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通貨膨脹的時候,什麼東西最容易漲價?

臥牛山大當家新號


國家調控樓市,經濟火車頭降速,誰能接棒火車頭重任?......汽車?不行,有哪種產業能使百姓動則百萬並以幾十年計的付出拉動經濟?唯有"二胎",但目前生育率逐步下降,或許很快會迎來更寬鬆的生育政策。

中國於近期宣佈降稅,降稅後必然會增量貨幣使之貶值。原因很簡單,原本的稅收歸屬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政府會將稅收重新投放於社會保持貨幣的流動性,而降稅後會縮緊貨幣的流動性,那麼如何推使全民增加幣量消費保持貨幣的流動性?唯一辦法是使貨幣貶值,物價通脹,使全民被動性地增加消費,所以原本的稅收還是同樣流入了社會,只是投放的角色轉換了。

明年物價上漲是肯定的,購買力預計早期會下降,但中後期會回升,因貨幣保持了充裕的流動性,雖物價上漲,但貨幣也相對更容易獲得。央行行寬鬆貨幣政策,無非想的只有兩個,一是如何借錢給全社會流轉創造價值,這是第一步。二是到了適當的時機向社會"派發"貨幣刺激經濟,但能通過什麼途徑達到目的而又能隱藏用意?這個途徑必定是股市!


透時鏡


如果發生通貨膨脹什麼東西容易漲價?我們只要看1948年時國統區的上海物價就知道了。當時,蔣介石發行金圓券來替換原來的法幣,蔣經國在上海時還承諾保證金圓券幣值的穩定,鼓勵人們拿出黃金和美鈔來換等值的金圓券,結果老百姓發現,所謂的金圓券到最後連一張草紙都不如。

當時,物價漲得最歷害的是糧食、布匹、食鹽、肥皂等生活必須品。當時,由於不良商家囤積居奇,糧食價格一天要漲三次,早上還能買一袋大米的錢,到晚上就只能買三分之一袋的大米了。於是人們馬上再開始購買囤積保值的東西,當時有袁大頭、黃金、美鈔都是強手貨。因為,貨幣超發容易貶值,但是這些“硬通貨”卻不容易貶值的啊。

通貨膨脹的時候,最不容易上漲的是房產和非生活必須品之類的,試想大家肚皮都吃不飽了,還弄這些東西做啥?有老人告訴我,在通脹之前,三根小黃魚(金條)可買一幢樓,而通脹之後,乾脆就有價無市了。當時工廠要發工資,那些工人們都是要用麻袋去買。貨幣超發的後果,是讓老百姓苦不堪言。

拿到現在來講,委內瑞拉的通脹膨脹一旦形成預期,超市商品被搶購一空。政府開始實行配給制,這並不代表你買不到日用品,在黑市上,日用品的價格是超市價格的好幾倍。真正的通脹來臨,即使一個人打幾份工,也養不活一家老小。

而對於中國來說,改革開放四十年,隱性通脹水平一直是居高不下,業界對通脹率的測算,並不是看官方CPI數據,而是用M2-GDP得出的數據為作真實的通脹水平。不過,近幾年國內通脹水平正在逐步回落中,貨幣超發現象得到一定的遏制,所以,未來國內爆發大型通脹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中國經濟正在以中等速度增長,從追求高增長逐步轉向高質量,這與過去高速發展需要大量信貸投放已經是收斂許多。再者,受到調控政策的影響,房地產投資降溫,使銀行投放貸款的數量下降,導致國內通脹可能性大幅降低。最後,由於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我國的貿易順差正在逐步收窄,未來海外流入中國資金在減少,央行被動投放基礎貨幣的數量也會大量萎縮。


不執著財經


發生通貨膨脹,最容易漲價的就是生活必需品。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真正剛需的產品,都是最容易發生漲價的東西。

這是因為,在通貨膨脹發生的時候,貨幣不“值錢”。因為這時候社會上充斥著大量的貨幣,購買力急劇下降,對於普通人來說,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而對於人們來說,關於生存的問題,衣食住行是首要解決的東西。而這其中,首先是吃。

所以,所有與“吃‘有關的東西,必定是最先引發搶購的產品。這時候,糧食價格必然暴漲。包括大米、麵粉等主食;以及油鹽醬醋等輔食。

在食品被搶購之後,市民們開始進入恐慌階段。因為他們對未來充滿恐懼,這時候就是見啥買啥,只要超市裡有的,就會搶購回來。大家都知道,通貨膨脹的結果就是物價暴漲,如果不及時下手,那麼不用兩天,進入超市會發現,沒東西了!

