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年來最有錢的文人?揭祕金庸鮮為人知的賺錢天賦

靠一根筆桿子,將自己寫成了總裁!著名科幻小說家倪匡稱,金庸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最有錢的文人,成就他的除了才華,還有敏銳的賺錢天賦。

前不久《大唐雙龍傳》和《尋秦記》的作者——著名香港武俠小說家黃易先生去世,令人惋惜。黃易先生作品中的“穿越”元素和“雙男主”模式都為如今的通俗小說作品和影視劇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然而,若論新派武俠小說作者的“江湖地位”,黃易先生估計只能堪堪擠進前五。在他前面的有寫出《四大名捕》系列的溫瑞安;“新派武俠小說開山鼻祖”梁羽生;臺灣的武俠鬼才古龍……

而這其中的執牛耳者,正是號稱“香港四大才子”之首的金庸。


中國五千年來最有錢的文人?揭秘金庸鮮為人知的賺錢天賦

金庸從1955年開始至1970年代封筆,總共寫了14部武俠小說,根據保守估計,金庸小說全球發行量已經超過了3億冊,翻拍或者跟他作品有關的電影電視粗略統計也已經超過100多部,可謂小說界“中國第一IP”。

曾經有個段子是這麼說的:金庸寫了十四部小說,連起來是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JK·羅琳寫的書,也能連成一句話,叫“哈哈哈哈哈哈哈”

可以說,金庸的江湖地位就好比寫了《哈利波特》系列的JK·羅琳。

《哈利波特》拍了七部,又拍前傳,讓JK·羅琳姐姐生生從一個家庭主婦變成了當今世界最掙錢的作家。我們從小看到大各種金庸原作的影視劇作品,那金庸應該掙了多少錢?

2010年,金庸小說在內地重新結集出版,金庸版稅收入350萬,僅名列當年作家財富榜第12位。

不過和金庸並列“香港四大才子”的多年老友、著名科幻小說倪匡家卻爆料說:金庸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最有錢的文人。

這是因為,金庸不只是一個武俠小說家,更是香港著名報紙《明報》的創辦人。


中國五千年來最有錢的文人?揭秘金庸鮮為人知的賺錢天賦

《明報》創辦時,資本僅10萬元港幣。到《明報》1991年股票上市時,其市值已達8億7千萬港幣,金庸獨佔六成。

1992年,《明報》的年利潤已經達到了一億港幣,金庸以12億港幣的資產,名列香港百富榜第64位。上世紀90年代,金庸已經是香港報業大亨,香港新聞界乃至傳媒業界“報刊幫主”一般的存在。

簡單粗暴的比喻,金庸=JK·羅琳+默多克/2。

小說已經寫的這麼好了,還這麼會掙錢。

對金庸生平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功全靠他的筆頭,無論是記者、編輯、小說家、電影編劇、到報紙老闆,回顧他的職業生涯,他的成功都和他的文字有莫大關係。

有錢人家小少爺


中國五千年來最有錢的文人?揭秘金庸鮮為人知的賺錢天賦

金庸原名查良鏞,出身浙江海寧名門世家查家,出過“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康熙給他們查氏一族宗祠提的是“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家裡良田千畝,藏書甚豐。

By the way,著名詩人徐志摩,是他表哥。

他的父親是一位受過西式教育的大地主,在金庸小時候送給他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說是狄更斯的《聖誕頌歌》。

這樣的成長環境加上家族基因的天賦加成,金庸從小就是一個學霸級人物。

15歲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金庸的經商天賦是在中學時期顯露的,他看到很多同學為準備入學考試而苦讀,靈機一動和兩個小夥伴一起總結了考試經驗之後,蒐集了許多中學招考試題,三人分頭加以分析解答,並用一種方便查閱的方式編輯成冊,合寫了一本書《給初中投考者》,自行組成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結果這本書從麗水暢銷到臨近的江西、福建和安徽等省。因這本書的收益,這三位少年編者不僅中學時代衣食無憂,而且還積下了高中畢業後去重慶考大學的經費,可以說是金庸靠自己的筆頭掙得第一桶金。

要是放在今天,估計我們能看到這樣的畫面。

筆桿子裡寫出來的“霸道總裁”


