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馬話西遊(216):友誼的小船,從這裡就開始漏水了

(前文書說到,玄奘收了沙悟淨,八戒一心以為可交卸擔子,不料悟空硬做主教悟淨侍奉師父,仍命八戒挑擔,兄弟二人遂生嫌隙。那邊惠岸回稟觀音,適逢黎山老母作客落伽山,雖聞玄奘過了性海流沙,仍憂慮他紅塵緣重,遂生一計,欲阻嚇玄奘,免生情慾之孽。)

再說玄奘自得了悟淨,每日牽馬墜蹬、端茶遞水,添衣疊被,服侍得無微不至,心下甚是受用。只是悟淨沉寂寡言,渾不似八戒能說會道,善解人意,玄奘雖感其勞,卻不如和八戒親近,每日歇腳用齋,仍是多與八戒閒話。八戒體察師父心意,知其偏愛自己,越覺得悟空分派不公,心中不免越發氣苦不忿。

如此行了多日,早又暑盡秋來,雖喜一路平安無事,卻是荒野漫漫,廖無人煙,八戒雖不畏秋寒,卻是耐不住飢餓,每日只得野果充飢,渾不濟事,所幸玄奘多所眷顧,常把齋飯剩些與他吃,也不過聊勝於無罷了。

這一日又到黃昏,玄奘一來連日趕路,身心俱感疲乏,二來見八戒忍飢挨餓,挑擔辛苦,也想找個人家化緣投宿,好養一養精神,便停馬喚來悟空問道:“悟空,天色已晚,今日我們卻在哪裡安歇?”


史馬話西遊(216):友誼的小船,從這裡就開始漏水了

悟空這幾日冷眼旁觀,見玄奘偏愛八戒,心中早懷不忿,聽了師父問話,便冷笑道:“師父這話說得差了!咱們出家人風餐露宿,臥月眠霜,只是尋常之事,何處不是家?哪裡不能宿?今日師父卻問起何處安歇,著實好笑!”

玄奘不意悟空竟出言頂撞,大愕之下竟愣在那裡。八戒見狀便道:“猴哥,你只走路輕省快當,卻不管別人辛苦累贅。自從過了老沙的流沙河,這許多日爬山過嶺,每日只是野果冷飯,露宿荒野,你卻不妨,師父須是疲憊難熬了。莫說是師父,便是老豬我身挑重擔,忍著飢趕路,也老大難捱也!須是要尋個人家,一則化些齋飯填飽肚子,二則安臥一宿養養精神,才是個道理。你道是也不是?”

悟空冷笑道:“好你個夯貨,休拿師父來搪塞我!你這般言語,莫不是對我有抱怨之心?早先老孫便說了,你既秉正沙門,做了和尚,便須有個和尚的樣子,連這點吃苦之心都沒有,須是做不得徒弟,上不了西天!你想還在高老莊的樣子,偷懶耍滑貪圖安逸,卻是再也休想!”

八戒心下大怒,抗聲道:“說我偷懶耍滑?說我貪圖安逸?哥哥你來,看看我這行李端的有多重?”

悟空淡淡一笑道:“莫問我!自從有了你和沙師弟,我又不曾挑過行李,哪裡知道有多重?”

八戒哼了一聲道:“不消看分量,你只看這件數,我來報給你聽——四片黃藤篾,長短八條繩。又要防陰雨,氈包三四層。扁擔還愁滑,兩頭釘上釘。銅鑲鐵打九環杖,篾絲藤纏大斗篷。”言訖,手撫扁擔,一聲長嘆。


史馬話西遊(216):友誼的小船,從這裡就開始漏水了

悟空翻著怪眼問道:“你把數報得這般明細,端的什麼意思?”

八戒嘟著嘴道:“我有什麼意思?這不明擺著麼?這般許多行李,難為老豬我獨個兒每日家擔著趕路。偏你們跟了師父都是做徒弟,卻拿我做長工!這日子幾時才算個了?”

悟空見八戒氣苦抱怨,心裡竊笑,甚覺快意,卻故意笑道:“呆子,你囉囉嗦嗦說了著許多話,卻是要說給誰聽?”

八戒見悟空蠻橫跋扈,沙僧卻始終默然不語,越發氣急起來,高聲道:“自然是說給哥哥聽!”