然後是具有極大保值功能,被視為避險工具的黃金等貴金屬。這一類產品是具有國際通用的特性,尤其是黃金,作為避險工具,必定屬於最先漲起來的那部分商品。

當年我們國家在1988年“物價闖關”改革的時候,社會上就會能買的東西都被買光了。不過那只是階段性的恐慌。後來國家採取了相關措施,物價就開始穩定下來。

現在委內瑞拉也是這樣,食品價格飛天了。

在這些日常用品之外,關於房子這一類的固定資產,基本上是有價無市。

我們國家來說,目前發生通貨膨脹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但伴隨經濟持續上漲,物價溫和上漲是持續存在的。


波士財經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來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我覺得最有可能漲價的東西是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的生活消費品。

因為這些東西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生存,沒有它就不可能存活,有了它就會繼續生存下去,因為到時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除了生活消費品,其他貴重物品、房產等等都變得可有可無,一點都不重要了。

因此,當發生通貨膨脹時,糧食、肉類及其他食品將會成為首先漲價的東西,價格將會飛漲,一天幾個價格都有可能,而且也會成為最搶手的東西。那些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還有房子會成為不值錢的東西了,即便其價格首先會暴跌,也會無人問津,因為生存仍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沒有吃的東西,連活下去都成了問題,誰能稀罕貴重物品呢?


財經深思


題主所說的通貨膨脹應該還是在可控範圍內的,而不是近些年像委內瑞拉那種級別的通貨膨脹,一麻袋錢買一杯咖啡,委內瑞拉已經成了真正的紙錢國家,錢可能還不如紙值錢。

委內瑞拉級別的通貨膨脹,經濟完全崩塌,貨幣已經失效,根本就無從討論漲價問題。

而可控範圍內的通貨膨脹,漲價最多的就是生活基本必需品,衣食住行所需都會漲價,普通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房價或者房租的上漲了,三百萬的房子漲到四百萬,三千的房租漲到四千,這對剛需買房人和租房人來說感受是非常深切的,而且工資即使上漲肯定遠遠不如日常生活用品漲價的速度。

所以說通貨膨脹還是要調控在一定範圍內,如果超出一定範圍難保不發展成委內瑞拉那個樣子。

你在生活裡有感到通貨膨脹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老李有刀


2008年的通貨膨脹我還在開飯店,最大的感觸就是錢難掙,不經花,資產大幅度縮水。原材料大幅度上漲,羊肉從從16元漲到38元。所有的肉類都漲價,就餐的客人也沒有以前多,菜品一旦漲價,顧客就會會有埋怨。所以很簡單,通貨膨脹,生活必須品都會漲價,有沒有道理:

一,肉類

金融危機,貨幣貶值,肉類的需求還是一樣的,同樣的貨幣單位不能產生同樣的價值,而資產又在縮水,所以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金融危機的時候你的資產一邊縮水一邊被大幅度消耗。有沒有道理?

二,青菜類

青菜類的價格是根據肉類價格進行攀升,肉類漲價,消費少了,青菜的消費增加,我當時開飯店就看到顧客點肉菜的少了,同樣青菜價格是價值交換的結果。能不能理解?

三,油鹽調料

油鹽調料具備長期存放特點,短期並沒有漲價,不過沒多久,商販就會告訴我們,你要大量進貨,下次會漲價,也可以理解為第一批的儲存消耗完了,第二批就要漲價了,因為錢不值錢了。是不是?

四,糧食

中國是糧食大國,也是進口大國,貨幣貶值,一旦進口,同樣的價格只能買一半的糧食,食品類價格上漲是必然的了。同不同意?

總結:人類任何都可以節約,唯一的食物是無法節約,必須保障足夠的食用量,不然會被餓死。對不對?而且這些都是無法長期儲存的。同樣的消費體量,不一樣的貨幣價值,所以通貨膨脹加巨。是不是?

我是伯樂集團董事長李合偉,20多年創業經驗,天使投資人、《覺悟行果修渡》創投課導師、《財富人生密碼》財富增值課導師、《李合偉演講學院》創始人,感謝關注,期待與您深刻交流……


李合偉說


家族財富密碼評論員錢小帥:


首先在一個正常發展的經濟體中,通貨膨脹是一直會發生的

通貨膨脹是什麼呢,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貨幣超過導致的貨幣貶值,我們簡化這個模型,比如這個經濟體一共有100袋大米,貨幣機構印了1000塊錢,那麼代表著一袋大米需要10塊錢,那麼當貨幣機構印了2000塊錢的時候,一袋大米就需要20塊錢了,換回來說,貨幣購買力下降了,也就是貨幣貶值

只要是通貨膨脹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物價就不會飛漲,就不會漲到一個另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情況,比如說在80年代,人們工資都低,一根雪糕才幾毛錢,大家都買得起,今天一根雪糕要5塊到十幾塊不等,大家依然買得起,所以物價是漲了,通脹是發生了,但並沒有造成危害

我們回到正題,當通脹過快的時候,什麼東西容易瘋漲價呢

當然是生活必需品,試想,如果我們手裡的錢貶值了,代表著我們的購買力下降,我們就不會去購買那些非必需品,例如首飾,電子產品,藝術品等,因此這些商品沒有漲價空間,但生活必需品,衣食住行,吃的,穿的,石油,房子等,都會漲價漲的厲害,因為大家不得不買,錢又不值錢,肯定價格會提高


家族財富密碼


朋友們好!以前學習資本論,馬,恩兩位老先生,使我們瞭解到…通貨膨脹,貨幣貶值…時過境遷,水轉雲動,現在這個問題也有可能擺在我們面前!

