發。

石旅融合 掀產業未來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圖為首屆“介堪 去疾杯”全國泰順石篆刻大賽現場

泰順石產業大力培育人才之餘,互聯網、文化創意、旅遊等新元素,開始紛紛接入泰順石產業。

“像這種具有鮮明泰順特色的石雕擺件,是我們今後要大力推廣的產品。”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泰順縣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卓乃樞指著桌上一個“廊橋印月”泰順石說道。

如何培育泰順石文化創意產業,如何引導高雅藝術品走向市場,是泰順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為致敬方介堪、方去疾等泰順籍中國篆刻大師,2015年,泰順成立方介堪方去疾美術館,搭建了篆刻藝術研究、展示、發展的文化平臺。2018年4月,首屆“介堪 去疾杯”全國泰順石篆刻大賽在杭州啟動,旨在藉助品牌賽事活動,吸引和培養泰順石雕人才,交流泰順石文化,宣傳“中國名石”品牌。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圖為泰順石雕精品館

此外,2018年12月,泰順石雕精品館也開門迎客,200多件(套)藝術精品集中亮相。參與該館籌辦的卓乃樞談道:“我們想把精品館打造成泰順石展銷、宣傳、文化交流的一個‘窗口’。過去泰順石是為別人‘做嫁衣’,未來我們要把泰順石弘揚出去,將在更多的城市開設泰順石精品館。”

一塊石頭,掀起文創熱潮。

在泰順石產業發展的“主陣地”——龜湖鎮,一條長約200米的泰順石文化創意街區上,定期舉辦“每月公盤”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開啟“石頭之旅”。

看準了泰順石產業的商機,不少在外經商多年的龜湖人紛紛返鄉,以石興業。

“我們設計了石材邊角料做出的掛墜、手串等泰順石小飾品,不僅令遊人愛不釋手,還吸引了不少海外的代理商。”泰順縣銘粹石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華說,從業者應跟進時代腳步,用創意傳達泰順石的魅力。

從一個木匠,跨界“玩轉”泰順石,李建華是泰順石產業崛起的一個縮影。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圖為掃一掃二維碼即可瞭解泰順石 範宇斌攝

眼下,泰順正積極開創泰順石與文化創意產業聯姻的繁榮局面。初具雛形的泰順石文化主題公園,已成為一張泰順旅遊“新名片”。行走於露天原石博物館,村民熱情地提醒我們“掃一掃石頭上的二維碼,這裡的石頭會說話”。

依託原石產區的資源優勢和泰順石歷史文化底蘊,當地正唱響“石旅融合”振興曲。泰順縣龜湖鎮黨委書記董麗鋒表示,該鎮把泰順石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旅遊主業化發展的拳頭產品,以“一林三館三街區”建設為抓手,著力打造茗石特色旅遊風情小鎮。

文創產業新風起,點石成金正當時。

泰順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雷全勉表示,下一步,泰順將緊緊圍繞打造“中國名石”目標,進一步打響泰順石牌,加快推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大力拓展泰順石產業市場,繼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安提升石雕產品的設計創新能力,以及泰順石雕文化內涵,讓泰順石文化創意產業的“點石成金”之路越走越寬廣。

“后起之秀”泰顺石:打造中国名石 掀文创产业新潮

圖為泰順石雕作品 力爭上游

預計到2020年,該縣泰順石文化創意產業將實現總產值5億元以上,泰順石雕產值在整個葉蠟石產值中佔比達80%以上;2025年,實現總產值30億元。

而今,泰順石積極與時代碰撞,讓這方原本藏於深山的寶石愈發熠熠生輝,朝著培育泰順石文化創意產業,打造“中國名石”的目標大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