中國五千年來最有錢的文人?揭秘金庸鮮為人知的賺錢天賦

那年金庸才31歲,在香港《新晚報》做編輯。某天主編告訴他,之前在報紙上做武俠小說的同事連載結束不寫了,需要他接上。於是開啟了金庸的武俠小說創作之路,那是他的第一部作品《書劍恩仇錄》。那個在他之前連載小說的同事,叫梁羽生。

金庸的武俠小說一炮而紅,1958年香港峨嵋電影公司將他在《香港商報》的連載《射鵰英雄傳》拍成了2集的粵語長片,而那個時候金庸小說甚至尚未結集出版。

金庸靠著《射鵰》的熱度掙得一些本錢,在1959年開始追逐自己的夢想,創辦《明報》。(金庸:人創業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情,不熟悉的事情做不好,我做過報館裡所有的工作,我很熟悉,所以我辦報)

然而現實卻是相當的“骨感”:《明報》立之初發行量十分慘淡,報社只能苦苦支撐。

幸好金庸是武俠小說巨巨,巨巨都是有忠實粉絲的,那個時代沒有小說打榜,但粉絲們可以買報紙看他的小說。《明報》創刊之初,金庸連載的正是《神鵰俠侶》。

“一見楊過誤終身”,《射鵰英雄傳》續作的《神鵰俠侶》好歹幫助金庸穩定住了6000份銷量。

金庸用自己的武俠小說使得《明報》逐漸走上正軌,然後他用自己的本名“查良鏞”寫的社評,將《明報》一舉推上香港知識分子必看報紙的位置。

金庸是學《國際法》出身,對國際政治和局勢分析很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在20世紀60年代複雜的國際環境之下,他的社論觀點獨到犀利,闡述簡單易懂,很快為《明報》擴大了影響力。

下午寫社論,國際局勢,波雲詭譎;晚上寫武俠小說,江湖恩怨,兒女情長。社論2000字,武俠小說5000字,堅持日更20年,足以讓當今很多網絡寫手汗顏。

金庸的“精分”還是很成功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明報》的讀者並不知道,寫武俠小說的“金庸”和寫社論的“查良鏞”是一個人。

經過多年辛苦經營,《明報》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成為一家兼營報社、出版、旅遊、印刷乃至地產的報業集團,《明報》銷量已經高達十二萬份。

金庸靠一隻筆桿子,將自己寫成了總裁。


中國五千年來最有錢的文人?揭秘金庸鮮為人知的賺錢天賦

豪爽朋友 摳門老闆

金庸對朋友很豪爽,出門吃飯樂於買單,朋友倪匡要用錢找他預支版稅,他也二話不說,十數萬的金額慷慨允之,頂多加一句:“錢不要亂用啊”。

然而對於稿費,他卻可謂摳門。《明報》給專欄作者的稿費不高,然而由於口碑上佳,在《明報》有專欄差不多是香港文化人地位的一個象徵。由於金庸德高望重,所以誰都開不了口跟他要求加稿費。

然而還是有勇者存在的,那便是金庸的老朋友倪匡,再加上他的妹妹亦舒。

倪匡和他很熟,一起吃飯的時候乘著酒勁要求加稿費,金庸左推右擋,勉強加了百分之五,聊勝於無。倪匡打電話去罵,結果金庸用一封長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卸了倪匡的氣勢。

倪匡的妹妹亦舒更為辛辣,直接在自己的《明報》專欄上寫文罵老闆吝嗇,不加稿費。金庸巍然不動,不予回應,亦舒也只能作罷。


中國五千年來最有錢的文人?揭秘金庸鮮為人知的賺錢天賦

香港文壇這一對不好惹的兄妹,就這樣被金庸治得服帖。

金庸對於認為要管理好一個企業,一是要管好錢,二是要管好人。對稿費支出的嚴格控制,明顯屬於他“管好錢“的那一部分。

面對人才,他願意哄著供著,任他們發揮才華,“是人才自然不會對你說假話”“在我這裡說假話的人立刻就要被開除”。

金庸是個文人,15歲的時候靠自己的知識賺取了學費,之後靠自己的文字找到了工作。他以文字為生,靠寫字成名,用自己的才華創業,乃至於他的管理理念都帶著一股書生氣“須以真、誠相待,不能作假”。

而他竟至如此成功,確如倪匡所說,在中國文人歷史上前所未見,而在商人中恐怕更是少有。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和他建立的《明報》集團,在香港的歷史上,都寫下了特殊的一筆。

如果你對奶茶加盟創業感興趣,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可以免費領取不二茶鋪加盟資料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