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轉發的人工耳蝸丟失事件 不應被妖魔化

不論是否有人藉機炒作,只要人工耳蝸丟失是真事,我們就應該積極幫著去尋找。

善意轉發的人工耳蝸丟失事件 不應被妖魔化


善意轉發的人工耳蝸丟失事件 不應被妖魔化

近幾天,一條“弟弟丟失價值20多萬元耳蝸,重配可能需要開顱手術”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和微博。普通大眾以及各大媒體紛紛幫忙轉發,也不斷有人來問我怎麼看這件事,以及它是不是“炒作”等等。

善意轉發的人工耳蝸丟失事件 不應被妖魔化

我覺得可以暫且拋開是否有人在“炒作”,一位重度聽力障礙的患者,他的人工耳蝸丟失了,大家出於善意自發幫著尋找,這本身就不應該被妖魔化,相反,彰顯的是我們社會較高的道德水平和正能量。

善意轉發的人工耳蝸丟失事件 不應被妖魔化

大家之所以覺得我對這件事具備發言權,可能主要是因為我在耳再造領域潛心研究了30餘年,接觸到了數以萬計因小耳畸形而深深擔憂孩子聽力的父母,他們不僅關心外耳再造手術如何做,還經常會問到我關於聽力重建方面的醫學知識,希望我能給予他們專業的意見。

所以,當我仔細瞭解到這個事件的前因後果之後,能深切地理解丟失人工耳蝸的男孩及其家人的焦急。和許多普通大眾一樣,小耳患者及親屬們也有相同的疑問,那就是:人工耳蝸丟了,真的要重新“開顱”嗎?

善意轉發的人工耳蝸丟失事件 不應被妖魔化

我在這兒給大家一個肯定的回覆:不用。

因為人工耳蝸分為體內裝置和體外裝置兩部分。體內部分的植入並不需要“開顱”,耳鼻喉科醫生會從耳後打開一個小切口,把體內裝置的電極植入天然耳蝸中,並在耳朵後上方的顱骨上固定接收轉換器,然後就可以縫合傷口了。整個手術並不是一個人們誤以為的“大”手術,更不會損傷大腦。

而丟失了體外裝置,並不需要取出植入頭皮下的體內機,只要重新配置一個體外機,並設定數據後即可使用。而重新配置的新體外機也不會讓患者感到不適,按照匹配的機型,將數據設定完成,和以前使用的體外機並無分別。

善意轉發的人工耳蝸丟失事件 不應被妖魔化

內部組件(左)和外部組件(右)

根據目前中國許多地區已出臺的相關政策,對未成年人購買人工耳蝸會給予實質性的經濟補貼。所以,哪怕最終這位男孩兒無法找到丟失的人工耳蝸,所要付出的經濟代價也不會像其所預估的20萬元那麼大。

當然我完全能理解丟失了人工耳蝸的患者的心情,因為我平日裡除了給患者治耳朵,做手術,也一直在做慈善公益活動,併發起成立了麗格慈善基金會。我的小耳患者當中,有些人的經濟條件十分困難,幾萬元的手術費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更何況動輒十幾萬元的人工耳蝸。

發佈這則消息的當事人姐姐或許是對人工耳蝸手術存在著錯誤理解,導致她措辭上產生了部分誇大。但是,他們著急的心情我完全明白,因為人工耳蝸除了價格昂貴,對於一名重度聽力障礙的患者來說,一旦丟失直接影響到日常生活,的確是件大事。

善意轉發的人工耳蝸丟失事件 不應被妖魔化

大家群策群力幫著一起找,彰顯了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和愛心奉獻精神。如果通過各種新媒體的廣泛傳播,能將丟失的配件順利找回,毋庸置疑是件好事,不過即便最終找不到,重新配置一個也不是那麼難,更不用什麼開顱手術。

在此提醒我的患兒家長們,如果將來想要去給孩子做人工耳蝸植入術,也沒必要過度擔憂。

最後,希望我這篇文章在消除了大家顧慮的同時,能真正幫助到新聞裡的這對姐弟,大家一起幫助他們,最終找回丟失的人工耳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