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以及影片對韓國社會的影響

韓國電影中有一類故事格外耀眼:據不完全統計,從2003年至今,韓國相繼上映了30多部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電影,這類電影不僅掀起了很多討論,甚至影響到韓國法律修訂和社會體制改革!

盤點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以及影片對韓國社會的影響

​《熔爐》,本片改編自2005年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的性暴力事件。電影源於小說《熔爐》,真正促成小說電影化的是片中男主演孔侑。孔侑在服兵役期間讀到小說《熔爐》,深感觸動,託人詢問作者能否將小說翻拍成電影。退伍後,孔侑極力奔走, 與經紀公司傾力籌集資金,把小說搬上銀幕。孔侑本人也飾演了男主角。

盤點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以及影片對韓國社會的影響

​“熔爐”效應:2011年,電影《熔爐》上映,引起巨大的社會輿論,百萬人簽名要求案件重審。壓力迫使案件調查重新啟動,原審判結果被推翻,罪犯重新被判刑。光州私立聽障學校也被勒令關閉。 同時,韓國國會重新修訂性侵罪行量刑標準,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 新法於2012年7月實施。

盤點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以及影片對韓國社會的影響

《素媛》,本片改編自“2008年韓國趙鬥淳性侵案件”。影片講述素媛受害後,整個家庭所遭受的,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和冷漠。在決定要拍《素媛》前,導演李俊益曾一度苦惱要不要拍這麼一個痛苦的題材。但最終《素媛》的上映獲得熱烈反響,並在韓國乃至全球掀起了對“兒童性侵罪”的激烈討論。

盤點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以及影片對韓國社會的影響

影片效應:趙鬥淳事件後,輿論壓力迫使韓國法院重新修訂兒童性侵罪判刑標準,加大懲罰力度。公眾開始反思整個社會,對“受害兒童及其家庭”的態度。導演說:“這種案件世界各地都有,剛開始這樣的大案件爆發,媒體和老百姓都會關注。但隨時間的推移,大家會慢慢淡忘,所以影片的焦點不是案件本身,而是他們之後如何度過創傷。”

盤點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以及影片對韓國社會的影響

《殺人回憶》,本片根據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改編。從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在京畿華城市泰安一帶連續發生十起婦女強姦殺人案,作案手法極其殘忍。這起案件動用了史上最多的警察介入調查,但最終未能查出真兇。

盤點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以及影片對韓國社會的影響

影片效應:2003年,《殺人回憶》一上映,觀影人數就高達500萬。韓國人仍然很關心華城連環殺人案。隨著該事件的上訴時效終結日期的臨近,韓國人再次發起“延長重大犯罪上訴時效”的抗議。輿論迫使國會討論《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能否把殺人罪的上訴時效從15年延長至20年。

盤點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以及影片對韓國社會的影響

《那個傢伙的聲音》,本片改編自“李炯浩被誘拐事件”。1991年,9歲小孩李炯浩在首爾被綁架,綁匪要求1億韓元的贖金。無奈之下,父母只能求救警方,警方投入大量警力和資源,但綁匪用周密的計劃擺脫了警察的搜捕。在44天后,有人在漢江邊上發現小男孩的屍體。經法醫鑑定李炯浩於被綁架第二天就已經死於綁匪毒手,而綁匪卻折磨其父母長達一個月之久,並索得2億韓元。2006年,此案件的上訴期終結,警方仍然調查無果。

盤點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以及影片對韓國社會的影響

影片效應:2007年,影片上映,韓國民眾紛紛開始關注“被綁兒童”,並再次對“上訴時效法”提出異議。

盤點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以及影片對韓國社會的影響

《梨泰院殺人事件》,本片改編自1997年韓國“梨泰院謀殺事件”。1997年4月8日,在梨泰院某漢堡店的廁所裡,20多歲的年輕學生趙宗畢無故被韓裔美國人皮爾森和美籍韓人Alex殺害。兩名嫌疑人互相說對方才是殺人兇手,最終因證據不足均被釋放。案件不了了之。

盤點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以及影片對韓國社會的影響

影片效應:影片在韓國掀起了波瀾,要求重審此案捉拿真兇的呼聲越來越高。最終案件被批准重審。兩名嫌疑人重被派遣回韓國。“我們聽到了民眾的聲音,在慎重考慮了電影及電視臺員工提供的細節後,決定重審此案。”首爾一名法官說。

盤點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以及影片對韓國社會的影響

《辯護人》,本片改編自韓國“1981年釜林事件”及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生平事蹟。1981年,釜林事件爆發,韓國獨裁政府非法逮捕並監禁參加讀書會的教師、職員、學生共22人並通過刑訊逼供讓他們承認不存在的犯罪事實的事件。法院最終對這22人中的19人做出了有罪判決,判處了一到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期間,盧武鉉一直免費為這些被告辯護,對抗當時的軍事政權併為受壓迫的勞動者和學生爭取權益。

盤點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以及影片對韓國社會的影響

影片效應:事件中的受害人在出獄後不斷提出複審要求,都被法院拒絕。但影片《辯護人》上映後,更多的韓國人瞭解到“釜林事件”,民憤四起。輿論壓力迫使法院於2013年2月重新審判此案,至此“釜林事件”已有五名受害人終於在33年後被改判無罪,平反昭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