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說:開元盛世、安史之亂、輝煌成就,唐朝興衰交替 唐朝下篇

朝代說:開元盛世、安史之亂、輝煌成就,唐朝的興衰交替 唐朝下篇

接著上一篇介紹唐朝的文章,武則天之後就到了唐朝萬邦來朝、最鼎盛的時期——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

朝代說:開元盛世、安史之亂、輝煌成就,唐朝興衰交替 唐朝下篇

李顯之後是李旦唐睿宗,幫助李旦上位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開始爭鬥,李隆基勝利,並在712年,登基為帝,為唐玄宗。

唐玄宗即位後整頓國家,政治上提拔張九齡、姚崇等賢臣為相,並建立一套考察制度,整飭吏治,精簡官僚,設置採訪使發展節度使制度(這個制度導致了後來唐朝的動亂)。經濟上像開國之初那樣厲行節儉,還一直佛教,這是佛教在中國發展最苦難的時期。軍事上改革兵役,主動出擊,收復失地,降服其他民族政權(之前降服的遊牧等少數民族政權已經不承認了)。

在唐玄宗的治理之下,唐朝又逐漸強大了國力,步入盛世,史稱“開元盛世”,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

安史之亂

朝代說:開元盛世、安史之亂、輝煌成就,唐朝興衰交替 唐朝下篇

742年,唐玄宗改年號為“天寶”。經過三十年的勵精圖治,唐朝的國力再次強大,社會和諧安定,並步入開元盛世。國家無事,和平日久,唐玄宗也沒了政治上的其他追求,開始志得意滿,縱情享樂,從此忽略國事。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正好這時候出現了楊玉環,唐玄宗便有了楊貴妃,從此沉迷酒色,放權於奸臣之後,朝綱敗壞。後來更有誤國宰相楊國忠,干政宦官高力士。

755年,安祿山趁著唐朝政治腐敗之際、軍事力量不在中央之時,與史思明發動了著名的“安史之亂”。

楊貴妃也在這場動亂中死去,不過不是死於士兵之手。安史之亂髮生後,叛軍攻入都城洛陽,唐玄宗率眾逃走,在馬嵬坡時被保護他們的眾將士圍堵,楊國忠被眾人殺死,楊貴妃被唐玄宗賜死,因為此時將士們逼迫著唐玄宗,不然就譁變。這也是犯了眾怒啊!

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雖然最後解決了,但是地方節度使的權利越來越大,中央的權力早已不能節制,再加上土地兼併嚴重,藩鎮割據的局面已經形成。

元和中興

朝代說:開元盛世、安史之亂、輝煌成就,唐朝興衰交替 唐朝下篇

安史之亂後經歷了唐代宗、唐德宗、唐順宗,到了唐憲宗。唐憲宗即位後經常讀書,看到貞觀、開元等唐朝盛世之時都仰慕不已,於是唐憲宗祖上聖明君主為榜樣,總結歷史經驗,運用大臣們的力量,敢於任用賢才能人。在位15年,政治上取得了元和削藩的極大成果,重振了皇室、朝廷的威望,創造了唐朝中興的氣象,唐朝再一次統一。

會昌中興

朝代說:開元盛世、安史之亂、輝煌成就,唐朝興衰交替 唐朝下篇

這是唐武宗在位時期威壓宦官、控制朝政,對內平定叛亂,對外擊敗來犯之敵,並採取了一系列振興朝綱的措施,史稱會昌中興。

而且,在這一時期,道教是國教,佛教被大力壓制甚至是毀滅,有史稱會昌滅佛。

大中之治

唐武宗死後是唐宣宗,上位之前唐宣宗表現了易被控制,讓宦官麻痺大意;上位之後,勵精圖治,兢兢業業,抑制宦官,打擊不法權貴。國家治理上,體恤百姓,減免賦稅,任用賢才。對外則是軍事出擊,收復失地,肅清邊疆,安定國內。這使得唐朝國勢稍有起色,百姓安定富裕。但國運已到。

唐朝的滅亡

朝代說:開元盛世、安史之亂、輝煌成就,唐朝興衰交替 唐朝下篇

唐宣宗之後是唐懿宗與唐僖宗,這倆人很出名,因為都很無能,終於將唐朝帶向了滅亡。

唐朝後期,紛爭不斷,國家混亂,社會動盪,經濟衰退,爆發民亂。各種勢力紛至沓來,相互爭鬥、勾結。

907年,唐末興起的朱溫逼唐哀帝禪位,唐朝滅亡。

遼闊版圖

唐朝的版圖最大時東起朝鮮半島,南到越南承天順化,西達中亞的鹹海和中東地區,北至貝加爾湖至葉尼塞河下流一帶,國土面積達到1237萬平方公里。

文學

朝代說:開元盛世、安史之亂、輝煌成就,唐朝興衰交替 唐朝下篇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狀元和三元及第(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分別是解元、會元、狀元,合稱為三元)都出現在唐朝。

唐朝文學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成就莫過於唐詩了,我們從小就背唐詩三百首,但唐詩何止三百首啊。

唐朝的詩人可謂多如繁星,從陳子昂和“唐初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開始,盛唐有李白、杜甫、王維、岑參,中唐有韓愈、李賀、白居易,晚唐有杜牧、李商隱,群星璀璨啊。

唐詩的種類極多,有對神話世界的想象,有對現實生活的描寫,有雄渾氣勢的邊塞詩,有深思厚重的“詩史”,更有清新怡人的田園詩,等等。

唐詩是中國古詩難以逾越的高峰。

繪畫

朝代說:開元盛世、安史之亂、輝煌成就,唐朝興衰交替 唐朝下篇

初唐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長畫人物,代表作有《步輦圖》《古帝王圖》。

吳道子更有“畫聖”的尊稱,擅長人物、佛道、山水、鳥獸等,壁畫也是一絕,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圖》《十指鍾馗圖》《明皇受篆圖》。

張萱和周昉以畫侍女圖出名,代表作有《搗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

唐朝的雕刻藝術與壁畫一同繁盛,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等都是唐朝時期的傑作,還有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以及四川的樂山大佛。

書法

唐朝時期書法家也是名家輩出。歐陽詢、虞世南是初唐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是唐朝中後期著名的書法家,張旭和懷素是唐朝有名的草書書法家。

外交方面

朝代說:開元盛世、安史之亂、輝煌成就,唐朝興衰交替 唐朝下篇

唐朝的經濟十分發達,文化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與世界很多國家都來往密切,經濟、文化交流非常頻繁。朝鮮、日本曾多次派遣專家學者、留學生等到長安、洛陽學習。

日本曾派遣數十次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著名人物有日本留學生阿倍仲麻呂(歷史課本上就有)等。中國的書籍、佛經等大量傳到日本,還有中國的書法,日本文字的誕生就是從草書和楷書的部首演變而來的。

還有著名的鑑真東渡,向日本傳遞佛法,促進了中國文化向日本的傳播以及佛教在日本的繁盛。

歡迎關注“午時三年”,發現不為人知的歷史,感受歷史的神秘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