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碰撞中國之美|千人千面中國之美 沙龍回顧(一)

“千人千面中國之美”,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對中國之美的理解與熱愛,也是各有所好。

當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千禧一代”,他們是文化生活美學意識覺醒的一代,是追求個性與創意,尋覓自身民族文化連接的一代。千禧一代的很多年輕人,他們通過富有時代感的方式,賦予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美新的詮釋。

作為中國之美時尚文化思考的先行者,中國美組委會聚焦當代中國美的流行趨勢,探討中國美在當代的傳承與發展,通過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號召中國美踐行者共同探尋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發展的前行之路。

11月3日幾位嘉賓圍繞“千禧一代、中國美”的話題,進行了熱烈的分享與交流。下面讓小編來帶著大家回顧一下嘉賓當天的精彩發言:

到場嘉賓

千禧一代碰撞中國之美|千人千面中國之美 沙龍回顧(一)


從左往右:

前旅遊衛視主持人、知名美食旅遊KOL 李航

LANCYstore品牌創始人 蘭茜

紐約時尚社區EDGE創始人,時尚公關人 Austin李舒楊

時尚美妝生活博主、穿搭顧問 Miss不吃藕

GEMDIA高級珠寶創始人、知名珠寶設計師 吳博

新浪網時尚頻道執行主編 李秀雯


千禧一代碰撞中國之美|千人千面中國之美 沙龍回顧(一)


千禧一代碰撞中國之美|千人千面中國之美 沙龍回顧(一)


Q1:幾位嘉賓對中國美是怎樣理解的?

蘭茜:我認為的中國美是傳承於中國文化底蘊,我覺得中國文化,人們採用中國文化的知識創造不同的中國魅力。

李舒楊:我認為中國美是最具特色的中國風元素與當下主流審美的結合,這就是中國美。

李秀雯:我覺得中國美對於美這個詞來講是我們感官可以感受到,無論眼睛、耳朵、鼻子這些感官都能夠感受到觸摸到。中國美指的是中國風格,所謂潮流易逝,風格永存,中國美源於本土,有歷史文化的積澱,從中國原始的時候就開始形成的風格,會隨著時代的演進中國美也會進行演變。

吳博:在我印象當中,我覺得中國美是有各個方面,比如說視覺、精神上,文化上,我覺得中國美提煉兩個字就是包容,可以是各個種族,各個文化,各種方式,也可以是中國元素跟國外結合,我覺得中國美是體現在包容上。

Miss不吃藕:中國本身就是非常神秘,別人覺得故宮裡面的某一項,比如說前一陣子特別火的視頻《我在故宮修文物》,它充滿了中國人的熱情和一種精神。

李航:因為我喜歡旅遊和美食,我覺得中國美應該是視覺、聽覺、味覺上呈現的才是中國美。比如說《西遊記》、《紅樓夢》,這是中國的文化,中國美食,老外很喜歡中國的食物,我覺得這就是中國美。還有聽覺上,歐美打榜的音樂都有中國的元素,這是通過視覺傳達給大家中國美元素的歌曲,這就是聽覺上的中國美。

千禧一代碰撞中國之美|千人千面中國之美 沙龍回顧(一)


從左往右:

新浪網時尚頻道執行主編 李秀雯

GEMDIA高級珠寶創始人、知名珠寶設計師 吳博

時尚美妝生活博主、穿搭顧問 Miss不吃藕

Q2:00後,千禧一代,你覺得他們有什麼樣的特點?

Miss不吃藕:千禧一代是一個跟互聯網成長完全契合的人,做自己,比較喜歡小眾的品牌,他們18歲、15歲就喜歡用Lamer、香奈兒,還有一些小眾的香水,哪怕是中國牌子,你有非常好的創意和他們的想法一致,就OK,如果不能讓他們接受,就算是多麼大的LOGO,他們也不是像80、90的人那麼追求品牌。

李秀雯:千禧一代的特點集中在兩點,一點是他們對於自我價值的發現和認同,就是自信。他們能夠接受到的信息是四面八方的,他們不僅僅是對自我的認知是比較有自信的,他們還願意發現外面的世界,他們也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願意把自我價值和外面世界尋求對接,在這個方面就延伸到第二點,就是品牌價值的認同,這個品牌我喜歡還是不喜歡,並不是因為它是一個大牌,有很多的LOGO,或者它的價格有多麼高,或者是其他人大家都在買的,更多還是這個品牌所傳遞的精神是他所喜歡的,所以我覺得千禧一代是千人千面,每一個千禧一代每個人都是典型的個體。