先從反向思維來看一下什麼最不容易漲!

一,汽車,手機等,這些都是工業品,可有可無,總體上是遠大於求,降價趨勢,新產品推出的速度非常快,再說大不了不用,想漲價很難!

二,股票證券,債券等金融品,可能無人問津,更難漲價了

再來看一下什麼容易漲,就很清楚!

一,柴米油鹽!生活必需品!

二,工資,一旦通貨膨脹工資肯定會漲!不過那只是名義上的工資!實際的購買力肯定會下降!就像你今天掙5000還不如20年前掙500呢!

三,稀有貴金屬(黃金白銀),經濟良好國家的貨幣!

四,水,電,氣,暖,學費教育,最主要是醫療衛生!肯定漲跑不了!這些行業人們離不開又是 壟 斷 經營…

五,房地產!這個爭議比較大,最簡單講輕微的通貨膨脹,房地產肯定漲!嚴重的通貨膨脹,房地產很可能有價無市,工商蕭條自然不會有人購買房產


六,其他…

希望國家穩定富強,咱們都能安居樂業,穩穩的過小康日子!


理財迦


這涉及價格彈性問題,即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上,人們對價格漲落的敏感性問題。

價格彈性與商品的屬性有關。許多商品,比如生鮮食品、糖、食鹽、藥材等“進口貨”,雖然是天天需要的產品,卻不能大量儲備。據說,1988年“價格闖關”前,價格突然暴漲,人們紛紛搶購。有人就搶了大量食鹽放在家中。數量之多,可以吃上百年!所以,這類產品價格走低,不宜大量儲存;價格走高,也必須按需購買。

汽車、住房是特殊消費品。價格瘋漲,如果只是自用、自住,就一般受預算約束的普通人家而言,不會乘機多多搶購。而那於手中資金活絡、寬裕人家而言,出於投資的目的,會在價格趨漲的背景下,出手囤貨,在之後擇機拋售,大賺其錢。

有一類商品的價格彈性很大。車票、機票、船票上漲,影響人們的出行意願。那時,出外旅遊的行為將會下幅減少。如果是公幹、商務活動、看病、探親等“不得不”事項,即使價格上漲歷害,也還是要花錢出門。

還有油價,價低多駕車,漲高少駕車。駕車上下班,遇到油價騰貴,如果可能,可以選擇搬家,就近上下班。也可以改乘公交車,時間雖然多些,路途雖然擠些,也必須“共渡時艱”。

相對應地,學費、醫療費是價格彈性較小的一類支出。無論大中小學,每一個家庭都必須為孩子支出學費。不過對於課外補課費、興趣班繳費、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支出,只能依毎個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意願來作出選擇了。不過就整個社會而言,高通脹下的這類支出應該是會降低的。

娛樂、享受、應酬、美容、保健類消費,對普通人家而言,也屬於“可有可無”的事項。比如,在物價上漲的大背景下,看電影、下館子、聚會玩耍、做美容、吃補品等,都會自動剋制,減少支出。

價格彈性也與商品的替代性有關。比如,木製產品如果太貴,例如傢俱,可以選擇金屬製產品、塑料製品、紙製產品、藤編產品、草編產品等。這樣,你就可以通過價格和品質比較,選擇適合的替代產品。

只要不是兩位數以上的“奔騰式”通脹,人們的心理預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和恐慌,支出的選擇性是比較高的。如果物價騰貴,人們對未來充滿了恐懼,沒得選擇,那就可能見啥買啥。因為再不買,一會兒貨架上就空空如也了,或者價格又上調了一大截。所以,搶到手的都是貨!

如果你不想讓手中的鈔票變成廢紙,你就要下手快,搶到手再說。既使你不需要,也可以在以後慢慢拋出,賺上一筆“橫財”,或曰“不義之財”。這就是商家為什麼在物價高漲之時,每每囤積居奇的基本原因。

總之,高通脹絕對是一杯苦酒,對任何人而言都不會好過。它考驗人性中的理性,真是“點滴在心頭”!

(9.15.2018)


太平洋之遠


現在不是通脹,是滯脹,一邊是沒錢要死的企業,一邊是等著套現離岸的房產投機資本。放水,資本就會抽逃,不防水實體經濟就會渴死。兩難!接下來看三個旅遊消費時間點數據,十一,春節,明年五一。經濟疲軟首當其衝就是旅遊產業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