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立新年flag的時候了,3個絕招,讓你不再空立目標

親愛的讀者,你的2018 年度flag執行的咋樣啦?

又到了立新年flag的時候了,3個絕招,讓你不再空立目標

重度拖延症患者、做事經常虎頭蛇尾、基本上半途而廢…

你不是一個人,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這樣。

草原上的獅子吃飽了就趴下來曬太陽,一曬曬一天。羚羊成群結隊地吃草,偶爾才會有幾隻年輕雄性蹦來蹦去,吸引異性的目光。

早期的人類,跟獅子和羚羊的情況也差不多——懶散的時光遠遠多於辛苦幹活的時間。所以說,我們的大腦,是為早期的狩獵採集環境設計的

然而到了新世紀,網絡聯結和知識經濟成為主流工作環境,我們突然發瘋一樣忙了起來,忙的天昏地暗,事情還總是做不完。可是我們的大腦,卻並不是為這樣的高強度持續工作而設計的。

拖延、懶散和放棄,是根植於我們基因的天性。只有很少數人能夠通過刻意的努力,通過自己對大腦的主動控制,克服這些懶散的天性,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但是,克服拖延的習慣,以及放棄的衝動,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做支持,而

意志力又是我們大腦中的稀缺資源,跟我們口袋裡的金錢一樣,很難積攢

如果每件事都需要動用很多的意志力才能啟動和堅持,那我們一天能做多少事呢?

在暢銷書作者小倉廣看來,完成一件事,只需要三個步驟:開始、堅持、重複。

如果能夠在這三個步驟中,都採用一些減少意志力佔用的方法和技巧,那完成整件事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

小倉廣在他的新書《做事的常識:事情一來,馬上就知道怎麼做》中,列舉了他採用這個方法後,做出的一些成績:

四年時間寫了20本書,並出版發行

三年內每天寫一篇文章,並發表在電子報

一年內減肥23公斤

養成了每天晨跑的習慣,挑戰並跑完了一次馬拉松

小倉廣也曾經是拖延一族、放棄一族。他能夠完成上面這些成績,完全是多動腦、少用意志力

的結果。

又到了立新年flag的時候了,3個絕招,讓你不再空立目標

在開始、堅持、重複這個做事三部曲中,每一部分小倉廣都總結出很多減少意志力佔用的方法,我們分別舉例感受一下。

開始——天大的事,都從小事做起

我們拖延或者放棄一件事情,經常是因為我們不能開始。

一件事在我們腦中,彷彿一輛靜止的車。有時候我們用盡力氣推它,它也紋絲不動。可是一旦挺過了最費力氣的啟動階段,繼續推著它走,就會越推越輕鬆。

啟動一件事,是最消耗意志力的事情。想一下,如果一件事你拖了兩個月都沒有做,那就相當於這兩個月的每一天,你都要消耗很大的意志力來嘗試啟動:今天做不做?今天應該開始了吧?可是從哪裡做起呢?哎呀算了,明天再弄。

小倉廣為了對付這種情況,講述了一個很實用的方法:天大的事,都從小事做起

推那輛車很困難,那先做一下熱身,活動活動筋骨不困難吧?活動完了再開始推,是不是就容易得多了。

想寫一份策劃,可就是完全不願意開動。怎麼辦呢?打開Word/另存為/輸入文件名/保存。

這樣,你只花了不到20秒鐘就建好了一個新文檔。看著眼前的空白,也許你就想敲入第一行字了呢?也許第一段就這樣開始了呢?

這就是啟動的技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再小的啟動動作,都會帶來積極的心態改變,讓事情的推動變得容易起來。

斯蒂芬•蓋斯的《微習慣》一書,講的也是這件事。他說:如果形成一個每天做20個俯臥撐的習慣很困難,那我每天只做1個,還困難嗎?

不困難,而且一旦你做了這一個俯臥撐,你絕對不會馬上站起來結束的,你肯定還會順勢做第二個,第三個。這就是啟動的力量。

堅持——進度落後,先暫時跳過

我們挺過了啟動這一關,緊接著就要面臨“堅持”這個大魔王的考驗。

對我們很多人來說,做一件事情,堅持一個小時容易,再多做就容易開小差了;堅持一天容易,再往後就不好說了。我們都辦過健身卡,也都立過新年flag,對吧。

又到了立新年flag的時候了,3個絕招,讓你不再空立目標

對於完成較大任務,有計劃書、進度表的這種情況,小倉廣給出的一個減少意志力消耗的方法是:進度落後,先暫時跳過

小倉舉了一個自己的例子。有一次他要寫一本書,150頁的篇幅,計劃一個月寫完,一天寫5頁。

可是,突如其來的一些工作耽誤了小倉幾天的時間。為了按計劃完成書稿,他不得不改變原計劃,每天多寫幾頁。

糟糕的是,進度越趕,壓力就越大,就越沒有動力去完成每天的任務。小倉開始產生“反正再怎麼努力都趕不上進度”的心理,並且開始尋找各種放棄的理由。

痛定思痛,小倉決定換個新思路解決這個問題。現在的問題是壓力太大,每天的意志力消耗太大,那能不能先跳過落後的進度,直接從原定今天寫的內容開始寫呢?而且每天的工作量也不需要增加,還是保持在每天5頁就好。

效果比想象中還好。小倉如期完成了計劃中的書稿,獲得了很大的成就感,整個人也輕鬆了起來。等他翻回頭再看那些跳過的空白時,天吶,感覺那簡直不算個問題。他馬上動筆,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填上了那些內容,徹底完成了預定的寫書計劃。

完成計劃,但延後了一點時間,或者降低了一點質量,都遠比進行不下去,中途放棄要好得多。這是性質上的不同,本質上的不同。在工作中理解和運用這一點,把完成計劃放在第一位,你就會比別人領先一步。

重複——重來的事,70分就算過關

上一節提到的“堅持”,講的是如果一件事還算順利,基本受你控制的情況下,如何把一件事做到底。

那如果不順利呢?比如困難超出你現在的資源或能力,問題域非常複雜而你完全是新手。

這時候失敗就可能出現。

面對失敗,大部分人的選擇就是放棄,找藉口,不再考慮做第二次嘗試。

小倉給我們的建議是:重來的事,70分就算過關

換句話說,遇到難題,降低標準,重新再來。

這個建議的道理,跟上一節說過的一樣:完成總比沒有完成強。還有一個上節沒有說到的道理:有的事情就是不可控的,不要事事追求完美

對於一個超出你現在能力的事情,能夠以70%的程度完成,就已經是一種完美了。

而且在這件事情完成後,還可以再通過持續迭代的方式,一步一步提高它的質量,直到接近滿意的標準。

又到了立新年flag的時候了,3個絕招,讓你不再空立目標

現在再看這個flag圖,是不是沒那麼可笑了?換個角度,這其實是一種腳踏實地的表現。

小結一下

做好一件事情,需要注意三個方面:立即開始、堅持到底、不怕重複(失敗)。

在做這三件事的過程中,首要的事情是想辦法降低意志力的消耗,用技術手段保證事情能夠順利進行下去。

不要追求完美,要追求完成。

不完美的完成,比未完成要好得多

永遠把完成作為主線,永遠把完成作為主線,永遠把完成作為主線!

希望你的2019 flag都能順利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