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封閉除草劑發揮最大功效,值得一看!

園林雜草由於種類繁多。其本身出苗時期不一致,種子量龐大,種子壽命長且具有休眠性,傳播方式多樣等特點。從而使其很難通過單一的苗後除草來防治。常規的苗後除草不管是通過單純的使用苗後除草劑還是用人工拔草均存在諸多弊端,且大多數大齡雜草難以除根;而苗後除草存在安全性差,易引發雜草抗性,頻繁使用會使土壤惡化等問題。由於雜草出苗不齊,無論人工或用除草劑均需要多次進行除草,無疑提高了園林養護成本。

近年園林除草提出了“一封一殺,封殺結合”的模式。有別於目前園林養護者“見草打草”的習慣,此模式提倡在雜草出苗前用封閉劑對土壤進行處理,將大部分種子萌發的雜草扼殺在“襁褓之中”;而對於已經出土的雜草進行苗後處理,再用土壤封閉劑,已實現雜草的全年治理,這也是目前最為理想的除草模式,不僅能降低除草劑“見草打草”的弊端,還能節約成本。

芽前處理劑(封閉除草劑)是指作用在雜草發生的早期及雜草種子萌芽前的除草劑,在地表形成0.5-1釐米的藥膜。待雜草萌發時噴觸到藥膜而死的藥劑。

芽前除草劑使用的關鍵點有以下幾點:

1、防治時期。封閉劑的關鍵就是芽前除草劑一定要在雜草種子萌發前使用,這樣雜草萌發時最幼嫩部位接觸到除草劑,從而達到良好的封閉效果;

2、使用劑量。根據土壤情況及雜草的發生時期及養護習慣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使用量;

3、封閉劑的效果與灌溉及土壤墒情。一般來說,芽前除草劑如果想要達到最佳的封閉效果,除了需要在地表均勻噴施,做到不留死角外,還需要在施藥前或藥後進行充分灌溉,保證較好的土壤墒情,以幫助除草劑的有效成分進入土壤與之緊密結合。

4、瞭解除草劑在土壤中的移動性。不易被水帶走、容易被土壤吸附的除草劑除草效果好,不易傷害作物種子。

5、根據土壤質地、有機質含量和墒情決定除草劑的用量。有機質含量高、土壤顆粒較小的壤土或黏性土壤對除草劑的吸附性強,可適當提高用量;反之,有機質含量較低的沙土對除草劑的吸附性差,應適當降低用量。

如何讓封閉除草劑發揮最大功效,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