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花唄用的安心嘛?


你花唄用的安心嘛?


艾瑞諮詢發佈2018年大學生消費洞察報告,中國大學生年度消費規模達3800億元,其中線上分期支付為最受歡迎的消費方式。


你花唄用的安心嘛?


相對較而言,中國大學生目前大額消費購買的決策自主程度高,更多的則是理性決策而非衝動購買。在支付方式上,線上分期將是近半大學生的消費支付方式,優選花唄和京東白條,信用卡滲透率低。

回顧當代大學生成長的階段恰逢遇上中國互聯網的第二、三階段,從搜索到社交網絡,並逐步融入生活。2003年淘寶上線;2009年SNS社交網站活躍;2011年微博火爆;2012年微信朋友圈上線。在互聯網發展下成長的當代大學生們,十分青睞這種線上分期的消費方式。

同時,體現出他們在未步入社會,對未來的消費抱有積極的預期。

你花唄用的安心嘛?

你花唄用的安心嘛?

更有一項消費觀念值得注意——大額支出的決策歸自己所有;包括各種電子產品的品牌、外出旅遊規劃等等。

從這簡單的幾組數據來看,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成長於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在暫未步入社會,未經過市場經濟的大浪淘沙,大學生們對未來消費抱有比較積極的態度。

你花唄用的安心嘛?

從統計數據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甚至是對消費物品的追求,這都是一種時代發展的印證。在物質條件暫不睏乏的時代背景下,有自身的追求,自我需求方式滿足,更需要大學生們在經濟上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管理方式,培養一種成長性理財方式。

你花唄用的安心嘛?

李笑來曾經提出過一個問題:

什麼叫財富自由呢?

在《財富自由之路》這本書中的定義: 不再出售自己的勞動時間而滿足生活的必須。

而《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的答案是被動收入大於支出。

或許覺得天方夜譚;或許覺得痴人說夢。

可細細想來,我們終究這條道路上行走。

你花唄用的安心嘛?

那麼在起步時最重要的是什麼?

如果學生讀書時期是漫漫人生的墊腳石,那麼在學生時代應該準備些神馬呢?

掌握入門的最少必要知識+ 開始行動投入時間

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這本書上,具體地說了這樣一個例子,可操作的例子:

從關注一支股票開始

從感興趣公司、行業開始

假設自己投入一個固定金額,10、100、1000都可以,一個便於計算的數字。一個月後,再記錄增長狀況。而其中這1個月,可以選擇置之不理,也可以蜻蜓點水式地關注。

同時,每個月再選擇增加一支股票列入自己虛擬賬單中。

日積月累

一年12支股票

二年24支股票

三年36支股票

....

從一開始懵懂,到逐漸清晰,這像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實踐。

等3年、5年後,真的擁有一筆可投資的費用時,不至於慌慌張張,無從下手。

在每個月的記錄中,在潛意識開始記錄中,你的生活觀察點開始變化,可能從娛樂新聞、遊戲資訊慢慢地轉變到有經濟相關新聞內容,重要的是,難能可貴的是一種思考:從數字中瞭解信息,從信息中摸索價值。

相信這一種經濟的思維方式會對消費、投資、理財。

切莫等到:“我現在沒錢,等我有錢再說吧。”

事實呢?

或者那就回應童年時期的那一首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你花唄用的安心嘛?

投資、理財管理這都是需要自己踐行一生,摸著石頭過河探索出來的。

對於年輕一點,暫時沒有任何經濟實力真的不能為日後多作一點點準備嘛?

如果焦慮於未來,倒不如踏實於腳下。

文章參考:

《2018年大學生消費洞察報告》

李笑來《通往財務自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