李舒楊:我作為90後,長時間在海外,16歲出國,我接觸都是以留學生群體為主的千禧一代小朋友,我感覺千禧一代為什麼品牌選擇會多元化,會偏小眾,我覺得很重要一點是物質生活提高了,現在8個大人養一個小孩或者養兩個小孩,整體家庭富裕了,富裕以後就會選擇偏小眾的牌子,他們覺得有自信,選擇多元化,偏小眾,這是他們的特點,玩的開,物質生活層面滿足了以後就開始往精神層面走了。所以,就會發現無論是消費升級,還是內容消耗,都是千禧一代比較大的特點,他們消費跟70後、80後完全不一樣,甚至跟90後也完全不一樣,以前我們會看四大名著,他們可能看日劇動漫,小眾的設計師品牌故事,品牌歷史他們都會去看,這都是他們的一些特色。

蘭茜:我也是做設計的,我大學本身學的也是設計專業。我們自家品牌有很低的折扣,公司內部人員購買的話會很低,但再便宜如果不喜歡我不會買,如果其他品牌再貴,但是我喜歡它我會攢錢買它,這是千禧一代的審美,他們這個時代的人審美確實很小眾。

李航:我是比較有親身體會的,我現在的外甥剛好是00年出生的,他的想法完全跟我們不一樣。我們會比較崇尚Gucci、LV這些大品牌,但是00後不會因為大牌才去買,他們不會在乎這個東西多少錢,便宜也會用,這是00後跟我們80後、90後不一樣的判斷,他們有自己的想法,非常有個性。


千禧一代碰撞中國之美|千人千面中國之美 沙龍回顧(一)


從左往右:

前旅遊衛視主持人、知名美食旅遊KOL 李航

LANCYstore品牌創始人 蘭茜

Q3:各位對中國產品和中國元素的品牌你們有沒有喜歡的品牌?

李舒楊:我有時候會做時尚培訓,我會讓學生說50個他最喜歡的品牌,包括小眾的,我現在做時尚編輯,男裝品牌大部分是小眾的品牌。現在中國設計已經非常好了,中國李寧還不是算特別有代表性的,以商業行為為主,像小李這個牌子,2017年剛剛拿了設計師獎。把中國元素融入西方設計,設計師是聖馬丁畢業的,現在一堂課上50%-80%都是中國人,有國際視野的中國設計師能把中國元素融入到設計裡面會很多。包括“風神王”是我印象很深的一個牌子,我超過十年都沒有買過中國品牌了,因為自己本身在美國的緣故,回來的時候我基本不會買衣服,除非真的沒帶回來。但是這個牌子印象很深刻,“Made in China”這個牌子我也會穿,它穿上去我會感覺到很自豪,老外看見會跟我講,我說這是中國設計師,他們覺得很驚訝,中國設計師設計這麼漂亮的衣服,袖子設計也很精美,沒有中國元素但是很精緻,把街頭元素融入到袖口的設計上,把中國元素跟當下時尚潮流結合在一起,這是我非常喜歡,我覺得中國之美如果想在國際舞臺上受到認可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跟當下流行元素融合,保持住自己本身的一些東西。所以,我剛才說中國之美就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跟當下流行趨勢的結合。

李秀雯:我所喜歡的中國品牌還是挺多的,對於我個人而言,我喜歡並不是中國品牌這個定位,我更多喜歡的是中國元素,不管中國元素是中國人自己做成品牌或者做成產品呈現給大家的,可能還包含國外一些品牌,他們開始關注到中國元素,開始利用中國元素呈現他們自己的精神,我覺得就這一點來講,對於我而言,我喜歡這些中國元素在國外產品上的展現,更多是來自於我的民族自豪感。我覺得很多人對於中國美的認可肯定也會有一分析這部分的原因。

