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的大鳥,前蘇聯航空史上的傳奇作品


圖-144是前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的超音速客機。1968年12月31日圖-144原型機首次試飛,1975年12月26日開始服役,圖-144是世界上最先首飛的超音速民航客機。

20世紀60年代初,英法國兩國開始聯合研製協和超音速客機,美國也開始研製超音速客機,在當時的環境下,蘇聯政府決定馬上研製超音速客機。前蘇聯的著名飛機設計師圖波列夫受赫魯曉夫指示,要求儘快研製出超音速客機。

圖-144比協和式飛機試飛早兩個月,1969年6月5日圖-144突破音障,飛行速度首次超過1馬赫,1970年5月26日圖-144首次達到2馬赫的飛行速度。

圖144超音速飛機採用下單翼結構,狹長的三角翼,無水平尾翼,四臺發動機也分別下掛在機翼下側,可下垂的機頭保證駕駛員在大迎角起降時有良好的視野,在機翼設計雙三角翼的形狀,可保持飛機在所有飛行狀態範圍內的穩定性。

圖-144在外形上與協和式飛機非常相近,雖然搶先協和式飛機首飛,因此西方媒體戲稱之為“協和斯基”,意思是“蘇俄版協和飛機”。

圖-144與協和飛機在外觀上最大的分別是協和式飛機採用的S形前緣三角翼,而圖-144採用的是雙三角翼型。圖-144比協和式飛機機體更大,載客量、航程、速度等技術指標均優於協和式飛機,乘坐舒適度也好於協和式飛機。

圖-144總共生產了16架,由於服役期間短,圖-144一直被視為失敗的機型。圖波列夫設計局並未放棄在超音速客機上的研製工作,在1993年巴黎航空博覽會上展出了其第二代超音速運輸機圖-224的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