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衛視 這樣盛讚咱銅川的生態文明建設!


1月4日至6日,香港衛視《美麗中華行》欄目製作的紀錄片——《陝西林業啟示錄之關中篇》,以《千里畫廊 綠色家園》為題,講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陝西關中地區森林城市建設和重點區域綠化突飛猛進,千里渭河、八百里秦川蛻變為生態畫廊、綠色家園的故事。


香港衛視 這樣盛讚咱銅川的生態文明建設!


《千里畫廊 綠色家園》涉及到銅川的報道文字如下:

清晨,銅川市耀州區朱䴉野化放飛基地,楊剛齊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由於對朱䴉的習性十分熟悉,楊剛齊被人親切地稱為朱䴉爸爸,他和同事們負責的是野化放飛朱䴉的監測和保護工作。

朱䴉是世界珍稀頻危鳥類,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對生存的環境十分挑剔。地處關中地區最北端的銅川因煤而興,曾因嚴重的大氣汙染,一度成為衛星地圖上看不見的城市,出門要打傘,吃飯捂著碗,是過去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從黑色到綠色,從煤城到綠城,需要的不僅是智慧,還要有壯士斷腕般的勇氣,關停絕大多數的煤礦,大力實施礦區綠化和城市綠化,銅川市走過的是一段異常艱辛的發展轉型之路。


香港衛視 這樣盛讚咱銅川的生態文明建設!


2013年和2015年,國家林業局、陝西省政府在銅川市耀州區兩次成功野化放飛朱䴉62只。朱䴉在銅川的生存,連續五年之內,在野外孵化出了69只小朱䴉,這就是對銅川生態建設環境的一個有力的見證。“如果生態環境不好的話,銅川的朱䴉是不可能繁衍到這麼多隻,所以現在朱䴉已經成為銅川當地的一個生態的名片。”


香港衛視 這樣盛讚咱銅川的生態文明建設!


銅川生態的陸續修復,不僅讓朱䴉的棲息地由秦嶺延伸到關中盆地與陝北高原的交界地帶,也對黃土高原的生態治理產生積極影響。綠色銅川是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決心打贏的一場硬仗,也創造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又一個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