Miss不吃藕:我自己喜歡一個品牌,但是它賣的很不好,比如說愛馬仕旗下的一個品牌,其實這個牌子是用中國傳統手工藝,有一個手工藝我非常喜歡,叫瓷胎竹編,這是中國的東西,這可以蓋掉國外的性冷淡風,要的竹子必須是中年竹子,必須7道工藝,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不太可能購買的,賣的很貴,但是這個工藝非常好。還有一種就是非常潮牌。我自己很喜歡混搭,我相信在座女孩子只要喜歡時尚都不會是全身大牌,我自己也很喜歡Zara,包括小眾設計師的我也很喜歡。


千禧一代碰撞中國之美|千人千面中國之美 沙龍回顧(一)


時尚美妝生活博主、穿搭顧問 Miss不吃藕

Q4:現在越來越多的00後喜歡中國的文化,比如說80後就沒有專門毛筆字的訓練,現在00後都會學毛筆字,他們會學漢服這樣的課程,高考的時候必須去拜孔聖人。這兩年我們也接觸很多追究元素的東西,比如說2017年維密秀,有一個內衣秀是青花瓷,大家有沒有這樣中國元素的體驗?

Miss不吃藕:我說跟我們普通人比較近或者跟時尚有關係的,在我印象當中,記得聖羅蘭在70年代用的中國元素,那是奢侈品當中用的比較早的一次。再往後像阿瑪尼他們都在用。我覺得現在中國元素不是大家不能接受,而是有待進步,最早是外國奢侈品牌用中國元素,比如說我自己很喜歡回力鞋,這在國外賣的很好,這個牌子也很潮。另外像大白兔奶糖和鬱美淨合作潤唇膏,這是中國美的進步,如果能讓大眾喜歡的中國美才是真正能慢慢傳承下去的,高端的那種,比如說書法,為什麼我說它是高端審美,因為需要人靜下心來花時間,我覺得花時間、花金錢、花精力都是高端的審美,這是應該從小培養的。

吳博:我本人是做珠寶的,我們做研發會給很多公司做衍生品。今年有一部國產的動漫非常火,這個電影我們做的衍生品是以動漫形象元素再加上中國元素去做的一款設計,這個衍生品在半個月的時間能夠銷售50多萬,對於我們公司來說雖然不高,但是作為一款衍生品來說它的銷售額已經是相當高了,是在短時間內。給我們帶來的反饋是,現在的消費需求,以前我們要設計很簡約、很簡單,東西利潤又高,大家都適合戴的東西,風格不是很明顯,就是現代簡約,但是這款設計做完之後我們會發現很多人會喜歡風格比較明顯的,帶有中國元素的東西,大家非常喜歡,實踐證明最好的東西就是銷售額,能夠賣出去才是真的,賣不出去做的再好別人不接受。

李秀雯:中國美可能不僅僅侷限在時裝、服飾相關領域,更多散佈在日常其他領域裡面,比如說我想提到的是音樂這塊,我們新浪每年會做自己的盛典,每年圍繞中國美這樣關鍵詞進行當年的追溯,去年的時候做的是非遺主題的,實際希望把中國美,中國時尚審美能夠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元素能夠一起探討它的走向。在其中我們也邀請到非常多非遺傳承人,比如說蘇繡、京劇、漆畫、鼻菸壺這些非常古老的中國手工匠人做的東西。其中我們有一個表演與古琴相關,說到古琴在座80後甚至90後,真正能夠擅長古琴演奏寥寥無幾,古箏的話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現在00後,甚至10後,他們已經開始非常系統的進行古琴的學習和培訓,也受家長的影響,他們在這方面花的力度會非常大。我有一個親戚,我一個很年長的爺爺,他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做古琴,他本身就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因為我家所在的地方在山東鄒城,這個地方是挨著孔子的故鄉,鄒城是孟子的故鄉,世界上最好做古琴的木材就是記載在《孟子》裡面,就是在鄒城的一座山上,我爺爺從很多年前就去山上尋找這個木材,再把它做成古琴,通過自己的方式傳播給大家,他現在在一個大學裡面教古琴的授課,包括他自己也會有工廠去做古琴,但都是寥寥無幾,一年也做不了幾個,因為木材非常稀少。

