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石出,施耐庵後裔為恩愛夫妻武大潘金蓮平冤昭雪

撥開歷史雲霧,還原歷史真相,大家好我是麥芒。

在元末施耐庵的著作《水滸傳》中,武大被描述成一個窩囊,三寸丁谷樹皮的形象;而潘金蓮就是水滸傳中最出名的美女淫婦。到明朝後期的《金瓶梅》中,潘金蓮更是一躍成為“女主角”,她是生得最美,也是最擅長風月的那一個。而潘金蓮在民間的名氣也隨之大幅上升,潘金蓮的形象就永遠被定格在“淫婦”上了。

水落石出,施耐庵後裔為恩愛夫妻武大潘金蓮平冤昭雪

武植在電視劇中的形象

那麼,歷史上的潘金蓮和武大到底有無其人呢?他們的形象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他們又是什麼關係呢?

據考證:大朗武植,系山東清河縣武家那人。他自幼崇文習武,才智過人,少年時便得志考中進士,在山東陽穀做知縣。而他為官清廉,公正不阿,深得百姓愛戴。他年少時貧困,曾受一位同窗資助,這位同窗落魄後來投靠他,武大盛情款待。半年後,此人見武大未有為他某出路的意思,以為武大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便夥同當時被武植懲治過得惡霸西門慶到處傳播對武植惡意中傷的謠言。等到他回到家的時候,發現武植早已送來銀錢,為他修房蓋屋,購置良田。他才發現,原來武植不是忘恩負義,而是不以權謀私。可是,他散播的謠言被那些文人墨客借題發揮,謬傳一傳再傳,覆水難收,武植形象毀於一旦。

水落石出,施耐庵後裔為恩愛夫妻武大潘金蓮平冤昭雪

我覺得武植差不多這個樣子!!!

而潘金蓮被武家後人稱為 “老祖奶奶”,潘金蓮也不是《水滸傳》中所說的潘裁縫之女,而是貝州潘知州的千金,一位大家閨秀。她知書達理,和武大郎恩恩愛愛,白頭到老,夫妻二人先後共育有四子。

武家那村有武大郎墓,墓誌銘簡單記載著武植生前的功績,在墓誌銘中還有一段:“然歲月悠悠,歷歷滄桑,名節無端被毀,古墓橫遭毀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斯哉……”1946年,從墳墓中還發現一口楠木懸棺和兩具骨骸。從骨骸判斷武大郎相當高大,推算生前身高大約1.78米。再者,若是賣燒餅的,哪有楠木懸棺和青磚壘墓?

水落石出,施耐庵後裔為恩愛夫妻武大潘金蓮平冤昭雪

武植墓誌銘

武植的同窗與西門慶狼狽為奸,惡毒誹謗武植與潘金蓮,然施耐庵後代深明大義,引咎自責,竭力為武植和潘金蓮平冤昭雪。施耐庵的後裔,河北威縣的施勝辰赴武家那村作畫十六副並配詩文:“施家欠債施家還”。其中武植像中配文:“杜撰水滸施耐庵,武潘無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畫,貶褒迄今數百年。累世因緣今終報,正容重塑展人間。武氏祠堂斷公案,施姓欠賬施姓還。”潘金蓮畫像配文:“餘曾敬繪武潘正傳十六副,端懸於武氏祠壁為其平反冤假錯案,一百天下。然九泉武潘不恕吾先人《水滸傳》潑汙之過,故唆使小鬼得遍資去,餘今重塑武潘正容,還其本來面目。願乞武潘在天之靈寬恕。施氏焚香再拜。”

施耐庵的後裔的自責,證實了武植、潘金蓮的清白。武家後人還講述了許多武大郎匡扶正義,潘金蓮忠於愛情的故事。歷史應該還武大郎清官之名和潘金蓮善良忠貞之潔

望大家記得,歷史和小說是不同的。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