悟空哼了一聲,冷笑道:“說給我聽便是說差了!老孫只管師父好歹,降妖打怪,千里化齋,不曾攀扯過你來。你和沙師弟就專管行李馬匹,這叫做事有專責。你們各自幹好自家的事兒,但若敢怠慢了些兒,孤拐上先是一頓粗棍,到時候可休怪我不講情面也!”

八戒見悟空如此強橫,不由氣短了三分,便陪笑懇求道:“哥哥莫惱!說什麼要打要罰的話來?那便是以力欺人了,豈不傷了兄弟情面?我曉得你尊性高傲,自然是不肯挑擔的,老豬豈敢攀扯哥哥?我是想師父騎的這馬,這般高大肥壯,只駝了師父一個,不免有些浪費,不如教它捎帶腳兒也帶上幾件,老豬也得輕鬆些,便是哥哥眷顧我們兄弟之情了。哥哥以為如何?”

悟空一心要整治八戒,便冷笑道:“你說什麼渾話?早先就給你說了,這馬須不是凡馬,他是西海龍王敖閏的三太子,曾在海里稱尊,身份何等高貴?只因他犯了天條,受了觀音菩薩救命之恩,才在鷹愁澗摘去龍珠,退鱗去角,變作龍馬駝師父西行,以將功折罪。我們四個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功果,他的差事便是駝師父上路,豈肯幫你挑行李?你莫要攀他!”

沙僧見八戒臉色難看,生恐他又攀上自己,便插嘴問道:“大師兄,這白馬果真是龍麼?”

悟空道:“自然是龍!”

八戒心裡尋思道:“既是龍馬,自然不需要老沙牽馬了,便可扯上他和我輪換著挑挑行李也好。”便故意問道:“哥哥,我聞得古人有云,說龍能噴雲暖霧,播土揚沙,有拔山捎嶺,翻江倒海的神通,端的是靈性非凡!怎的咱們這龍馬只會這般慢吞吞地顛兒,從不見他快走?”

悟空見問,當下靈機一動,便想趁機戲弄一下師父,因笑道:“你想看他快走?這個容易!我這就教他快走一個給你瞧瞧。師父,你坐穩了!”說著便摸出金箍棒,對著馬屁股作勢一揚,棍端生出點點火光,燦爛生輝。

白龍馬聽了悟空的話,又見身後棒舉火生,當下大駭,生怕悟空用棍趕他,慌得四蹄一蹬,嗖的一聲疾馳而出,端的是風馳電掣一般。玄奘嚇得手足痠軟,卻只得拼命抓著韁繩,把身體緊貼在馬背之上,眼看路旁草木早已模糊難辨,心中愈加驚慌,便把雙眼緊閉,一任白龍馬肆意狂奔,口中默唸“阿彌陀佛”,卻連多心經都忘了念。


史馬話西遊(216):友誼的小船,從這裡就開始漏水了

不過一盞茶時分,白龍馬已奔出百里開外,早登上一座山崖,方才收了野性,放緩腳步,徐徐而行。玄奘這才鬆了口氣,大口喘息了片刻,始覺心神初定,雖怨白龍馬撒野狂奔,卻不知他性情如何,也不敢冒昧呵斥,只好在心裡納悶。

正在暗自抱怨,忽見山路轉處,竟是柳暗花明,遠處一簇松蔭下,赫然幾間房舍,甚是華麗軒昂。玄奘心中一喜,按轡凝望,但見粉牆彩窗,門垂翠柏;青籬木柵,湘竹斑斑;戶繞潺溪,橋畔幽蘭;秋收農閒,偶聞雞犬。

玄奘見了這處所在,歡喜不盡,一時便拋了心中怨怒,只顧駐馬賞玩,但覺這戶人家清幽靜謐,不似尋常,清風暗送,悄含脂香,不禁心中一動,微感慌亂。


(本文節選自長篇連載小說《大聖心猿》第一百零八回:患情關觀音問對策,懷不平八戒生怨心)

史馬廣彧,加拿大BC省中文協會會員,溫哥華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至善中文學校教師;微信自媒體“國學微講堂”公眾平臺主講人;著有《史馬老師講國學》系列叢書,獲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作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