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婆家人認為帶孩子是姥姥的義務和責任?

用戶4945856383716


有一種愛,叫姥姥幫我帶孩子!

如今,網上流行一句順口溜:

媽媽生,姥姥養,

爸爸回家就上網,

爺爺奶奶來欣賞!

道出了姥姥的辛苦和心酸!

孩子父母生,父母養,天經地義的事兒。

但現在生活壓力大,媽媽們很難做到左手帶娃,右手掙錢。

真的是:“臣妾做不到啊!”

而媽媽的媽媽——姥姥,為了不讓女兒為難,為了女兒的幸福,犧牲自我,扛起了養娃重任。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於是,姥姥替自己的孩子扛起了生活的苦難。

但這也不能成為婆家人理所當然的理由!

從法律角度來說,婆婆沒有替兒媳婦帶孩子的義務。

但請問婆婆:

1.孩子是兒媳婦一個人的嗎?

2.孩子不是您兒子的孩子嗎?

兒媳婦和您兒子一樣,曾經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將心比心吧!

同樣,從法律角度來說,您以後老了需要人床前盡孝的時候,請您的兒子來吧,您兒媳婦也沒有照顧您的義務。

俗話說:“十年婆婆,十年媳婦。”

在兒媳婦遇到難關時,您搭把手;在您以後需要時,兒媳婦定會知恩圖報的。

所以,希望婆婆們,將心比心,用一顆對待兒子的心對待兒媳婦。


易彤A


義務?義務只是你們才有義務。這個前提明白了就好了。[捂臉][捂臉]

不管是婆家還是姥姥家,都沒有義務。區分那家,這個首先就不對了。

老人家幫忙,那是人情,不幫那都是本分。

你自己要先明白,這是一個基本概念。如果在你的意識中,本身就存在角度,那別人自然也會有角度。是不是?

首先你自己明白了,孩子誰是第一責任,就好辦了。對其他人的要求,甚至怨念,你也就會少很多。也是家族相處的一個根本。[大笑][大笑][大笑]

你的這個話題本身就比較有意思,有幾種可能性,因為你發起的話題沒有說明白,這個事情是不是你正在經歷?還是你想通過別人的事情給自己增加經驗!我感覺自己的事情,用別人的感覺說出來的可能性比較大。這個婆家人是誰?是公婆還是小姑子這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我沒辦法具體判斷,那我就先按照各個角度一一解釋一下。

第一:是不是說著無心,聽者有意。這個是先決條件,你自己別帶有色眼鏡,任意加判斷,仔細回想一下,是不是隨口的抱怨,或者是無心的一句話。因為意圖不一樣,那產生的結果一定是不一樣的。本來只是一句隨意的一句話,被你拿來上綱上線,那很可能就會演變成一次家庭危機。戰爭基本上開始都不是很對立的矛盾,都是慢慢的累計而來。

第二:如果是公婆嘴裡說出的這個抱怨 ,你先想一下是不是公婆太累了?想要別人搭把手?還是真的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自己什麼不做,還要分配別人按照自己的意圖來做事情?如果都是退休閒散在家,自己不做,想要姥姥姥爺做,這個事情是要你必須面對的,相對來講,公婆一定比姥姥姥爺的責任更大一點點。你該爭取的也是要爭取的,不能無理取鬧,但是也不能長期忍氣吞聲,不然累積到一定程度的負面情緒,是很危險的。當然,還有一個前提,現在老人很多都是家裡的經濟支柱,如果你的公婆真的還是家裡的經濟支柱,需要為了家庭奔波,甚至你們的一切都在計劃內的,正好姥姥姥爺退休比較空,這種情況,你就閉嘴吧,老人說的一點沒錯。

第三:平輩人的抱怨,這樣的情況,都是平輩人心疼自己父母的一種表現,想要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去,這個事情就不需要多說,可以先當聽不見,真的激化到一定程度,也要直接面對。小姑子之類的沒結婚和結婚的,兩種方式,沒結婚的,她一定是不懂,只是站在孩子角度理解問題,你可以理解成她的一種少不更事,左耳進右耳出就好了。如果是已經結婚的,很簡單,直接告訴她,收起那一套,想要照顧孩子,回家找公婆去[可愛][可愛][可愛][可愛]。如果是小叔子之類的,這個就讓你先生去面對吧,該聊就聊一下。畢竟自己帶也真的會有很多難處。

