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龍貓》定檔12月14號,這部飽含童真的電影你還會去看嗎?

提起宮崎駿我們就會想起很多電影,如《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千與千尋》,《風之谷》等等,宮崎駿的電影多是充滿童真童趣,看起來暖心而親切,同時電影業又以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傳遞諸多富含正能量的價值觀,如《天空之城》對於自然生態和科技平衡的反思,如《千與千尋》對於慾望、貪婪的討論,宮崎駿的電影總是能讓我們看到新意和心意。

電影《龍貓》定檔12月14號,這部飽含童真的電影你還會去看嗎?

《龍貓》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童話般的故事,主人翁小月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她的媽媽生病住院了,父親為了能夠更好地照顧媽媽,便將小月和四歲的妹妹小梅帶到了鄉下老家由奶奶照顧,父親偶爾來鄉下看望小月和小梅,故事也就開始於此。

妹妹小梅無意間發現了龍貓,一場童話般的故事便開始了,電影的故事情節簡單,但是簡單中卻富含深意,這種深意源自於對童真的歌頌,是啊,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長大,但是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有過童年,電影中那栩栩如生的童真童趣是我們曾經都有過的情感,雖然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會經歷諸多世事,那曾經的童真也一度被消磨殆盡,但是直到我們老去之時,我們又會活得像個小孩。

電影《龍貓》定檔12月14號,這部飽含童真的電影你還會去看嗎?

是誰說保留童真無法在這個社會生存?是誰說童真是一種幼稚的體現?《龍貓》這部電影就是告訴我們童真並不是成熟的絆腳石,保留那份童真或許才會體會真正的幸福,電影裡的龍貓擁有非凡的神力,它會幫助像小梅和小月這樣純真的孩子,也只有像小梅和小月這樣的孩子才能看見龍貓,龍貓更多時候象徵一種特殊的幸福和恩賜,這種幸福和恩賜只有內心善良的人才會擁有。

有句話說得好,“世上不缺乏美,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龍貓就是一種美,只有像小月和小梅這樣的孩子才能發現它,而現實世界同樣也存在很多“龍貓”,懂得在雨天為他人撐起一把傘的人才能發現它,如果你覺得《龍貓》這部電影溫暖了你,那麼你的內心就有溫暖,如果你覺得《龍貓》這部電影充滿了喜感,那麼你可能就是一個開心的人,如果你覺得這部電影索然無味,我想你多半是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電影《龍貓》定檔12月14號,這部飽含童真的電影你還會去看嗎?

很多時候好的電影就是如此,它可以折射出我們的內心世界,《龍貓》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它就象一面鏡子,能夠照出我們內心的隱藏的情懷,當你看到龍貓內心感到舒心時,請不要壓抑自己,將那份純真釋放出來吧,並且要時刻緬懷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