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無膽之輩”,這6個膽囊問題你必須要了解!

膽囊——這個小小的器官,平時並不引人注意。如果它不出現問題,我們可能這輩子也不會去關心它。但正是這個小小的膽囊,在我們體內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很多人往往都在得了肝膽疾病,失去了膽囊之後才知道它的重要性,到時候再追悔莫及也沒用了。想要自己的膽囊健康,這6個膽囊相關問題你一定要了解。

不想做“無膽之輩”,這6個膽囊問題你必須要了解!

膽囊在我們體內都有哪些功能?

1、排放和存儲膽汁。平時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進入我們的膽囊後就會被濃縮並儲存在這裡。在我們進食的時候就排放膽汁,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時就多排,吃素食時就少排。

2、吸收和濃縮膽汁。肝臟分泌的膽汁非常稀薄,直接排入腸道的話,對食物的消化效果達不到要求。因此我們膽囊就需要對這些稀薄的膽汁進行濃縮。膽囊黏膜會將膽汁中的水分和無機鹽吸收,使膽汁變得濃稠。

3、分泌重要物質。膽囊可以分泌粘液蛋白和消化酶。黏液蛋白可以保護和潤滑膽囊粘膜,避免被膽汁溶解,並且使膽汁容易通過膽囊管。

4、免疫功能。據科學實驗,膽囊分泌的粘液蛋白就是免疫球蛋白,具有保護腸道粘膜不受次級膽酸等侵犯的作用,對我們的消化系統免疫功能非常重要。

5、維持膽汁酸循環。膽汁中的膽汁酸極大部分是要在我們體內循環利用的。而我們的膽囊並不是一直處於舒張狀態,它也像我們的呼吸一樣,一張一弛。正常膽囊的舒張與收縮功能,對膽汁酸循環會起到一定作用。

6、維持胃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臨床證明,在切除膽囊之後,膽汁持續不斷地流入腸道,會導致膽汁反流性胃炎或食管炎,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痛苦。因此膽囊的存在能夠維護胃腸道的正常功能。

7、調節膽道流體壓力。當肝內每天製造膽汁,並24小時不間斷地排入肝外膽道時,膽囊會容納和濃縮較多的膽汁,以維持膽道內正常壓力平衡。

不想做“無膽之輩”,這6個膽囊問題你必須要了解!

沒有了膽囊人體會怎樣?

在對膽囊沒有充分了解之前,大多數人都只是把膽囊看成是一個裝膽汁的“小袋子”,好像是可有可無。並且由於很多醫院的技術和設備條件,大部分人在膽囊出現問題之後,都會被動選擇直接切除膽囊來治療。實際上,這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消化不良、腹瀉,不能吃油膩食物;引發肝膽管結石;反流性胃炎;增加膽總管結石和結腸癌的風險等等。

我們在對上萬例膽囊切除術後患者的長期隨訪中發現,48%的患者會出現嚴重的消化不良和反流性胃炎,24%發生膽總管結石,0.18~2.3%出現膽管損傷。

我們身體內的每一個器官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協同作用才能保持身體的正常運作,缺了誰都不行。

不想做“無膽之輩”,這6個膽囊問題你必須要了解!

為什麼膽囊會長結石呢?

膽囊結石分為膽固醇性和膽色素性兩種。

膽固醇性結石只會在膽囊內形成,其主要原因是膽汁中的膽固醇太多、或者是膽汁淤積。這話結石通常高發於膽囊自身排空功能障礙,或者長期不吃早飯的朋友身上。

膽色素性結石主要和膽道感染相關,特別是膽道蛔蟲症。隨著衛生水平地提高,目前膽色素性結石的患病率已經明顯下降,膽固醇性結石是現在最常見的膽結石類型。

不想做“無膽之輩”,這6個膽囊問題你必須要了解!

膽結石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膽結石根據其影響的部位不同,會引起多種併發症:

膽囊炎:嵌頓在膽囊中或固定在膽囊頸部的結石,可能會導致膽囊炎症,引起腹痛和發燒。

膽總管堵塞:如果膽囊結石遷移並在膽總管任意部位堵塞,則會引起黃疸、發冷、發燒和腹痛。情況嚴重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急性胰腺炎:嵌頓在膽總管或壺腹部末端的膽囊結石,可能會導致胰腺管堵塞,從而引起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會引發持續劇烈腹痛,以及其他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膽囊癌:膽囊結石病史較長的患者,罹患膽囊惡性腫瘤風險會大大增加。

不想做“無膽之輩”,這6個膽囊問題你必須要了解!

患了膽結石會有什麼症狀?

80%的膽結石患者是沒有症狀的,多在體檢時才會被發現。而膽結石一旦發作,典型症狀為膽絞痛,可能持續幾分鐘至數小時,若合併了細菌感染甚至還會出現發熱。疼痛狀況一般為右上腹或上腹部持續性絞痛伴陣發性加劇,有時會向右肩背部放射,還有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如果患者出現了這些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不想做“無膽之輩”,這6個膽囊問題你必須要了解!

如何保養膽囊?

1、按時吃早餐。如果長期不吃早餐,膽囊中的膽汁就會像鍋裡的湯一樣,越熬越濃,久而久之沉積下來就會形成膽結石。

2、嚴格控制膽固醇攝入量。一般認為,膽固醇的攝入量以每天小於300毫克為宜(相當於1個雞蛋黃中含的膽固醇量)。過量攝入膽固醇,不僅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多餘的膽固醇還會在膽囊壁上結晶、積聚和沉澱,誘發結石形成。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增加我們患各種疾病的風險,例如經常熬夜、不運動等。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機體抗病能力,尤其注意避免肥胖。有數據表明,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的人,膽結石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

4、定期檢查身體,早發現早治療。體檢時b超可以檢出膽囊結石,日常若出現類似胃脹、消化不良、噁心、右上腹痛、身體忽冷忽熱等不適症狀時,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免拖延病情,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不想做“無膽之輩”,這6個膽囊問題你必須要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