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千金說的就是這樣的男人!朋友去世,他照顧倆孩子整整18年

11月24日,33歲的趙盛提著行李箱出現在家鄉浙江桐廬分水小源村。難得的年休假期,他沒直接回家,而是跑去對門的韓倫語家,提著滿滿的禮物和積攢了好久的對“父親”的思念。

今年56歲的韓倫語是趙盛父親趙敏華的好朋友。

18年前,趙盛父母先後因病去世,留下15歲的他和年僅7歲的弟弟趙康。兩個還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孩子,從此成了韓倫語日日照顧的對象。他給趙盛趙康零花錢,代表家長去開兩個孩子的家長會……在童年至成年的這段敏感而漫長的時光裡,對門的韓倫語叔叔成了這一對兄弟心目中溫暖的“韓爸爸”。

而這一切的緣起,就是多年前韓倫語對趙敏華的一句承諾。他說會一直照顧趙家人,這一堅持,就是近20年。

一諾千金,大概說的就是韓倫語這麼仗義的朋友。

一諾千金說的就是這樣的男人!朋友去世,他照顧倆孩子整整18年

韓倫語


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兼兄弟

合辦了村裡的榨油廠


杭州桐廬縣分水小源村,大概有2300多人。趙敏華和韓倫語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性格相仿脾氣相投的他們要好得像一對親兄弟。

長大之後的趙敏華做了油漆工,韓倫語做了木工。兩個人的活計經常需要去村外,內容又有所交叉,常常是一家店找韓倫語打完傢俱,又找趙敏華刷油漆。兩人經常一起搭配著幹活,在外面一起工作的時間,比和各自老婆呆的時間都長。

小源村家家戶戶都會種油菜,但唯一的一家榨油廠在20里路外,從村裡到油廠往返的時間差不多需要兩三天。

1989年,經過商量,韓倫語和趙敏華拿出省吃儉用的錢在趙家開辦了一家小榨油廠。

這是朋友合作的開始。

“那時候一天需要加工2000多斤油菜籽,我們夫婦和敏華夫婦四個人輪番上陣,前後半夜輪崗,24小時不休息。我和敏華還要負責油渣分離,休息的時間就更少了。”韓倫語說,好在這樣的日子是分季節的,榨油廠開工的日子是6月至7月半。

開工的時間非常累也很辛苦,不過收入也很不錯。“在當時村裡,我們收入算高的。榨油廠的利潤我們兩家平分。”

日子總是會越過越好的,韓倫語和趙敏華一直秉持著這個信念。

一如他們所想,榨油廠的規模越做越大。

1993年,韓倫語換了一萬多的大榨油機。廠子搬離趙敏華家,重新又修建了廠房。

一諾千金說的就是這樣的男人!朋友去世,他照顧倆孩子整整18年


韓倫語和趙敏華合開的榨油廠

我來代替他照顧他們家

他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

他的父母也是我的父母


正當兩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時,趙家出事了。

1998年,趙敏華的妻子被查出胃癌,一年不到的時間撒手人寰。當時,趙家小兒子才三歲。趙敏華痛失愛妻,在外面依然努力要為孩子謀生。內心的苦悶,只有夜半無人找韓倫語喝悶酒時,才會一一傾瀉而出。“敏華在外面包工程,很辛苦。每一年,節假日回家敏華都會哭,我看的揪心。”韓倫語說。趙敏華妻子去世三年後,突然有一天,趙敏華在房間裡突發心梗。

等韓倫語拿著家裡唯一的現錢2000塊錢趕到醫院時,趙敏華已經去世。那一年是2001年,當時的趙家除了年邁的爺爺奶奶,還剩下一雙兒子,15歲的趙盛和7歲的趙康。

韓倫語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吃不喝一整天,然後許下一個承諾,要像父親一樣照顧這兩個孩子,像兒子一樣贍養趙敏華的父母。

一諾千金說的就是這樣的男人!朋友去世,他照顧倆孩子整整18年


韓倫語、趙家奶奶、韓倫語妻子

一諾千金說的就是這樣的男人!朋友去世,他照顧倆孩子整整18年


走路時,韓倫語妻子總愛親暱地摟著趙家奶奶

開家長會幫忙修房子

“他做了父親該做的一切”