中國的美可能就是在大家發現不到的地方,或者說就在大家的身邊,不管普羅大眾或者跟中國古老元素有關聯的人,還是我們做媒體的人也好,在產品中國美的方面,還是需要有責任心,也需要努力。

李舒楊:中國元素接觸的還非常多,很多設計師都用過中國的元素,包括之前迪奧的設計師也是用過非常多的中國元素。我之前在一個買手店做一個比較大型活動的時候,它的儲藏室拿出來一個燈籠,我那個朋友是買手店的老闆,他說你小心點,這個非常貴,我說到底是什麼東西,就是一個紅色的燈籠,我當時看到這個燈籠第一印象想到了一首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我說這個多少錢,他說這個燈籠在市場上至少賣1.5萬,根本買不到。我會放在展廳裡看,覺得大家會喜歡。總結來講,中國元素在時尚界會越來越多,包括有一個牌子法語叫ERD,是一個小眾的品牌,剛設計出來,2017年有一個衣服上面寫著人民服務毛澤東,我當時很差異,為什麼不寫為人民服務,可能是版權問題,就是中國字體,包括設計,包括印花是非常多的。我相信中國設計師肯定會很好結合主流的設計進行完美的融合。

蘭茜:剛才主持人說到青花瓷這個元素,我能想到青花瓷好像看到劉雯還有GAGA他們在戛納電影節上會穿這樣的元素。劉雯很符合我的審美,她應該算是比較代表具有中國女性美的模特,她現在更像一個演員。所以我覺得青花瓷這一類的元素,能讓中國人帶上世界舞臺,可能會讓中國美走向國際舞臺。


千禧一代碰撞中國之美|千人千面中國之美 沙龍回顧(一)


LANCYstore品牌創始人 蘭茜


Q5:現在很多大牌還有中國的品牌,比如說老鋪黃金,算是黃金裡面比較高端的,它都是手工做的,傳承中國的工藝,比如說花絲工藝,很多品牌做不出來,它現在用老祖宗留下來的工藝,它在故宮裡面進行展覽,也是黃金品牌第一個在故宮裡面做展覽,是1:1,給皇帝做金碗,傳承老祖宗的工藝。現在00後可能也喜歡很多中國元素和中國產品的東西,但是我不知道他們現在有哪些不能滿足他們的地方,各位認為還有哪些不能滿足00後的中國產品?

蘭茜:產品可選擇性方面還有就是創新,現在很多中國品牌很多東西不被00後知道,這些品牌對外界接觸的信息還是比較有侷限性,很多中國牌子做了很多超前的東西,比國外的牌子做的還好,但是不被人知道。中國品牌宣傳力度應該加強一些,要不然是國外宣傳之後人家才會知道中國早已經做過了。

李舒楊:現在00後的需求就是獨立、個性化,有自信,追求小眾產品。所以,我覺得如果說現在缺什麼,還是從他們審美這塊往上切,或者說獨立性,定製化,這塊00後是非常喜歡的,甚至可以把嘻哈類的風格跟中國美或者中國文化進行結合。現在00後很喜歡玩,我感覺00後比90後更喜歡去夜店,他們娛樂生活很多。而且他們個性化,彰顯自我,非常有自信,對於他們來講潮流文化影響會很大,酷這個詞會用的更多,酷原來英語裡面是好的意思,現在酷是很時尚的感覺。如果做一款產品,從商業的角度去吸引他們的話就是定製化、街頭文化,再把中國風很巧妙的融合在這裡面,我覺得就沒有問題。

李秀雯:我也比較贊同這個觀點,我覺得中國不缺乏美,但是中國美如何讓00後接受並喜歡,去接納歷史長河中的中國美可能還需要一種變化。另外,我覺得現在00後對於中國美的審美不是完全的複製我們過往輝煌的東西,一定是把它拿過來之後跟當下的潮流做結合,是有一種演繹在裡面的。

吳博:我覺得00後需求的東西,大家都知道千禧一代需求個性的東西,需求的是更多設計師,更多的媒體把更多的中國美奉獻給大家,大家一起去為中國美髮聲,在世界上為中國美髮聲,這才是00後需求的,因為給他們的選擇太少。

