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站地鐵,江蘇蘇州檢察機關用“小詞”講述檢察故事

这一站地铁,江苏苏州检察机关用“小词”讲述检察故事

这一站地铁,江苏苏州检察机关用“小词”讲述检察故事

發黃的背景色營造出“講故事”的懷舊氛圍,書名號引用檢察官簡短的表達,一則則檢察故事憑藉真實的力量打動人心。

1月11日,江蘇省蘇州市輕軌一號線桐涇北路站,一組“我們的故事”主題檢察公益海報悄然上線。

这一站地铁,江苏苏州检察机关用“小词”讲述检察故事这一站地铁,江苏苏州检察机关用“小词”讲述检察故事

此組海報共十張,每張海報都有一個主題詞,意圖以小見大,展現檢察工作的全景。這些故事正是在日常採訪中一一“攢”來。

这一站地铁,江苏苏州检察机关用“小词”讲述检察故事

兩年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檢察院檢察官李冬梅在接受採訪被問及“工作中最大的觸動”時,這位資深未檢人展示了一張用塑料袋隨意紮起獎狀的照片。這張照片正是海報“獎狀”的創意起點。李冬梅說自己也是母親,特別理解孩子父母夜行800公里的這種殷切,“他們把這些獎狀拿過來的時候,孩子媽媽一直在自責,說,好好的娃怎麼會走歪了呢?這提醒我們要用提前教育預防事後悲傷。”

將有衝擊力的圖片和有畫面感的文字結合起來講故事,系列海報的製作思路由此萌芽。

在收集故事的過程中,幹警們多次感受到“扎心”。

这一站地铁,江苏苏州检察机关用“小词”讲述检察故事

2018年4月,吳江區檢察院檢察官付雷的一封信感動了全國網友。他給被精神病母親殺死的3歲男童楊蘇寫了一封信,信中寫了十個“請你原諒”。後來,他收到了一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生的回信。信中說“相信以後無論身處何方,身負何職,我都能做一名如此有溫度的法律人。”這張海報的名字就叫“回信”。

这一站地铁,江苏苏州检察机关用“小词”讲述检察故事

有一張海報是“背影”,講述了控告申訴部門幹警在司法救助中的心路歷程。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檢察院檢察官趙芙蓉在窗口接待過一位70多歲的大爺。獨子被人故意傷害致死,大爺認為判決太輕,特地從老家徐州趕來,輾轉找到檢察院申訴。經核查,嫌疑人因家庭糾紛而犯罪,且有自首情節,案件判決合理合法。趙芙蓉想把核查結果告知大爺,給他留下的手機號打電話,竟無人接聽。幾次之後,只好聯繫當地檢察機關,間接找到村委會,得知大爺已離世。

如今,大爺家中只剩下老伴和年幼的孫女,沒有生活來源,趙芙蓉盡全力給祖孫倆爭取些幫助。在兩地檢察院的協同下,這家人的司法救助金成功申請下來。趙芙蓉和同事專程坐高鐵給祖孫倆送去,還聯繫村委會為她們辦理了低保手續。趙芙蓉回來以後說,“祖孫倆的背影讓人想哭。”

这一站地铁,江苏苏州检察机关用“小词”讲述检察故事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檢察院檢察官蘇雲姝是全市十佳普法達人,在辦理眾多詐騙案件中,她積累了很多心得。她印象最深的人是一位每日來電詢問案件進度的老太。有一次,老太還拿來了自家記賬的小本,告訴蘇雲姝說,“我太信任騙子了,竟還認對方當了乾兒子,結果錢轉了,人也找不到了!”“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是想勸大家切勿被騙子蒙心,千萬謹慎!”蘇雲姝說。

還有些主題詞,講述的是檢察工作方式方法。

这一站地铁,江苏苏州检察机关用“小词”讲述检察故事

比如,“登山杖”和檢察工作有什麼關係?原來,耕地保護的聯合調查行動,蘇州兩級檢察院同國土部門一同前往案發地監督土壤復墾效果。為了檢查土壤厚度,承辦人帶了根登山杖,往土裡一插,深度立現。這個“登山杖”可謂功臣。

这一站地铁,江苏苏州检察机关用“小词”讲述检察故事

剛獲評年度CCTV法治人物的江蘇省蘇州市檢察院檢察官王勇有一位最佳拍檔,這拍檔竟就是鍵盤。公訴人的法治思辨正是通過這有限的方寸鍵盤,以“法律文書、調研論文、法治隨筆”的形式與無垠的法治疆域對接。

这一站地铁,江苏苏州检察机关用“小词”讲述检察故事

最愛穿運動鞋的檢察官在哪個部門?江蘇省崑山市檢察院負責行政監督的“毅行者”趙慶說,她開展行政監督工作沒什麼訣竅,最大的秘密可能就是家裡的四雙破運動鞋,現在,第五雙運動鞋正在陪她四處奔走。

这一站地铁,江苏苏州检察机关用“小词”讲述检察故事

為什麼有些檢察官經常敲“別人家”的門?對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檢察院古城保護工作室的姚莉來說,“敲門”是常事了。在進入民事行政部門之前,她聽聞有同事開展古城牆保護調查時偶爾也會吃個閉門羹。上崗第一天,她就暗下決心,“古城保護工作要‘入門’,必須錘鍊好專業功底!”

这一站地铁,江苏苏州检察机关用“小词”讲述检察故事

這張海報來源於蘇州市檢察院經濟犯罪案件辦案組檢察官王玉飛的微信朋友圈。在辦理一起走私案件時,辯護人給他送來了一整箱裝訂齊整、目錄精細的辯護材料,35本,非常厚。他找來辦公室裡最長的40釐米尺子,插在箱中竟遠遠不夠。經濟犯罪案件大多複雜、辦理難度大、週期長,這個案件顯然如此。“這是我見過最細緻的辯護材料!檢察官和律師都是法律共同體的成員,都應當用認真的態度相互切磋,共同成長。”王玉飛說。

事實自有千鈞力,實情必會動人心。通過這組講述檢察故事的海報,可以看到檢察機關守護人民美好生活的工作日常,更能感受到他們職業身份背後的溫度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