父親剛去世時,剛上初一的趙盛不知道怎麼面對,“我變成孤兒了”,趙盛不止一次在晚上偷偷哭。

新學期開學,失去父親的陰影仍未消散。早晨趙盛起床,出門就看到了韓倫語。“韓叔叔說,送我去上學,給我帶了被子、臉盆和開水壺。”看著摩托上捆的一堆東西,趙盛眼睛有點發酸,“我爸爸沒有了,可是那一刻,他彷彿又回來了。”

初中家長會,趙盛給韓倫語打了電話,怯怯說開家長會了,但是奶奶身體不好去不了。韓倫語說,“不用找奶奶,以後你的家長會都我去。”初中三年,趙盛的10多場家長會真的都是韓倫語去的。

韓倫語還會偷偷塞給趙盛零花錢,10塊、20塊,一次不會給太多,他希望趙盛能早早培養合理開支的行為習慣。

畢業後的趙盛出外工作,大年三十那一天加班拖到了很晚,路上早就沒有了車。趙盛著急,給韓叔叔打了電話。風雪天,韓倫語開著摩托去20公里外的鎮裡接回了趙盛,趙盛坐在摩托後座上,頭靠在韓倫語溼冷的棉襖上,心裡暖洋洋的。那一刻,他想著“韓叔叔,他就是我的爸爸。”

趙盛娶妻,家裡的房子早就破舊不堪。韓倫語貼補了四萬塊錢,從弄圖紙、找工人、選材料、監工、驗收,都是他一手操辦。等趙盛回家時,新房已經閃亮亮出現在他面前。

趙盛說:“他已經做了父親該做的一切。”

一諾千金說的就是這樣的男人!朋友去世,他照顧倆孩子整整18年


趙家新房

將來我們的肩膀給他靠

一如這些年他為我們遮風擋雨


小源村黨委副書記陳關飛對韓趙兩家的事情很瞭解。

“我住在離韓家100米不到的地方,趙家不幸的事情發生後,韓倫語就像是養了四個孩子。任何東西自己孩子有一份,趙家一對兄弟也一定有。他開的那家榨油廠,收入沒有特別高,但他從沒虧待過趙家兩個小孩子。去朋友家總愛帶著趙家小兒子,兩個小孩子也跟在韓倫語後面。”

小源村村官費彬也說,全村的人幾乎都知道這件事。趙家出事後,有些村民會自發送些東西給趙家那一對孩子。“在趙家,總會看到韓倫語。兩個孩子和韓倫語一起吃飯,上學的時候,都韓倫語送,放學的時候,韓倫語去接,和爸爸兒子沒什麼區別。”費彬很佩服韓倫語,他說,一天兩天照顧別人家的孩子容易,堅持了快20年真的不容易。

但這些在韓倫語看來都是應該做的。

“我和敏華是兄弟,他走了,我就覺得自己有義務去照顧他的孩子。”韓倫語不善言辭,但他懂什麼叫承諾,榨油廠的分紅這些年他也一直堅持分給趙家,一分不少。

 

趙康和趙盛現在都在湖州打工。趙盛已成家並有了自己的兒子。趙康工作也穩定了。

趙康說,奶奶曾經讓他喊韓倫語爸爸,但是他害羞開不了口。“我印象中大部分關於父親兒子的相處模式,幾乎都是韓叔叔給的。在同學家看到同學和父母開玩笑,我就會立即想,和韓叔叔也開這樣的玩笑。雖然沒親口叫爸爸,但是心裡面早就是了。”

趙盛趙康兩兄弟也在心裡許下承諾,等韓叔叔老了走不動了,就輪到他們開車帶韓叔叔出去玩,“我們會好好照顧你,一如當年你為我們遮風擋雨。”

為重信守諾的韓倫語點

一諾千金說的就是這樣的男人!朋友去世,他照顧倆孩子整整18年



來源: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ID:qianjiangwanbao)記者 章然 文/攝 通訊員 費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