Miss不吃藕:現在我們的審美已經很潮了,其實我們審美夠,但是現在一些中國品牌還不夠。我們也去國外接受很好的教育,為什麼大家很喜歡在國外買東西,有一次我去法國出差,那個人很過分,因為我們懂,知道這一季就要這個,有的時候有些人不懂,把不好賣的拿出來告訴人家特別好賣,現在有另一種現象,很多代購們都已經買成VIP了,中國品牌要做的話,最好不要再跟風了。


千禧一代碰撞中國之美|千人千面中國之美 沙龍回顧(一)


新浪網時尚頻道執行主編 李秀雯


Q6:現在很多00後都追捧中國元素和中國美,因為西方大品牌都在用中國元素出現,我想問一下大家,你們覺得他們認同的精神是哪一種?

Miss不吃藕:我覺得年輕人喜歡就是很簡單,他們是互聯網一代,我自己以互聯網生存,本身我的職業很新,00後、千禧一代也好,甚至比較時尚的80後、90後他們很簡單,就是想穿在我身上,或者用在房間比較好,讓我很舒服,有溫暖感。互聯網看起來是沒有溫度的,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會發現平時不愛說話,但是在網上特別活躍,這才是真實的他們。

李秀雯:00後對於中國美的價值認同比較簡單的一點,首先他們的審美符合00後自身的審美標準,首在我看來現在很多的00後或者90後,這是一個看顏值的時代。不管是產品的設計也好,包裝也好,很大程度上還是影響了消費者的,很多人會先入為主,後面也會影響他做判斷和選擇的東西,但是顏值是第一步的。

另外,我覺得00後對於中國美的認可還有一點,就是對於中國美本身所具備的故事性這樣的瞭解和認同。首先,我們是本土長大的,對中國美所具備的元素也好、產品也好,所呈現的工藝也好,對於國人來講還是有一定的瞭解度。首先是認可中國美所承載的元素,它是有故事的,這個故事能夠打動心靈,從內心會接受。

李舒楊:我覺得00後現在比較叛逆的階段,我覺得他都不知道什麼是精神,沒有經歷過,現在在最叛逆的時期,還談什麼精神。中國傳統文化是尊老愛幼,愛國主義,他們可能不懂這些。我覺得00後很簡單,人會被媒體影響,KOL現在就是媒體,OO後會被媒體人影響,從時尚角度來講就是時尚媒體、明星以及大品牌,就是時尚博主,除非哪一天博主說穿上這個就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他們不會深層次去,他們還是看臉的世界,我們也會看一部分的故事,這個就是表達我現在的存在感,或者能表達我目前的精神狀況,或者我喜歡的東西,這一點比較多,他們受媒體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就是KOL業界領袖、明星穿什麼、時尚博主穿什麼。說他們很獨特,但是這個獨特性是被當下媒體所影響的。也不算跟風,就是被那麼小圈子的人所影響的,奢侈品說白了,現在整個趨勢掌握在三個集團,旗下有無數的品牌,去影響著所有的,整個時尚趨勢都被這三大集團控制影響的。我現在很希望看到,比如說最近中國有很多商業案例,中國的資本開始往國際奢侈品市場進軍,這是很好的現象,這樣我們接下來會有話語權,媒體對下一代人的影響話語權很關鍵。現在都是被西方控制的話語權,現在中國的自媒體、傳統媒體也起來比較多,會影響千禧一代。所以,這些媒體發聲傳播的內容是很關鍵,如果大家都在推薦中國美,甚至有比較好的內容創造團隊把內容做好的話,我相信00後會支持中國美,傳承中國一些好的精神。

蘭茜:剛才說到千禧一代,我近期看了一個嘻哈綜藝,穿了一件類似於中山裝,是改良版的,很中國風,戴了一串佛珠,看上去還很時尚,下面穿嘻哈的褲子,是中西結合。我看彈幕上都說好好看,我估計都是千禧一代。20個選手裡面你是唯一一個穿著帶有中國元素的中山裝,其他選手要麼穿很小眾的品牌或者設計師還沒發售的。我到某網去搜了一下,看下來銷售量還是很好的。千禧一代必須要有一小撮人影響時尚。千禧一代很容易被影響,這段時間中國很流行嘻哈風,在這個時代媒體就應該影響一下,告訴他們中國文化很重要,我們可以結合中國跟西方的美,不一定全是西方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