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檢文苑」肖瑩:書憶

「宝检文苑」肖莹:书忆

書 憶

深秋時節,收到遠方好友寄來的書,一本英文版的《呼嘯山莊》,一本餘華的《兄弟》,捧著兩千公里外的溫情,驚詫之餘是絲絲慰藉,她寄書的理由還停留在我們的大學時代,這個冬季或許漫長,不妨一本書、一盞茶,享受每一個溫暖陽光的午後。

然而不知覺,兩本書在案頭擱置數月有餘,落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如蟬翼般,輕輕一吹便飛揚起來,說實話,心裡忽然有些過意不去了,因為單憑她的理由,我就應該趁著半日閒暇,把那本束之高閣的大學英文詞典也翻出來,再去回味李光頭、宋鋼兩兄弟的傳奇人生。

「宝检文苑」肖莹:书忆

梁文道的《我執》書籤裡有句箴言:讀書好,起碼讀著讀著,不知老之將至。我很喜歡,有書為伴,從識字起,算來也有二十多年。是啊,讀書好,起碼讀著讀著,不知時光已去,縱然如今已不再有學生時代那般,有著拿讀書當飯吃的勇氣和痴情。

想來從童話故事開始閱讀之路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我也在此列,並且還有一例小故事多年來縈繞著我與書的緣分。因為酷愛寫作,小學課堂上總能得到老師的幾句褒獎之詞,或許不是因為寫得有多好,只是因為每次作文課都洋洋灑灑寫滿好多張的作文紙,往往其他同學還在苦思冥想如何開頭,我就已經在給作文結尾了。有一次眼看著就要下課,鄰桌那位同學作文本上還隻字未寫,為了免於老師責怪,無奈之下向我求救,並以一本嶄新的《格林童話》作為條件換取我的作文,在當時,那可是我夢寐以求的課外“甜品”,所以不暇思索,便爽口了與他的交換條件,一手把換來的《格林童話》揣在懷裡,一手迅速完成了另一篇習作。事後老師表揚了他,直誇他有進步,我心中也是一陣竊喜。那本《格林童話》是我閱讀的啟蒙,一段時間裡成為了我的貼身“寶物”。課間的空隙看,放學的路上看,睡覺之前看,晚上做夢都在和七個小矮人、忠實的約翰對話,童稚的歲月因為有了這些故事的陪伴而更加充盈和豐滿。

生活歷經成長,隨著幾次搬家,一些圖書雜誌也大多轉送給了其他愛書的夥伴,或在搬遷的忙亂中散失不見,可那本當初的《格林童話》卻還一直留著,雖然書角破落,甚至有數頁已經脫落,幾經粘連不能恢復原樣,可仍然連同那些見諸報端的隨筆文章,被我珍藏在抽屜裡。

「宝检文苑」肖莹:书忆

在記憶裡揮之不去的,還有曾經與書相伴的時光,常去的那間書店已是多年經營,在一條狹窄擁擠的小巷子裡,兩間小屋大概只容下七八人看書人,卻堆放著好像一個世紀都看不完的各類書籍,那間書店裡,也曾是我尋找《邊城》和《湘行散記》的地方。一個仲夏的午後,當我滿懷欣喜從書架最頂層的角落裡找全這兩本書的時候,戴著老花鏡的店主正搖著蒲扇,躺在藤椅上看著我,然後笑著朝門外指了指,那一刻我才恍然,原來天已墨色,意識到自己耽誤了書店打烊的時間,連忙向著老人表達歉意,並解釋我對沈從文先生的尊敬以及對兩本書的喜愛。老人笑而不語,拿出鋼筆在《邊城》的扉頁上寫了行字,然後遞給我,黑色的筆跡蒼勁有力:贈予愛書的年輕人。

想來每個愛閱讀的人心中總有一本書,亦或是一間書店,倏忽多年,仍然不會忘懷。那些曾經被消磨的光陰,也都彌散在閱讀的字裡行間,雖不見蹤影,卻又會常常被津津樂道。直到如今,閱讀仍然是我忽遠忽近的熱愛,給予我不同人生階段不同的啟迪和思考,雖不能讓我通透人生,卻也能讓我不失本心,對生活有更多熱愛。

「宝检文苑」肖莹:书忆

幾日後,我也去書店,挑了兩本書回贈與遠方的她,算作答謝,或許為伴與她度過即將到來的下一個季節。夾一張夏意濃濃的書籤,並臨摹上沈從文先生的箴言:在雨後的仲夏白日裡,麻雀的吱喳雖然使人略感到一點單調的寂寞,但既沒有沙子被風揚起,拿本書來坐在槐樹下去看,還不至於這麼枯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