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水滸》中,為什麼要把杜淳飾演的西門慶塑造成武功高手?

名 著 解 讀:第184期

文 章 主 題:西門慶的武藝

涉 及 人 物:西門慶、武松、潘金蓮等

配 圖 選 自:電視劇《新水滸》

在《新水滸》中,為什麼要把杜淳飾演的西門慶塑造成武功高手?

一說到西門慶,大家就一定會想到潘金蓮,當然也會想到武松跟武大郎這對兄弟。這四人上演的愛恨情仇的故事,在《水滸傳》中佔了相當多的筆墨,作者施耐庵足足花了四個章節,來專門講訴他們的故事。但今天,我們不講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我們來聊一聊西門慶的武藝。

西門慶有武藝嗎?當然有。那西門慶的武藝又如何呢?小說中這樣寫道:

西門慶認得是武松,大吃一驚,叫聲:“哎呀!”便一隻腳跨上窗檻,要尋走路,見下面是街,跳不下去,心裡正慌。說時遲、那時快,武松卻用手略按一按,托地已跳在桌子上,把些盞兒、碟兒都踢下來。西門慶見來得兇,便把手虛指一指,早飛起右腳來。武松只顧奔入去,見他腳起,略閃一閃,恰好那一腳正踢中武松右手,那口刀踢將起來,直落下街心裡去了。西門慶見踢去了刀,心裡便不怕他,右手虛照一照,左手一拳,照著武松心窩裡打來。卻被武松略躲個過,就勢裡從脅下鑽入來, 左手帶住頭,叫聲:“下去!”只見西門慶頭在下,腳在上,倒撞落 在當街心裡去了,跌得個發昏。武松也鑽出窗子外,湧身望下只一跳,跳在當街上,先搶了那口刀在手裡,看這西門慶已自跌得半死,直挺挺在地下,只把眼來動。武松按住,只一刀,割下西門慶的頭來。

在《新水滸》中,為什麼要把杜淳飾演的西門慶塑造成武功高手?

這是武松血濺獅子樓的故事情節。我們看到,西門慶在武松面前,是十分膽怯的,想打當然是打不過,想逃也沒逃掉,只一下,就被武松從樓上扔到街心上去,摔得半死,最後被武松割去首級,為自己的惡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很顯然,小說中西門慶的武藝大概只能算是三腳貓水平。

但在電視劇《新水滸》中,由青年演員杜淳飾演的西門慶,那就不是一隻“三腳貓”了,而是一個身手不凡,動作敏捷,拳風硬朗,刀法驚人的狠角色,且多次傷到武松,更是險些要了武松的性命。就拿杜淳飾演的西門慶來說,他的武藝起碼超過了絕大多數梁山好漢的武藝。

在《新水滸》中,為什麼要把杜淳飾演的西門慶塑造成武功高手?

那麼,在電視劇《新水滸》中,為什麼要把西門慶塑造成一位武功高手呢?仔細考量,我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豐富電視內容,吸引觀眾眼球。水滸題材的影視劇,大概也算武俠劇或動作劇。既然是武俠和動作,那打戲就很重要了。精彩的打戲,當然能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緊抓觀眾們的眼球。就西門慶與武松的這一場打戲,實實在在地說,我認為還是很精彩的,動作乾淨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能讓觀眾感受到那種生死關頭的緊張氣氛,極大地滿足了大多數觀眾對於打戲的濃烈興趣。

在《新水滸》中,為什麼要把杜淳飾演的西門慶塑造成武功高手?

第二,通過兩人激鬥,突顯武松強大。很多人可能會這樣想,西門慶如此厲害,幾乎要了武松的性命,這不是在“黑”武松嗎?其實不然,把西門慶塑造成一位武功高手,恰恰是為了襯托武松,即通過西門慶與武松的生死搏鬥,來突顯武松的強大。

在《新水滸》中,為什麼要把杜淳飾演的西門慶塑造成武功高手?

第三,刻畫人物命運,強調反抗精神。

《水滸傳》的主題是“官逼民反”,強調的是梁山好漢的反抗精神。但不僅只有梁山好漢才有反抗精神,其他反面人物也有,就比如西門慶。武松要殺西門慶,西門慶當然要反抗,而且還必須是一場大動干戈(暴力)的反抗。西門慶跟武松打得越兇,就越能體現出他強烈的反抗精神;他的反抗精神越飽滿,就越能刻畫出他的人生命運。西門慶跟潘金蓮不僅勾搭成奸,而且還合謀害死了武大郎,他們需要為此惡行付出慘重的代價。如果按照小說的故事情節來拍電視劇,讓武松三下五除二就結果了西門慶,似乎也太便宜他了,並不能刻畫出人物命運。值得一說的是,這裡說的刻畫人物命運,不單單是刻畫西門慶的命運,還包括了潘金蓮、武大郎和武松的命運。所以,西門慶需要反抗,而他的反抗必須要藉助一身高超的武藝,不然以何反抗?

在《新水滸》中,為什麼要把杜淳飾演的西門慶塑造成武功高手?

綜上所述,我們大概知道為什麼在電視劇《新水滸》中,要把西門慶塑造成一位武功高手了。當然,或許有人會這樣認為,說導演如此拍法,似乎有不尊重原著的嫌疑。這話說得稍微過了,小說講究的是文學性,而影視劇講究的是觀賞性。很多通過小說改編成的影視劇,或多或少都有改編。只要改得不離譜,只要改得能被大眾接受,只要改得更具觀賞性,那又有什麼問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