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1月4日,中央軍委軍事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表彰了10個全軍備戰標兵單位、20名全軍備戰標兵個人

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受表彰的1個單位和2名個人!

1

“中國藍軍第一旅”獲全軍備戰標兵單位榮譽稱號,旅長滿廣志作為代表來到北京,出席頒獎儀式併合影留念。

滿廣志是誰

他曾“霸道”地喊話

“我是全軍各部隊都想活捉的人”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滿廣志

2018年1月3日,中央軍委隆重舉行2018年開訓動員大會。這一年來,全軍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如火如荼,累計組織18000餘場比武競賽,先後有200多萬人次參加。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訓練的目的是備戰,確保一旦有事能快速有效應對。這一點從表彰名稱上就可以直觀地看出來——

去年開始戰備訓練之前,中央軍委公佈了一份名單,表彰9個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單位和20名先進個人。今年則是表彰10個全軍備戰標兵單位、20名全軍備戰標兵個人。

從“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到“全軍備戰標兵”,雖然僅僅是幾個字的變化,卻鮮明地反映出“練為戰”的精髓:強化戰鬥隊思想

在這方面,此次獲表彰的全軍備戰標兵單位之一,被譽為“中國藍軍第一旅”、“朱日和之狼”的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堪稱典型。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中國藍軍第一旅”

這個旅成立於2011年,目的是建設專業化模擬藍軍部隊,最大限度發揮“磨刀石”作用。它先後與30餘支精銳部隊“交手”鮮有敗績,讓對手吃盡苦頭、收穫滿滿,以至於讓後者放出“踏平朱日和、活捉滿廣志”的“狠話”。

2014年5月9日,我軍最著名的“跨越”系列演習正式打響,這個旅先後鏖戰全軍7支勁旅,取得“6勝1負”戰績,“紅必勝,藍必敗”的神話被無情撕滅。

在隨後的三年間,有30多支紅軍精銳勁——在朱日和折戟沉沙,而藍軍僅輸2場。

這樣的結果,震驚了全軍;暴露的問題,震動了軍委。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訓風、考風、演風開始發生悄然變化,參演部隊再不怕搞砸而丟了面子、再不怕推倒重來而影響考評成績,中國軍隊的精氣神煥然一新。

在藍軍旅官兵心中,演習場上為難紅方不是目的,只有將未來對手的好經驗好做法轉化為紅藍雙方的實戰能力,才是“磨刀石”部隊存在的全部意義。

2016年的一次演習中,正在陣前指揮的旅長滿廣志,被紅軍遠程炮火覆蓋,意外“陣亡”。旅參謀長迅速實施不間斷接替指揮,藍軍最終達成作戰目的。

是誰“擊斃”了滿廣志?

是他,就是他,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旅長,丁煒。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丁煒

2017年,滿廣志參加了央視《相聚中國節》,在這裡他見到了讓他印象深刻的對手,也是唯一一個“擊斃”他的紅軍旅長——丁煒。

丁旅長對於滿廣志也是記憶深刻,兩人首次見面是在覆盤時刻。丁旅長表示,自己深深地記住了這雙眼睛和這張臉。

見面之後,兩位旅長在演播廳現場覆盤。

丁旅長回憶:我的兵渾身都是泥漿,所有人滿臉胡茬子,當覺得應該歇口氣的時候,滿廣志發動了偷襲。

滿廣志:“進了朱日和基地,就是進了戰場。”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滿廣志是如何“陣亡”的?

面對藍軍的襲擾分隊,紅軍也派出偵察兵抓捕。藍軍十分之一的偵察兵“落網”。在雙方這麼鬥智鬥勇之中,滿廣志為了進一步判明一線情況,帶兩臺車靠前指揮。結果在前沿潛藏的偵察兵報告,發現了一輛“四根天線”的猛士車,紅軍一個炮火覆蓋,滿廣志“陣亡”。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群狼無首,為何能勝?滿廣志表示,組建以來,藍軍旅參加數十場演習,每一場每一個回合,都按照未來作戰對手的作戰思想和典型戰法組織攻防行動,在深學活用中越戰越像,越戰越強。

“除了常態開展對抗性訓練,還增加高寒、暗夜、沙暴等極端條件下訓練內容,錘鍊官兵不怕犧牲、敢打必勝的意志。”在“中國藍軍第一旅”,就連紀檢幹事都要學習最新武器裝備的操作,駕駛員、炊事員也要隨時投入戰鬥。

這背後也是“領導帶頭、以上率下”的生動實踐。滿廣志到任旅長的第一天就在辦公室架起了行軍床,鑽研模擬藍軍部隊建設和制勝機制。僅用兩個多月就研究出10餘種攻防戰法,並取得了演習10戰10捷的戰績。

如今,滿廣志不但是全軍優秀指揮軍官,還是我軍信息化建設的“開路先鋒”,成為享譽全軍的新一代藍軍“司令”。而他所率領的這支部隊將繼續提高訓練針對性、對抗性,最大限度發揮“磨刀石”作用,為所有參訓部隊打造出決勝未來的“戰爭實驗場”。

