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升科技預計2018年淨利潤超3億

歲末年初之際,當升科技率先上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2019年1月7日晚間,當升科技(300073)發佈2018年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3.3億元,同比上漲19.92%-31.91%。

當升科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業績較去年上漲,主要原因為公司正極材料業務持續保持旺盛增長態勢,新產能充分釋放,新產品快速放量,銷售收入及利潤同比大幅上升。

與之發展相呼應的是,2018年在乘用車三元動力電池帶動下,三元材料需求量進一步提升。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8年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56.98GWh,同比增長56%。其中,三元電池裝機電量約30.70GWh,同比增長92%。

而作為三元材料行業中的領先企業,當升科技獲此成績與其在產業佈局、產能建設、技術儲備、原料維穩等諸多方面做足鋪墊準備息息相關,也為其後續市場開拓打下了堅實基礎。

產能方面,2018年上半年,當升科技同時啟動了江蘇當升鋰電正極材料三期工程的建設和江蘇常州鋰電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的籌建,其中三期工程將為公司帶來新增產能1.8萬噸。

常州項目規劃產能10萬噸。首期規劃建成5萬噸,預計到2023年全部建成投產,計劃總資30億元。目前兩大項目均在緊張推進中,新增產能將在明年逐步釋放。

產品方面,當升科技常州基地按照NCM811/NCA進行設計,可以生產NCM811/NCA、NCM622、NCM523等全型號動力多元材料,同時為將來固態鋰電正極材料的生產預留了升級空間。

具體來看,當升科技在高鎳材料的進展上加足馬力。目前公司對國內外的重點客戶均已進行送樣測試認證,部分已完成認證,開始批量供貨。

在固態鋰電材料上,公司組織專門團隊加大固態鋰電材料的開發,並與國內科研機構就上述前瞻性材料的開發建立創新聯合體,同時為歐、美以及國內等多個具有固態鋰電領先技術的國際知名公司和科研機構進行配套開發,目前已完成對國內外多個客戶送樣,產品性能獲得廣泛認可,後續將繼續開展合作開發,推動科研成果高效產業化。

原料維穩方面,當升科技一方面與上游礦產資源供應商加緊合作,另一方面也在加速推進三元前驅體的研發和合作。

鋰原料保障上,當升科技與美國雅寶保持合作,同時積極開發中國青海鹽湖滷水提鋰項目。

鈷原料保障上,藉助大股東北京礦冶科技集團的平臺和技術優勢,積極尋求合適的上游資源是當升科技最主要的策略。同時,輔以廢舊動力電池材料回收佈局,比如參股匠芯電池。

同時,鵬欣資源(600490)同意剛果(金)SMCO生產量30%的初級氫氧化鈷提供給當升科技生產所需鈷原料,供貨期為從第一船貨提單日起5年。最終購銷合同將在剛果(金)SMCO氫氧化鈷生產線投產後正式簽署。

此外,當升科技控股股東北京礦冶科技集團與金川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內容主要包括兩點:一是開展上游鎳、鈷、錳等優質礦產資源開發;二是推進成員企業之間在鋰電正極材料與前驅體領域的深入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當升科技開始向比亞迪批量銷售動力多元材料,當升科技預計2018年全年向比亞迪供應鏈公司銷售產品的交易額度將達到2億元。

當升科技表示,由於公司現階段產能有限,產線已全部滿產,明年新產能建成後,公司將重點加強與比亞迪等國內外大客戶的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