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過去鄉村,活在未來小鎮

特色小鎮發源於浙江,2014年在杭州雲棲小鎮首次被提及,後2016年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這種在塊狀經濟和縣域經濟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創新經濟模式,是供給側改革的浙江實踐。

特色小鎮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新的發展階段的創新探索和成功實踐。去年底,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培育創建江蘇特色小鎮的指導意見》,確定了江蘇特色小鎮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創建路徑和工作機制。

生在過去鄉村,活在未來小鎮

明確江蘇特色小鎮堅持用"非鎮非區"的新理念,用"寬進嚴出"的創建制,用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的新模式,加快培育創建一批能夠彰顯我省產業特色、凸顯蘇派人文底蘊、引領區域創新發展的江蘇特色小鎮。

截止2018年2月,全國兩批特色小鎮試點403個,加上各地方創建的省級特色小鎮,數量超過2000多個。中國社科院發佈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指出,一些地方快速發展的特色小鎮,很大程度被房地產商"綁架",打著各種產業旗號,到城市周邊的小鎮拿地搞開發,結果房子搞了一大片,產業卻引不來,反而加大了房地產庫存。

我對特色小鎮建設最大的感受就是他所呈現的生活理念是不同以往的。若是說曾經的房地建設更傾向於房,那麼特色小鎮便是更傾向於民。它更親近自然,更敬畏傳統。

生在過去鄉村,活在未來小鎮

小鎮或是依山而建,或是臨水而居,充分利用自然風光而又為自然添彩,所以它的環境一定是優美的,宜居住,宜休閒,為當地人提供良好的居所,為遊客提供理想的遊玩之地。

小鎮以當地的傳統民俗為特色,它立足傳統卻不依賴傳統,通過傳統文化吸引遊客,既帶動當地的經濟,又將起到繼承發揚用文化的作用。

小鎮可以利用當地的特色產業,比如農業,畜牧業,或者傳統手工藝等組成自己特有的經營鏈條,建立起企業,形成一鎮一業,千企千鎮。

個人感覺,特色小鎮提倡的是一種慢節奏輕生活的理念。過去十幾年人們更追求金錢物質上的滿足,而恰恰忽略身心的愉悅;人們只記得填滿自己,而忘記適當放空。特色小鎮的存在便是填補人們生活上的這一漏洞,並且根據不同人的興許需求,特色小鎮的建造模式也多種多樣,有文旅類,休閒類,科技類等等。讓人們在休閒之餘,還能體會小鎮的特別之處。

生在過去鄉村,活在未來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