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勝:央行將適時全面向外資放開回購和衍生品交易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週四在出席“中國債券市場國際論壇”時表示,央行將適時全面向外資放開回購和衍生品交易,同時研究推出債券的ETF指數型產品。

據潘功勝透露,截至2018年末,中國債券市場餘額86萬億元,在世界排名第三位。在中國債券市場,境外投資者持有債券佔比2.3%,國債8.1%。他表示,去年在人民幣貶值、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美貿易摩擦等背景下,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熱情依然非常高漲。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完善債券市場開放政策和制度安排,使投資環境更加便利。

比如,央行考慮在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方面,研究推出債券的ETF指數型產品發展,推動債券市場中央存管機構(CSD)的互聯互通。“這點我們已經和證監會基本達成了一致。”潘功勝說。

他還表示,央行將有效支持境外投資者的特殊結算週期需求,準備延長結算週期,相關基礎設施機構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同時,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在研究優化境外投資者參與外匯對沖交易相關安排。

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主要從兩個維度展開,一是境外機構到中國市場發債,即熊貓債;二是境外機構到中國債券市場投資。

國外機構對於發行熊貓債,在資金進出方面存有疑問。對此,潘功勝指出,國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發行債券獲取的人民幣資金,可以自由劃轉,不受任何約束。但是,最好不要到中國發了人民幣債券後馬上到境外轉成美元。

“有的機構到這來發熊貓債,然後馬上到國外換成美元,我覺得這個對你來說沒有多大意義,對我來說也沒有多大意義。那不如直接在境外發美元債得了。”他說。

在發言中,潘功勝還透露,今年財政部計劃增加2019年關鍵期限國債續發次數,滿足國債投資需求。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王小龍在其後發言中也表示,“2019年國債發行計劃中,我們權衡國庫庫款的波動和市場需求,根據國債期限長短大力增加了續發次數。五年、七年、十年、三十年期的國債新發一次、續發五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