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圈:肥市僵持階段 受傷的是誰?

每一種化肥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與上下游的關係也是相輔相成,互相制約。本應在磷複肥會議後各複合肥企業將陸續出臺冬儲政策促進下游經銷商及農戶等打款,但現已進入12月份,冬儲政策仍不明朗,很多企業未召開經銷商會議,據悉少數召開會議的企業也並未出臺經銷商較滿意的政策,據經銷商反映開會的企業出臺的價格過高,經銷商多不接受,會繼續觀望,加之距離真正用肥時間較長,因此暫無大量打款的計劃,前期8月份未打款採購的經銷商僅少量打款保證手中有貨,終端市場行情十分清淡,特別是東北地區的化肥市場就如天氣般“天寒地凍”。基層市場對複合肥價位不滿意,不採購,直接影響著複合肥企業自身情況,同時上游原料行情也牽動著複合肥的心,原料價格決定這複合肥的成本,原料行情走勢也影響著複合肥的供應和需求。

化工圈:肥市僵持階段 受傷的是誰?

首先聊一聊化肥界的“紅人兒”尿素。近階段尿素行情一直不溫不火,11月份的印度招標和早就傳出的“限氣”風波並未帶來尿素行情回溫,很多氣頭尿素企業並未按之前規定的時間開始停產、限產,多數企業時間均有所延後。尿素的國際需求也不理想,國內市場也較清淡,冬季尿素農業需求清淡,多數地區的尿素市場都是有價無市,因尿素價格高位且波動不斷,經銷商多未對明年冬小麥追肥等做打算,工業需求也不理想,許多省市的環保“回頭看”等因素導致複合肥整體開工不足,僅4成左右,因此對於原料尿素的採購也較緩慢,近期臨沂尿素接貨價落至2000元/噸或略低,達到了一些工廠和貿易商的心理價位,採購情況略有好轉,但量仍不大。

然後是本年度關注頻率較高的原料一銨。今年成本真的可以成為一銨行情的關鍵詞之一。今年一銨的成本較高,磷礦石價格不定期上漲,前期硫磺因美元匯率大漲等原因漲幅也較大,液氨隨著尿素行情以及自身供應等因素價格也一直維持高位。這使得今年一銨的銷售價格雖然很高,但實際利潤卻較低,也促使一銨未有大幅下滑的可能。10月份之後一銨的需求就已較清淡,新單成交不多,到了磷複肥會議也未有明顯提振,據悉湖北大廠55%粉銨實際出廠也已降至2250-2300元/噸,東北地區複合肥企業前期已提前採購一銨,大概要等到春節後補倉,南方地區複合肥企業開工不足,採購積極性不高,多不會冒然補貨,山東等地複合肥大廠近期雖詢單增多,但真正操作較少,還會觀望為主。

化工圈:肥市僵持階段 受傷的是誰?

最後,原料鉀肥用量雖不多但關注度不減。自9月份氯化鉀進口大合同簽訂之後,業內人士多關注今年大合同貨物何時到港,近幾個月鹽湖氯化鉀價格也變化頻繁,12月份鹽湖60%晶體氯化鉀執行到站價2420元/噸,港口62%白鉀報價多在2600元附近。雖然複合肥企業對鉀肥關注度較高,但真正的採購情況卻不樂觀,一方面前期庫存尚存或前期訂單尚在執行,很多企業都等待大合同貨物的到港,一方面複合肥自身開工不高消耗鉀肥速度較慢,因此短期內鉀肥需求仍會維持不溫不火的態勢。

綜上,除了複合肥與上游原料或是下游需求的僵持外,二銨也在和下游市場做著鬥爭,不論哪一方贏了,各方都會多多少少受到一定損失。期待冬儲市場的覺醒,帶來冬日的暖陽。預計12月中下旬冬儲行情可能會逐漸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