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浩的《貝貝》為什麼只有四秒?

最近這個問題常常出現在後臺留言和私信邀請,老實講,最初一看到就覺得蠻無聊的,可有時候奇怪就奇怪在,明明很無聊的事情,卻能在網上掀起熱烈的討論,好吧,今天同步一下我的看法。

李榮浩《貝貝》只有四秒,在國際流行音樂專輯中是很常見的事情,華語裡包括不限於陶喆、五月天、蔡依林、張靚穎、飛兒樂隊等歌手或團體的專輯中都出現過,並非個例,更不是首例。

出現這種四秒音頻的原因,是製作人在專輯曲序及概念的設計上,故意這樣做的。其實《貝貝》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稱得上是一首完整的歌曲,它的作用是用於整張專輯收尾總結或承接上面的歌曲用於終止式的延續,通常會被稱為「outro」。反之,如果被放置於專輯的頭部,那麼會被稱為「intro」,作為專輯的「開場曲」或「引子」。所以我真不覺得這有什麼可討論的,反而應該是個常識才對。

當然啦,這首《貝貝》還可以作為製作人(或歌手)與歌迷聽眾互動的一個玩笑,或者埋下的小彩蛋,供大家茶餘飯後有個話題談資。不過也有人說這是李榮浩故意炒作,我覺得這個猜測也沒什麼毛病,畢竟處在新專發片期間,都需要做話題運營來支撐歌手及專輯的傳播與影響。

說了這麼多,只是希望各位冷靜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