綜上所述: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但是儘量減少矛盾為出發點。在生命中很多的問題,你轉過幾年回頭去看,都是那麼的微不足道。最後送樓主一句話,家是用來講情的港灣,不是用來講理的衙門。



少年強學堂


有這種看法的婆家人是比較少的。這和大多數人的傳統思維不一樣。

在中國的傳統思維看來。兒子的孩子是婆家人的血脈,姓婆家人的姓。也就是說孩子是婆家人的,而不是姥姥家的。所以看孩子,看的是自己家的孩子,是婆家人的事情,姥姥家給看孩子,是客情。

為什麼有的婆家人確認為,帶孩子是姥姥家的事兒呢,我估計,她是這樣的一種思維。那就是看到,兒媳婦甚至兒子和姥姥家人的關係比較近。就認為既然你們的關係近,那帶孩子自然是你們的事兒,我就不管了。

朋友家的女兒,最近有了寶寶。在女兒懷孕的時候,那個準婆婆特別開心。來到準姥姥家好幾次,表示這個孩子她一定幫著帶。準姥姥的身體不好,看到準婆婆這麼主動的要看孩子,心裡特別高興。

可是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兒卻不高興。準婆婆走了以後。我跟媽媽發火了:我可不讓她帶,她渾身的壞毛病就愛打牌抽菸,不講衛生。把我孩子帶壞了怎麼辦?

沒有辦法。孩子落生以後,只能在姥姥家了。

姥姥拖著有病的身子給女兒帶孩子。

那位婆婆,可憐兮兮的,幾天就過來一次看看孫子。

哄著兒媳婦,讓她把孩子帶走幾天。每次兒媳婦都會給婆婆臉子看。慢慢的,婆婆也就徹底的明白了,兒媳婦不願意讓她看這個孩子,久而久之婆婆也就不再來了。

婆婆跟兒子說,既然不讓我看那看這個孩子,以後就是姥姥家的事兒了,我還不管了。

從此,這家的姥姥就看起了外孫,一直到現在,三歲了,還是如此。

兒媳婦不願意讓婆婆看孩子是一種情況。所以人家不得已的認為,看孩子是姥姥家的事兒。

也有的,婆婆從一開始,與兒媳婦的關係就不好。所以,婆婆就很明智的提出,以後有孩子,看孩子是姥姥家來承擔,我就不管了,給點錢就行了,這種情況,是人家懶得惹麻煩生氣。

所以我覺得,婆家人說看孩子是姥姥家的事兒,一般的不是發自本心的話。多數婆婆還是認為看孩子看的是自己家的孩子。

只不過,由於許多女兒認為自己的媽媽看孩子。比較好處理和媽媽的關係。而婆婆看孩子,婆媳關係不好處理。

所以,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由姥姥家看。這好像已經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現象。

我是寧老師 專注幼兒和青少年教育


寧老師說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玫瑰]

你的問題不太清楚,那我就個人覺得有兩方面的原因吧:

1 獨生子女

如果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正好婆家比較有錢經濟能力比孃家強。就會出錢不願給子女帶娃,我就見到過這種例子,有錢人說了算的態度!還有就是寧願花錢也不願看娃,現在老年人還是很追求自由的。跳跳舞唱唱歌,不想天天圍著娃娃轉。所以,也會有一種想法,就是我出錢了總有人出力,那就是孃家啦!每個人都想公平,自然有人出錢有人出力。

2 上門女婿

婆家認為我兒子都給你當上門女婿了,憑什麼我給看娃?就應該你當姥姥的看娃。更有可能娃娃都跟媽媽姓了,奶奶就更不會看娃了,這是一種賭氣的行為!


梓晴麻麻


為什麼有的婆家人認為帶孩子是姥姥的義務和責任?

