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王回來了?漫談Noble Kaiser Encore限量版(粉絲向)

我寫文的時候其實很少使用這麼唬人的標題,不過Noble這個品牌在我心中確實有非常高的地位,雖然它也只是個2013年才創辦的品牌,也就是我剛入燒那會兒,當時還是個高中生的我偶爾會逛逛Headfi練練英語閱讀(其實是打著這個幌子上會兒網),不論是當時網站的版面頭條還是結合網友們的討論度與評價來說,Noble旗下的Kaiser10,也就是俗稱的K10,都是當之無愧的Headfi“壇塞”。

那個王回來了?漫談Noble Kaiser Encore限量版(粉絲向)

當時我從高二暑假開始攢錢,大概攢了七八個月,終於在年初的時候攢夠錢入了一副價格兩千出頭的Noble3,一副聲音有些兩頭翹、稍微有點刺激的流行向耳塞,但素質方面卻把我基友的那副IE80打的滿地找牙(哪怕是IE80引以為傲的低頻和動態)。

那個王回來了?漫談Noble Kaiser Encore限量版(粉絲向)

畢業後去深圳和森韻的陳總面基時,他帶了一款AW極其奢華的Noble K10的私模和一副同規格AW給改成的公模(見上圖,不過我當時對攝影一竅不通),我以接近“朝拜”的心態去試聽了幾分鐘,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從此Noble這個品牌以及K10這個型號,在我心中儼然已是封神的級別。

可惜的是,或許是因為推廣不利,又或者Noble的調音沒有那麼對國人的胃口,這個品牌在國內一直不溫不火,代理也換了幾波,加上型號迭代也很慢,所以這兩年當大家提到“旗艦定製”時,Noble永遠都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直到今年年初,我在SIAV上見到了Noble的再次亮相,全新的產品線和全新的命名,又讓我燃起了對它的興趣。

那個王回來了?漫談Noble Kaiser Encore限量版(粉絲向)

要說我最期待哪一款,那當然是K10的後續型號,現在的名字叫做Kaiser Encore(凱撒二世),內置10顆Noble自己調音過的Knowles單元,關於新名字的含義,據說是這樣的:

「Kaiser是曾經的大帝,Encore一詞一般在演唱會中經常聽到,就是在演出之後應樂迷要求而返場的意思,而且,只有優秀的歌手才會有這種返場表演。對於Noble的Kaiser也是這樣,發燒友對從前的K10評價很高,Noble在對其進行調整提升之後,用Kaiser比喻他的王者地位,用Encore暗指優秀的款產品再次登場」

不難看出Noble對這個K10繼任者的聲音品質是非常自信的,還推出過幾款不同的Kaiser Encore限量版,目前引進大陸的一款叫做Kaiser Encore Brass Limited Edition,限量將Kaiser Encore的鋁殼換成了黃銅,並用珠寶級別的工藝處理外表,令黃銅板凱撒看起來確實非常閃亮,細節也經得起考究,至於哪個更漂亮,大家自己看照片吧。而聲音的具體表現如何,有耐心的朋友還請繼續往下看。

那個王回來了?漫談Noble Kaiser Encore限量版(粉絲向)

Kaiser Encore的這個公模外觀,印象中是三年前開始採用的,因此當時的某個時間段在X寶上搜索Noble的時候,可能會同時出現2套外形不一樣的產品,至於聲音方面會不會帶來區別就不得而知了。

這種公模雖然從體積上來看要大一些,但實際的佩戴感受要超過黑色的老版,有更好的貼合度,而隔音能力有了非常大的進步。而限量版黃銅的材料明顯是會帶來更大的重量,加上Noble的原線在軟耳掛的地方都做的很短,如果耳廓、耳洞偏小、或者沒有選擇一個合適的耳塞套的話,可能會出現戴不住的情況。

那個王回來了?漫談Noble Kaiser Encore限量版(粉絲向)

