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咖一起启发“思想者洞见” 知乎用“十问”再叩未来之门

2012 年,知乎与腾讯互联网社会研究中心合作发起"互联网十问 – 寻找中文互联网思想者"活动,邀请了 10 位国内外科技互联网领域大咖,以互联网发展为思辨方向提出十个问题,引发了无数中文互联网网民饱含预见性的观点和见解。

时隔 6 年,当知乎宣布将于近期再次发起全新一季"互联网十问"时,不免让人产生期待。要知道,六年前知乎所邀请到的提问嘉宾堪称豪华。六年后影响力大幅攀升的知乎,将邀请到哪十位重磅嘉宾"以问征答"?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又将怎样引领互联网发展的思考碰撞?

与大咖一起启发“思想者洞见” 知乎用“十问”再叩未来之门

2012 年,他们给未来开一扇"窗"

当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未来的走向充满着各种可能。"寻找中国互联网思想者",通过邀请的十位大咖,用十个不同方向的"问题"抛砖引玉,寻找出最具启发性和思想性的十个答案。有网友感慨:只有知乎自身所具备强大的影响力,才能促成这些思想者洞见者的相遇。

如 2012 年,马化腾曾在知乎提问:"整个人类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哪个阶段?下一个十年,互联网升级的大致方向在哪里?"将互联网的发展纳入人类发展轨迹中,以人为本,向未来发问。作为最佳答案,回答者邢壮杰进一步将问题深化。他提出,要回答上一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它的演化规律如何"。邢壮杰将互联网定义为"生态系统",他认为其根本特征是"群体性"。基于此,对于互联网现处阶段和未来方向,他给出自己的答案:"现在和未来 10 年都处于婴儿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大致方向是依赖群体智慧解决现实生活的基本问题,吃喝玩乐。"回到 2018 年,邢壮杰的答案得到了现实的验证。包括共享交通的盛行、新零售的兴起以及物联网的不断扩张等等,无一不围绕着"群体性需求"而展开。

而微信之父张小龙当时所提的问题,则更有时代特征:"你认为手机会取代个人电脑吗?如果会,那是在几年之后?会是什么形态?"不少回答者分别从云、大数据以及网络环境等角度切入,进行了预测。而获奖者江訢华则提出"激进、保守和未来"三种观点。他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下,手机对 PC 的取代会有程度和时间上的差异;在 10 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信息获取、社交、游戏娱乐等,以消费内容及输出少量内容为主的情境中,手机可以摆脱 PC ;而在办公情景中, PC 则无法被摆脱。从目前来看,手机刷知乎、看新闻、浏览朋友圈已成为了大众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2018 年,新一轮思想碰撞

"互联网十问"第二季主题为"互联网洞见者"。然而随着时间的变迁,互联网的发展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与 2012 年有着巨大的不同,那么,此次"互联网洞见者"在嘉宾和内容领域上会有哪些不同呢?我们不妨提前猜测一番。

AI 的兴起,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各行业对 AI 的探索和应用,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此次是否会有 AI 方面的大咖出现,并带领大家进行深入思考?

不久前,马云提出"从新零售到新制造"的观点,万物互联所展开的蓝图,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容小觑。此次,诸如"物联网"、"智能制造"是否会成为大咖们的问题方向呢?这些都值得期待。

人们常说:一个好问题的价值甚至要高于答案。相信此次知乎发起的"互联网洞见者"活动将再次引发全民思辨热潮,并对中文互联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