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战略的本质是什么?|商业实践问答

3.0战略的本质是什么?|商业实践问答

3.0战略的本质是什么?|商业实践问答

导语:

试问,你每天都能接触各种厂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多少人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能关爱我们?企业到底是关注客户的口袋,还是关爱客户心灵?这就是分界线,也是平庸与卓越企业的分水岭。

3.0战略是中华文化精髓与现代商业的结合,是借助产品和服务向客户传递温暖与光明。它承载着圣贤对我们的教诲,也承载着美好人生和事业的理想。

问:

作为一家B2B企业,我们的使命是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帮助其他企业获得成功。这样的企业使命跟心灵品质建设是否直接有必然的联系?

答:

你们企业使命是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想“全心全意”,就需要建设心灵品质。“全心全意”是圣贤的境界,为了实现如此高远的使命,必须建设自己,提升自己的层面。

所谓突破瓶颈不是突破市场的瓶颈,真正的突破是突破个人心灵品质的瓶颈。如此,突破市场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打开自己的心胸,把脏东西倒出去,才能将他人装在心里。把他人装在心里,才有可能有“全心全意”。

扪心自问,今天面对客户,我们是否有这样一颗全心全意的心?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有这样的心,但是要通过心灵建设才能开发出来。所以,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使命,与建设心灵品质是必然的联系。

3.0战略的本质是什么?|商业实践问答

问:

是否可以理解为,随着学习的深入,心灵品质的提升,我们就在不断接近3.0战略方案?与消费者的远近以及其他因素,对于3.0战略方案的实现是否会有影响?

答:

3.0战略没有一定之规。一旦有条条框框,看似有规律可循,其实很容易被捆缚起来,以至无法发现蓝海,不同企业有实现3.0战略的不同路径。

对于一些企业,我们确信它有一个很大的3.0战略会出来,此时,我们只是引导董事长如何将心中的理想重新点燃,找到生命中最澎湃的力量。这个力量一旦爆发出来,3.0战略随时可能迸发而出,这时的3.0战略就是振奋人心的3.0战略。

对于一些刚刚参加学习的企业家,他们对3.0战略、“心-道-德-事”四部曲、明心净心的理解还比较浅,按照常理,寻找3.0战略的步骤应该暂时缓一缓。但事实上,这也并非绝对。比如在和一位董事长简单沟通20分钟后,我们就把3.0战略要点呈现给这位董事长。因为,带着希望与渴望、看到一点光明,这位董事长的学习会更有动力,就能在较短时间内趋近3.0目标。

对于一些有3.0良好基础,但业务比较复杂的企业,就需要把方案简单化。把想象中很复杂的东西放下,对消费者的爱真正生起来时,就会看到全然不同的景象。这就是大道至简。

因此,3.0并不受时间、领域限制,不同企业实现3.0的途径并不相同。因而,3.0没有一定之规。每家企业的状况不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径就好。

3.0战略的本质是什么?|商业实践问答

问:

3.0战略路径就是,直达C端(消费者),赢得B端(客户),点燃A端(员工)。作为茶叶行业,是否可以链接茶农,把茶农看成A端?

答:

3.0战略路径所阐述的“ABC端”要适当运用,当然也可以超越。条条框框会捆住我们,自己的切身体悟才是最真实的。

根据行业特点,完全可以重新定义“ABC”。茶农,作为供应端,通常被称之为S端。一般而言,是先直接抵达C端,然后赢得B端或者S端。但茶叶行业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路径——直达S端,与茶农链接。一旦我们与茶农建立了良善的链接,在C端最大的困局——信任危机,就可以破解。

喝茶的人不相信卖茶人讲的故事,这就是一种信任危机。如今,你可以给消费者讲一个他从来没有听过的关于茶农的故事,扭转信任危机。

比如,你引导茶农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真理,让他们明白,若真想为子女、为自己好,就要用自己的一颗良知去合理施肥、科学用药。让他们明白,自己种的茶既是给客户喝的,也是给自己的父母、子女乃至祖祖辈辈喝的。当茶农拥有了这样一份仁爱,C端消费者就可以放心地喝了。

接下来,你就可以跟客户讲,你是如何从茶叶最初的源头开始控制质量,你不仅仅是通过各种监控的物联网手段,而是通过直接改变茶农的心灵,让茶农以生命的能量呵护茶叶、呵护消费者。

这样的故事讲出来,如何不打动C端消费者?打动了C端,自然就能赢得B端,自然也能够激活A端。

耕种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如果不能建立紧密链接,整个产品链就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此时,采取互联网技术、检测技术等,才能保证食品安全。今天,茶叶行业从S端切入、做透、深耕,解决的不仅仅是茶农的问题,还包括其他更多领域农人的问题。

用我们的心唤醒茶农的心,茶农的心最终也一定能唤醒消费者和客户的心。在这样一个很专注的领域中,把供应者、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心与心链接”的链条打通,对于茶叶行业乃至整个行业而言,都是很重要的贡献。

问:

通过建设心灵品质,格局和境界不断提升,我们看到的蓝海就会不一样,这是不是意味着3.0战略方案会随时变化?面对这样的变化或者区别,是不是可以先做,以后再随之修正?

