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將退仍能獨善其身,這幾個品牌2018年銷量逆勢增長

隨著2018年全年統計銷量的出爐,自然也就到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時刻。昨天乘聯會正式發佈了2018年12月各車企銷量數據。不出意外,國產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2323.7萬輛,同比下跌4%;全國零售2235.1萬輛,同比跌5.8%。基本上跌回了2015年的水平。

大潮將退仍能獨善其身,這幾個品牌2018年銷量逆勢增長

在全國售出的2200多萬輛新車中,轎車依然佔據了半壁江山,而在二胎政策之後曾經被各車企寄予厚望的MPV市場反而衰退嚴重。

轎車全年整體銷量1117.3萬輛,同比跌4%;SUV全年累計銷量951.3萬輛,同比跌5.5%;MPV全年累計銷量166.4萬輛,同比跌17.4%;反觀同樣是有政策利好的新能源車市場全年銷量98.5萬,同比增長了88.9%,看來還是那塊綠牌牌(路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比較大。

大潮將退仍能獨善其身,這幾個品牌2018年銷量逆勢增長

要知道2018年上半年的市場還是總體有增長的,可全年跌幅仍舊超過了5%,可見下半年的市場有多可怕。不過在如此的嚴寒之下,還是有車企能夠逆勢增長,估計能讓其他犯愁車賣不出去的同行們分外眼紅。

上汽乘用車:燃油、新能源兩開花

同比增長35%

大潮將退仍能獨善其身,這幾個品牌2018年銷量逆勢增長

得益於對新能源行業轉型的成功,上汽乘用車總體銷量為70.19萬輛,同比增長34.45%,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9.6萬輛,同比増長120%,連續第五年實現“翻番式”增長。此外在傳統燃油車領域,名爵、榮威等主力品牌推出的如名爵HS,榮威i5等重磅車型都取得了不錯的市場表現。

大潮將退仍能獨善其身,這幾個品牌2018年銷量逆勢增長

作為傳統汽車企業,上汽對新能源的轉型並沒有向北汽、比亞迪那麼激進,但也在穩步的推進當中,2018年像榮威Marvel X、Ei5、名爵ZS純電等產品都在有條不紊地投放市場。而其背靠大眾、通用兩大國際汽車巨頭所獲得的技術積累和國產品牌的其他對手PK一下還是綽綽有餘的。

凱迪拉克:薄利多銷,擠進20萬輛俱樂部

同比增長31.8%

凱迪拉克最近公佈的2018年全年銷量中,XTS銷量73400輛,同比增長15.1%;XTS銷量65010輛,同比增長達到了驚人的55.2%。品牌總銷量超過了22萬輛,成為了繼奔馳、寶馬、奧迪之後的第四家年銷量超過20萬的豪華品牌。

大潮將退仍能獨善其身,這幾個品牌2018年銷量逆勢增長

雖然是一個豪華品牌,雖然市場口碑很一般。但凱迪拉克在終端的售價有多接地氣是很多人有目共睹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CT6了,這款旗艦級轎車在坊間有著“7系的定位,3系的價格,1系的銷量”這調侃式的總結,不過作為最後的V6渦輪後驅車型還是有著一些自身優勢的。在產品力還可堪一用的情況下,凱迪拉克通過薄利多銷的方式來求生存也不失為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

廣汽豐田:打鐵還需自身硬

同比增長:31.1%

去年年初的時候廣汽豐田提出了50萬輛的目標銷量。隨著TNGA架構下產品力的顯著提升,豐田的口碑一直有目共睹,產品競爭力名列前茅。所以在大環境慘不忍睹的情況下廣汽豐田仍舊非常有信心的兩次上調過年銷量目標,並確定為58萬輛。

大潮將退仍能獨善其身,這幾個品牌2018年銷量逆勢增長

除了產品力過硬之外,售後服務對品牌口碑的打造也至關重要,在2018年度中國汽車售後服務客戶滿意度調查(CAACS)中,廣汽豐田榮獲合資品牌客戶滿意度的第一。所以在主力車型並沒有太大優惠的情況下廣汽豐田仍舊能夠拿到如此漂亮的數據也並不讓人覺得有多意外。

雷克薩斯:不降價、不國產,將將達標

同比增長21%

雷克薩斯在去年共銷售了超過16萬輛新車,將將好完成年初所定下的銷量目標。這還是在今年7月實行了關稅下調政策這一重大利好的助推之下才拿到的成績。這其中智·混動車型的銷量接近5萬輛,上漲42%,增長最為明顯。

大潮將退仍能獨善其身,這幾個品牌2018年銷量逆勢增長

雷克薩斯是同級別豪華品牌中唯一一個還沒有國產計劃的品牌。雖然去年10月曾經傳出將要國產的信息,但隨後被證實那隻不過是一汽方面一腔情願的想法。雖然近期並沒有國產計劃,但似乎雷克薩斯的銷量並沒有受到這一情況的影響,新的一年雷克薩斯也將推出全新緊湊級SUV UX,將入門門檻進一步降低。

吉利:虎頭蛇尾,前路艱難

同比增長20%

吉利在2018年累計銷量超過了150萬輛(含領克品牌12萬輛),同比爆增了20%。吉利集團目前也已經完成了混合動力、輕混、純電動動力系統產品線佈局,此外在氫燃料和替代燃料領域也有涉足。在所售出的車型當中,15萬元以下佔了絕大多數,其中多為90後的年輕群體。在吸收了沃爾沃的技術共享之後,吉利的產品在三大件上已經沒有什麼硬傷了。

大潮將退仍能獨善其身,這幾個品牌2018年銷量逆勢增長

在2018年下半年的幾個月當中,吉利的表現顯得非常脫穎而出,11月底的時候當時統計同比銷量增長了29%,9、10、11月的銷量同比也都微增,但在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銷量卻突然暴跌了39%,導致未能完成158萬輛的預期銷售目標。而吉利汽車的股價也在公佈數據的8日當天就暴跌了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