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新能擬IPO:曾兩次更換輔導券商,業績波動不定

科隆新能擬IPO:曾兩次更換輔導券商,業績波動不定

科隆新能近年來因上游鋰電池行業出現結構性、階段性的產能過剩問題,業績波動不定,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與


出品| 每日財報

作者| 郜融蓮

近日,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隆新能)對上交所的詢問函進行了回覆。科隆新能是一家主要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鎳系電池正極材料,以及二次電池和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擬科創板上市。

《每日財報》注意到,營收淨利雙雙下滑、應收賬款遠超營收、海外經營風險擴大、研發費用投入不足、超六成的員工僅為高中及以下學歷等等問題存在以這樣一家科創板IPO高新技術企業。這讓業界內外不禁質疑,科隆新能到底能否順利IPO。

曾兩次更換輔導券商

據公開資料顯示,此次科隆新能IPO的保薦機構民生證券是公司的第三家上市輔導機構,在科隆新能的IPO之路上,曾有兩家輔導機構被更換。

在2017年5月,科隆新能與招商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經過為期一年多的輔導之後,於2018年10月終止了備案。

繼而在2018年11月,科隆新能和國泰君安證券簽訂上市輔導協議,但是在短暫的7個月之後,又同樣的停止了上市輔導協議。

2019年7月,科隆新能再次更換券商,與民生證券簽署輔導協議,並於7月8日在河南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9月20日,民生證券關於科隆新能輔導工作總結報告顯示,已完成了對科隆新能的上市輔導工作。

營收淨利下滑,毛利承壓

據《每日財報》瞭解到,科隆新能近年來業績波動不定,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與淨利潤雙雙下滑。

科隆新能擬IPO:曾兩次更換輔導券商,業績波動不定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1.51億元、16.77億元和15.59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0.5億元、0.37億元和0.44億元。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分別為6.19億元和0.21億元,分別同比下滑25.8%和18.21%。業績下滑從側面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逐年趨弱。

雖然三元前驅體和三元材料貢獻了公司半數以上的營收,但二者毛利率較低,截止2019年一季度,兩項產品合計僅貢獻約3成毛利。此外,招股書顯示公司三元前驅體的毛利率於報告期內持續下滑,截止2019年一季度已降至5.17%,較2016年減少約4.16個百分點。

科隆新能擬IPO:曾兩次更換輔導券商,業績波動不定

除業績下滑外,《每日財報》還注意到,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科隆新能應收賬款賬面餘額為6.47億元,是一季度營業收入3.07億元的兩倍。公司在招股書中稱,如果公司下游客戶經營環境持續惡化,公司應收賬款存在發生較大實際損失的風險。

研發投入佔比過低

當前,三元鋰電池行業不斷有新的企業加入,同時現有的三元鋰電池企業亦紛紛擴充產能,行業還面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政策的變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科隆新能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表示技術和研發水平是電池材料及電池製造行業發展的關鍵,如果不能保持現有技術水平並持續進步,公司市場競爭力與盈利能力將受到不利影響。

然而公開資料顯示,公司研發費用在行業裡不算突出,甚至可以用少得可憐來形容。

招股書數據顯示,科隆新能2016年-2018年研發費用分別為3634.79萬元、4836.57萬元和4858.49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16%、2.88%和3.12%,2019年一季度研發費用為604.3萬元,佔營收比例1.90%。同行業的杉杉股份2018年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為4.23%。而同行業公司當升科技2018年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為4.35%。

招股書顯示,截止2019年一季度,公司研發人員佔比約13.05%。除研發人員佔比較低外,公司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員工人數佔比約15.42%。也就是說,公司超六成的員工僅為高中及以下學歷。

眾所周知,科創板非常看重企業的研發投入,並且把研發佔營收比作為判斷企業研發投入的最重要標準之一。而科隆新能的研發投入過低,公司職員的能力明顯處於弱勢。

聲明: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