答:

在不同的层面,看到的风景的确不一样。比如今天规划的是二楼的战略,明天上升到三楼,就要规划三楼的战略,这是一个自然而然演变的过程。但二楼和三楼的战略并不矛盾,也不需要推翻二楼才建设三楼。

当格局和境界提升,视野越来越宽广,对客户就有越来越多的爱,也会看到更大的蓝海,战略就会随之提升。但这并非一个不断推翻的过程,而是一个连续的、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动态递进过程。

以长城物业为例,企业在2017年将使命确定为“把陌生人社区变成熟人社区”,突破了原有性价比的瓶颈——过去,提升服务质量,成本就会随之提升;降低成本,服务质量就随之下降,所以性价比一直无法提升。

长城物业明白“如果我们真的想为大家服务,这些服务不一定是有形的。我们希望社区能变成大家熟悉、彼此信任的社区,让大家找回‘远亲不如近邻’的感觉。”因而,当长城物业把这样一份对业主的爱注入社区服务时,整个社区氛围就变得不同,完全突破了原有的性价比瓶颈。这是长城物业第一阶段的3.0战略。

把一个社区做好之后,口碑流传开来,进而远近闻名,这也促成他们一个个新项目的签订。比如,一个老社区的业主委员会投票,全票通过由长城物业接管现有物业公司。可以想象,若干这样的老社区都可能选择由长城物业来管理,长城物业将有更多的新机会。

但是,即便这样发展,速度仍然太慢。随着董事长第二次突破心灵瓶颈,企业决定进入主航道。所谓主航道就是新开发的楼盘。现在,他们计划和大型的房地产公司合作。有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没有物业公司,也不想做物业管理,但又希望找到一个最值得托付的物业公司。长城物业抓住机会,就可以一举拿下一批这样的大项目。进而,企业战略又实现了进一步的突破。这是长城物业的一片新蓝海。

第一次突破解决的是如何“让社区变得更有价值”的问题,第二次突破解决的则是“让价值快速放大”的问题。

企业董事长从一个境界上升到另一个境界,但前一年的所有工作成果依然在延续,是发扬光大,而非颠覆过去、重新开始。由此可见,3.0战略是持续地发展和提升,而非推翻重建。

3.0战略的本质是什么?|商业实践问答

问:

作为医药行业,在宏观方向上能够认清大势、保持同频共振,但局部方向及政策起起伏伏,导致很难落地。如何把握大方向与局部方向的不协调?

答:

政府、市场、客户习性、购买能力,都是企业经营的边界。经营企业,就要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之下做到最好。特定形势下,只能在边界内做事,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

“但凡对老百姓好的事情,我们领导人一定会做。”致良知四合院的一位企业家不仅这样说,更将它作为企业的坚定信念。当我们坚定这样的信念时,即便眼前有些边界限制都无妨,我们可以适当等待。我们确信,边界一定会打开,更开阔的市场就在前面。在边界面前,要适当地做好准备。

我们相信的是什么?我们心中的基本信念是什么?这体现了我们对大势和时代的判断。

今天,几乎各行各业都在朝着“对老百姓好”的方向发展。2018年4月26日出台的鼓励互联网医疗的政府文件以及5月31日有关光伏产业新政策的出台,都比大家预计地快。这是市场的优胜劣汰,而政府的新政出台直接加速“劣币”企业被淘汰的过程。

看清大局,才会坚定相信。2018年12月6日医药股大幅波动之后,一位企业家坚定讲出了以下这段话“12月6日是医药行业一个旧时代结束的开始,一个遵循市场规律发展的新时代的开端。”

看清大势,就会拥有这份自信。拥有自信,眼前的小事就可以直接绕过去,紧紧把握大势。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在决策、方向上不能犯错误,看准方向、看清大势、读懂大局,才是企业真正的战略。

坚定大方向,具体执行细节上的问题容易解决。有些问题其实不是问题,可以直接越过、忽略;有些问题,我们要认真面对、等待并做好准备。

3.0战略的本质是什么?|商业实践问答

问:

经营30年的企业要转型升级,这不仅仅是战略的转型,其本质更是释放商业背后人性的光辉,比如在文化上升级。企业转型升级,如何能真正实现?

答:

我们要遵循“不对立、不对抗”的基本原则。企业一路走来,我们学习了战略、模式、营销等思想,开始建立系统,开始企业化乃至集团化的管理。所以,不要把我们的企业转型与西方管理对立起来。

企业转型升级,其源泉是每一个员工的心。把心打开,才能真正与消费者融为一体,企业才能走得更远。因此,从董事长到干部员工,都需要建设心灵品质。通过建设心灵品质找到一种机制,通过机制创造某种氛围,比如通过集体学习、分享或者拜访客户、消费者,让每一个人都能切实体会到客户之痛,把客户真正装在心里。

唯有真正地、实质性地利益到客户,跟客户的关系才能从一张纸变成一本书,事业才可以更长久。

所谓转型升级,归根结底需要回到原点。

迷失时,最好的办法、最短的路径就是回到原点,回到客户至上,重新出发。今天,所谓的迷失其实是心上的迷失,是心变小了,装不下别人。而通过“明心净心”功夫的十个要点,我们可以把心打开,共同朝向利益客户的方向,企业自然就会上升到更高的层级,实现转型升级。

路径就是如此简单!回到企业,建设自己,形成一个雪球,越滚越大,进而影响更多人,真正成为行业样板,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3.0战略的本质是什么?|商业实践问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