2

被評為全軍備戰標兵個人的新疆軍區某師參謀長屈怡,曾被稱為“邋遢中校”。在他的身後是一代代邊防軍人用生命刻就的巨幅標語“訓練不怕苦,打仗不怕死”。

他和他們在以每天48小時的速度老去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這張照片,曾被太多網友感動。

他叫屈怡,是來自阿里天空防區。

什麼是“阿里天空防區”,就是西藏阿里地區加南疆軍區喀喇崑崙山——天文點哨所至空喀哨所一線防區。這裡哨所的海拔大多在5000米以上,高寒、低壓、缺氧,是全世界最難駐兵的地方,這裡的邊防軍人被譽為“祖國行走的界碑”。

喀喇崑崙山上每一處地名的由來,每一條河流的起源,每一處山谷甚至是每一棵草,都印在他的腦子裡,其實是把祖國的版圖印在了他的心裡。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屈怡25天巡邏前後對比照。

屈怡任團長第8天,奉命進入無人區訓練。

這次訓練,完全按照實戰化要求設置:星夜兼程720公里,途中翻越9座達坂,其中一段是香讓拉達坂,海拔5825米,這裡是世界上公路通過的最高點;夜間氣溫零下12攝氏度,不能搭設帳篷、不能生火取暖,官兵連續14天露天而宿;斷水斷電15天,官兵無法洗漱;禁炊7天,只能壓縮乾糧為食;屏蔽無線通訊5天,轉移指揮所8次,官兵在高原架設有線通信線路36公里;禁止車輛通行2天,晝夜奔襲130餘公里難題不斷,指揮員連續76小時沒閤眼。

陣地上飛沙走石,鋪天蓋地的風沙把人緊緊裹住,哪裡有乾淨的地方?最困難的是,訓練時所有保障車輛全部撤至後方,陣地上斷電、斷水,官兵們連續十幾天沒有洗漱。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不久前,屈怡接受央視記者採訪

陣地上,大家沒有一點空餘時間,剛剛躺下,警報聲就響起;有時候拿出乾糧正準備吃,又接到新的任務。在這裡,最重要的事只有三件:戰鬥、吃飯、睡覺,連吃飯、睡覺都得擠時間。屈怡與戰士一起摸爬滾打,半個月來,沒有條件洗澡、沒有時間刮鬍須,溫文爾雅的“博士團長”成了最“邋遢”的團長。

3

放棄當空姐,赴藏參軍,她沒有絲毫猶豫。被評為全軍備戰標兵個人的西藏軍區某炮兵旅“女子戰炮班”班長袁遠,在高原遠火上綻放最美芳華。

為了能夠提得動炮彈

她一頓飯吃20個包子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提起空姐,我們一般想到的都是漂亮、高薪、工作環境好,然而卻有這麼一個人,放著好好的空姐不當,跑到雪域高原上,和遠程火箭炮打起了交道,她就是西藏軍區某炮兵旅“女子戰炮班”班長袁遠,一個把最美芳華綻放在高原遠火上的精武標兵。

前不久,西藏軍區組織的年度軍事訓練考核,袁遠所帶領的女子戰炮班,精準摧毀了100多公里外的預定目標,而且取得了首發命中、發發命中的優異成績。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背後無數的心血和汗水。2014年,就讀於成都電子科大空乘專業的袁遠,已經被某航空公司意向錄取,面對這依稀可見的幸福,不愛紅妝愛武裝的袁遠,毅然而然的選擇了參軍。

剛入伍時,袁遠被分配到話務班,守著三尺機臺與電話為伴,在一次機緣巧合中無意中她看到了某新型火箭炮發射時的場景,從此就萌生了新的夢想。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轉入遠火專業學習的袁遠,還沒開始體會那份新鮮感,重達50多斤的固彈夾就給了她一個下馬威。

在同齡女孩為身材想盡辦法減肥時,袁遠卻帶著炮班的女兵們在增重,除了強迫自己每天都多吃一點外,每晚100個俯臥撐、仰臥起坐和舉固彈夾,成了她們固定的課外活動。除此之外,作為一名遠火小白,袁遠抓住各種機會,強化理論知識和基礎操作的學習,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3月25日,戰炮班7名女兵與男兵同場競技,袁遠順利通過通信組網、發射流程等10項課目考核,以全優的成績成為該部首個列兵炮長。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2016年,在上級組織的聯合訓練中,袁遠主動請纓,帶領女子戰炮班按實戰要求在一個月內圓滿完成3次實彈射擊,每次都是作為營基準炮進行快打快撤,榮立了集體二等功。

2017年的一次應急演練中,在沒有氣象保障的情況下,而且彈道距離邊境只有20公里,從戰鬥隊形選擇到最終完成發射,她們只用了不到12個小時,而且首發命中、發發命中、精確命中,創造了該部遠火打擊的新紀錄。

全軍都想活捉的人,突現京城!

在袁遠的帶領下,“高原女子戰炮班”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她們著眼於未來戰場需要,大力組織開展“換崗訓練”、“減員訓練”、“簡便射擊訓練”,在提高戰場生存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強化遠程打擊效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