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支教為名,背後卻是賺取名利金錢的醜惡暴利!

以支教為名,背後卻是賺取名利金錢的醜惡暴利!

小編今天來聊一個也許會被人罵,但是真實存在的灰色產業。

大家都知道邊疆支教,對那邊的印象也只是剩下一個苦字,沒水沒電沒馬路,甚至吃飽飯都成問題。

於是很多人就懷著各式等樣的的目的趕往這個不毛之地,小編就認識這樣一個旅人,走過很多地方,小編問他:是不是來這征服自然,體驗天地任我行的感覺?他說其實是為了逃避現實和城市的髒髒,最後來了這。那時小編才明白,脫離困境的唯一動力就是逃,逃離掉。

後來小編又遇見了很多支教的人,也以為他們是懷著理想來實現價值的人,可後來才發現不是。他們中很多一部分人或許開始是有這樣的想法,但時間一久自然慢慢的熄滅了,人是現實的,支教過程很多人就是看看,玩玩,一旦發現現實裡除了荒涼就是空曠,他們就會想逃,然後開始終日沉迷網絡,圈粉,忽悠,搖身一變成為大V,穿著貧窮的外衣,打著熱心公益的旗號,實現自身突破階層的目的。甚至有人還會利用各種名義捐款來發家致富,本地習慣了貧窮的人們是無法理解也無法受益的,而這些支教人只是個過客。

所以小編也想在此提醒大家,在捐錢物時,是不是真在行善,還是隻為他人做嫁衣,增添他人光環,而真正受苦之人依舊受苦,依舊貧窮,曾經有個支教的人告訴小編:這種支教志願者來了就有人接收,也隨時可以離開,本地部門早已司空見慣,只要你能提供利益就可以,同時私下裡搞網絡募捐就根本沒人監管,一年基本上可籌個20W—50W,給本地扔個幾萬他們就感恩戴德,很有可能本地官員也會裝自己口袋裡一些,但是剩下的基本全是自己的。

小編很震驚,但也瞬間明瞭,這又有誰會去操閒心管這些事呢?相反小編很欽佩那個自我放逐的旅人,他只是單純的想換個環境拷問內心,最後再逃離這,去往下個地點。

有時小編在看到網上那些衣著光鮮的人抱著窮苦的孩子展現大愛無疆時,小編的心裡真的是很鄙視,因為大家根本不會了解那些貧困之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根本不是錢,不是愛,而是逃離,沒人願意在那個封閉的山村呆一輩子,就像我們總是幻想能去往北上廣一線城市去生活一樣,而本地的那些人或許也只是想去縣上生活,看一看繁華,經一經世事。

小編在蹲守的時光裡,曾經看到一些孩子,有了陽光之後便會靠在避風處發呆,而那些領導卻是鄙夷點評:這些人又懶又蠢,一坐一天,將來和他們的爹媽一樣,永遠無法改變。可我們呢?我們其實也只是在挖掘他們一貧如洗中的價值而已,那些年小編也想要逃離,逃離你死我活的鬥爭,逃離這個一望無際的荒原,可結果發現,其實哪也逃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