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窪村的“主心骨”

據《固原日報》消息 在彭陽縣王窪鎮李窪村,提起黨支部第一書記景玉英,村民們親切地稱她是李窪村的“主心骨”。

今年1月,景玉英被派到李窪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來到李窪村,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融入到群眾中開展調研,和大家拉家常,瞭解他們的生活願望,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幫助每戶家庭規劃致富目標。一個月下來,景玉英走遍了李窪村,在她的筆記本上詳細記錄著村裡每家每戶的情況。臉曬黑了、嗓子也變得沙啞,景玉英卻覺得值得。在她看來,李窪村的每寸土地都有開發利用的價值。經過實地考察、請專家論證,在她心中一幅未來李窪村發展藍圖日漸清晰:利用自然優勢,種樹、種草、種藥材,發展特色養殖,力爭3年內在李窪村發展起一個以蜂蜜生產、加工、銷售為一條龍的產業鏈。

藍圖有了,景玉英琢磨最多的是富民強村。她一方面爭取縣、鄉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找項目、尋資金;一方面聚人心,帶隊伍,增強幹部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在她的努力下,20多公里村道修繕一新,建起了李窪村產旺種植服務合作社、李窪村文化體育活動中心,新建牛棚63棟,飼養蜜蜂100多箱。同時,組織群眾義務平整荒山100多畝,植樹3萬多株。景玉英每天都堅守在植樹現場,帶領近百名群眾開展綠化荒山,村裡20多位60歲以上的老人也扛起了鐵鍬上山。用這些老人的話說:“只要我們能儘快過上好日子,受點苦和累,我們也高興。”此外,景玉英請來養蜂專家培訓科學養蜂技術,先後多次組織村幹部、村民養殖戶、種植戶外出參觀學習。暑假期間,聯繫青島科技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志願者,進駐李窪村為小學至高中在校學生無償補習功課,受到全村家長和學生的歡迎。

為了讓爭取來的項目儘快造福群眾,項目實施中,景玉英都親力親為,有時一天之內跑遍幾個村民小組。在修建李窪村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場地時,她連續5天沒有離開現場。白天,她指揮施工,同施工人員一起勞動;晚上,抓緊時間召集群眾開會,研究部署當前工作。在文化體育活動場地建成的第一天傍晚,村上的年輕人組織了一場文娛活動,景玉英以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唱出了自己對李窪村的感情。

短短十多個月的時間,景玉英已成為李窪村群眾的“主心骨”,村民無論公事私事,誰家遇到困難,都會來找她幫忙。“熬幾年,等幾年,不如踏踏實實幹幾年。”如今,景玉英的這句話已成為李窪村群眾實幹立身的理念,激勵他們走向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通訊員 張彩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