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媒體頭條速覽:谷歌員工在背後對付特朗普

今日國際媒體主要關注歐盟拒絕英國的脫歐方案和安倍晉三連任日本自民黨總裁。

美國《華爾街日報》

國際媒體頭條速覽:谷歌員工在背後對付特朗普


《華爾街日報》頭條報道是《谷歌員工曾討論調整搜索功能對付旅行禁令》。文章說,據公司內部郵件,2017年1月特朗普政府實行有爭議的旅行禁令後,谷歌員工討論如何微調公司的搜索相關功能,做到能向用戶顯示如何向支持移民的組織捐款和聯絡議員及政府機構。

其他主要報道為《安倍時代日本市場如何改變》和《韓國稱平壤願意再開放核試驗場讓外部檢查》。

美國《華盛頓郵報》

國際媒體頭條速覽:谷歌員工在背後對付特朗普


《華盛頓郵報》頭條仍是關注大法官候選人遭性侵指控事件,題為《卡瓦諾的指控者願意下週晚些時候作證,否認襲擊者另有其人的說法》。另一個報道為《特朗普要建邊界牆,但他的共和黨盟友——不僅僅是民主黨人——擋住路》。

加拿大《環球郵報》

國際媒體頭條速覽:谷歌員工在背後對付特朗普


《環球郵報》主要報道《如果加拿大禁止華為參與5G,無線運營商將付出更高成本》稱,分析人士說,禁止華為參與建設5G造成的成本提高是可控的,但業內人士估計,華為的設備要比歐洲競爭對手的產品便宜大約1/3。

另一文為《“艱難的”兩天之後,加美北美自貿談判暫停》。

英國《泰晤士報》

國際媒體頭條速覽:谷歌員工在背後對付特朗普


《泰晤士報》頭條《羞辱,歐盟拒絕了梅的脫歐計劃》稱:“歐盟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DonaldTusk)昨天表示首相特蕾莎?梅的脫歐計劃不可行。遭到歐盟如此羞辱後,現在梅不得不著力挽救自己的脫歐計劃,還要面對黨內的譁變。

另一條報道為《英國斥資2.5億英鎊建網軍向恐怖分子開戰》。

日本《朝日新聞》

國際媒體頭條速覽:谷歌員工在背後對付特朗普


《朝日新聞》頭條《地方的“反對”影響了安倍的選舉勝利》稱,首相安倍晉三輕鬆三連任自民黨仲裁,但有跡象顯示普通黨員出現“反對”。安倍獲得大約80%的自民黨議員的投票,但在地方安倍只獲得55%的選票。

另一文為《6月外國人數量達到創紀錄的263萬》。

日本《每日新聞》

國際媒體頭條速覽:谷歌員工在背後對付特朗普


《每日新聞》關注日俄和平條約,題為“前俄羅斯大使帕諾夫稱俄日已在起草和平條約”的報道稱,前俄羅斯駐日大使帕諾夫受訪時表示,兩國已開始聯合起草睦鄰友好條約。

另一篇報道為《安倍再度當選執政黨總裁,瞄準修憲》。文章引述共同社報道稱,安倍首相輕鬆贏得自民黨總裁選舉,從而為成為日本任期最久領導人以及實現他本人的修改和平憲法雄心奠定了基礎。不過,安倍未能得到基層黨員的廣泛支持。據認為,基層黨員的投票更能反映民意,這表明仍有許多人不滿他長期擔任首相,覺得經濟復甦無力,沒有給農村地區和小公司帶來好處。

印度《印度時報》

國際媒體頭條速覽:谷歌員工在背後對付特朗普


《印度時報》頭條《阿米特?沙赫稱,拆毀羅摩廟是事實》稱,印度人民黨主席阿米特?沙赫表示,拆毀阿約提亞(Ayodhya)的羅摩廟這個事實不容迴避。他說紛爭的根源是那裡有一座神廟,於16世紀被毀。

該新聞的背景是,阿約提亞是印度教的聖地,那裡的一座寺廟供奉印度教的神羅摩。16世紀時,穆斯林軍隊毀掉該寺廟,並在其廢墟上建起清真寺。上世紀90年代,印度教極端分子搗毀了清真寺。爭執就此產生。印度人民黨主張重建羅摩廟。

其他主要新聞有“印度、巴基斯坦外長將在紐約會晤”和國大黨主席“拉胡爾利用陣風戰鬥機採購、馬爾雅出逃事件抨擊莫迪總理”。馬爾雅曾是印度商業大亨,受欺詐指控後逃亡英國。

韓國韓聯社

國際媒體頭條速覽:谷歌員工在背後對付特朗普


韓聯社頭條《美國拒朝鮮所提有條件拆除核試驗場》稱,美國週四拒絕朝鮮提出的有條件拆除核試驗場的提議,稱美國在朝鮮去核後才會讓步。當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方立場未變,稱“沒有去核的情況下什麼也不會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