這樣的婆家應該很少吧。

帶孩子既不是婆家也不是姥姥家的責任和義務,而是孩子父母的。

認為帶孩子是姥姥責任的,這種現象我沒見過,不過認為應該爺爺奶奶帶孩子的我倒是見了不少。

1.孃家人會認為孩子是跟著男方家庭姓的,又不跟孃家姓,所以認為應該孩子爺爺奶奶幫忙帶。

2.再加上傳統家庭都是兒子、媳婦和公婆住在一起的,有了孩子後也是三代同堂,那麼在孩子爸媽事業忙碌的情況下,帶孩子的事情自然就落到了爺爺奶奶的肩膀上。

但是也有很多孩子是和姥姥帶大的,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孩子爸爸為上門女婿:有這樣的地方習俗,如果孩子爸爸是上門女婿,有了孩子後也是三代同堂,那麼孩子會跟著媽媽姓,婆家當然就認為應該姥姥帶孩子了。

  2. 孩子媽媽離婚或者改嫁: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孩子爸媽離婚了,被判給了媽媽撫養。那麼媽媽在工作忙碌且一直沒有再婚的情況下大都是有姥姥帶著的。也有媽媽為了更好的改嫁,把孩子交給姥姥帶的。

  3. 孩子媽媽為獨生子女:孩子的媽媽是獨生子女,爸爸有好幾個兄弟姐妹,那麼爺爺奶奶可能照顧不了那麼多孫子,自然就覺得應該由孩子的姥姥帶孩子。

  4. 實際情況導致:比如孩子一家可能住得離姥姥家近,離奶奶家遠,那麼姥姥自然就可以幫忙帶孩子了。


清淡的辣媽


恕我直言,有這種想法的爺爺奶奶,真的是不配當爺爺奶奶。

孃家養育了二十幾年的掌上明珠嫁給了你的兒子,從此放棄自己的所有為你們傳宗接代,生兒育女,並且生的孩子也是跟著你們姓!姥姥帶是姥姥的情誼,是心疼自個兒閨女,不是義務!

如今,還想著讓姥姥帶娃,怎麼不上天呢? 也不想想,你沒有養育人家姑娘,人家姑娘的孩子你也不想帶,那既然人家姑娘並沒有什麼地方承了你的情,將來為什麼要給你們養老?

奉勸這樣的爺爺奶奶,給自己以後積點德吧!


小小郭說事


都是獨生子女,結婚生子後,婆家有後,孃家則沒有。孃家父母晚景淒涼啊!為了以後不會孤獨,要和外孫搞好關係,“要立功”。於是就有了姥爺姥姥帶娃娃的現象。。。。。。人性啊!。。。。。。


沒想來又沒想走


奶爸自己本人,小時候是在姥姥家住的(應該是從6個月到6歲),所以對這個問題可能比較有發言權,為什麼很多人(不止是婆家人),認為帶孩子是姥姥的義務和責任,我認為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一、讓女方家裡有參與感。

誠然,現在的風氣已經十分開放了,但絕大多數人,對待孫子孫女,要比對待外孫外孫女要親切一些,這是無可避免的。但很多獨女的家庭,沒有孫子,就爭著親切外孫,久而久之,習慣成為風俗,讓姥姥帶孩子,也便於平衡孩子心裡兩邊老人的親切度。

二、“遠香近臭”,姥姥姥爺要溫柔多了。

<strong>事實上,很多朋友能發現一個問題——由於現在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比較年輕,可能不到60就報孫了,兩方對待孫子孫女的態度有時候就有些不一樣。奶爸諮詢了很幾個朋友,得出的意見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對自己很好,但爺爺奶奶顯然會嚴苛一些,姥姥姥爺就是含在嘴裡怕化了,孩子也親姥姥姥爺。久而久之,大家都養成這樣的風俗——孩子姥姥姥爺帶省事兒,不叛逆。


以上原因,皆來自奶爸生活中的參考,如有不同,可以在評論區討論,我是新世紀育兒奶爸,想看更多育兒小知識可以關注我。


新世紀育兒奶爸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沒有義務,想給你帶了就帶幾天不想帶了你也別埋怨,有些事情不都是應該給你做的,要理性的對待。




牛牛小哥


很高興為你解答

我認為帶孩子是爸爸媽媽的責任和義務,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沒責任和義務,他們幫是情份,不幫也本份。但如果和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住在一起的話,他們年輕而且又有時間的情況下,他們願意帶的話也可以,作為孩子的父母心裡應該感謝他們,並不能覺得這是他們應該的。聽過很多媳婦說孩子爺爺奶奶不帶小孩就不給養老,我覺得這媳婦太不講理了,孩子的爸又是誰生誰養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