那個王回來了?漫談Noble Kaiser Encore限量版(粉絲向)

而黃銅在聲學方面一直是比較理想的材料,作為腔體的話可以進一步減少諧振,拿Kaiser Encore的原版和黃銅版對比的話,音色上會稍暖一些、人聲也更有感情,同時有更好的中頻解析力。

易推的特性也是保留了下來,當時手頭有K10的時候,絕大部分時間我也是以直推為主。Kaiser Encore的阻抗為14歐,官方標稱的靈敏度為120 dB SPL,換算成我們熟悉的單位的話,數值大約是101.4db/mw,所以總體來看確實是比較好推的那類,在手機直推時只要給足聲壓,聲場和動態都是非常飽滿的。

那個王回來了?漫談Noble Kaiser Encore限量版(粉絲向)

談到Kaiser10 Encore的具體聲音細節的話,我甚至想拿我以前那篇寫K10文章來“洗稿”,因為總體上還是比較相似的,雖然能量分佈有明顯不同,但音色依然是熟悉的味道。

官方聲稱Kaiser Encore主要調整了中頻,整體的聲場更大了,說白了就是中頻凹一些,增強了聽感上的開闊感。那我這裡再說一些若不是Noble粉的話,大部分人絕對不知道的東西,那就是Kaiser系列整體的結像位置都比一般的耳塞要靠上很多,在改進了聲場之後,目前Kaiser Encore的聲場簡直有些“變態”大,但因為中頻本身有一定厚度,並沒有把中頻拉薄或者犧牲人聲的味道。

另外,K10的低頻在佩戴緊實的情況下,其實量感是比較多的(對低頻的觀點這些年我已經有了變化,當年寫K10的時候,覺得它的低頻偏少),若是私模的話,甚至會有些“肥”,而Kaiser Encore的低頻明顯要收束了不少,其實不光是這條耳塞,我聽過了Noble的全新系列後,發現Noble對幾乎所有的耳塞都做了收低頻、拉聲場的處理,似乎是根據這兩年大家的聽音口味來做的調整,大眾燒友的口味其實正在從“動次打次”往高解析、大聲場的方向去變化。

那個王回來了?漫談Noble Kaiser Encore限量版(粉絲向)

我想把對Kaiser Encore(原版)的聲音總結以列表的形式放在前面:

1、三頻的均衡度極佳,全頻段均有非常優秀的結像、細節表現

2、在低頻量感不算多的情況下擁有自然而舒緩的聽感和極高的低頻解析力,不會讓人感覺欠缺氛圍

3、人聲依然是走了主打還原的路線,沒有“加味精”,但稜角有所打磨,比較順滑、柔和,在平淡的基礎上向溫潤走了兩步

4、這可能是直推下最好聽的旗艦塞之一,動態、解析、聲場、結像的凝聚力等方面完全不含糊

5、堪稱完美的銜接,全頻段音色的高度風格一致性,這方面國內品牌做的最好的應該是水月雨的A8

看到這是不是覺得很槍很槍?其實上述部分結論我依然沿用了對K10的評價,而且縱使這兩年我又接觸了許多的旗艦耳塞,依然覺得Noble調音實在是太有高級感了,個人認為Kaiser系列的兩條塞子是旗艦耳塞中最“正”、最接近“有音樂味兒的監聽塞”的那一類,現役旗艦中接近這個標準的,在我心目中只有qdc的變色龍VX。

那個王回來了?漫談Noble Kaiser Encore限量版(粉絲向)

而談到一些具體的細節上的話,Kaiser Encore基於K10的那些改變,其實是更多地兼顧了大動態的場景,提升了低頻的控制力、聲場的規模,以及讓人聲的貼耳感大幅度減輕。鑑於它本身的結像位置靠上的特性,以及高端耳塞中那種聲場位置會脫離於人的腦袋,位置更靠前的那種感受(反之,靠後的話則會有明顯的“頭中效應”),Kaiser Encore的聲場很有“舞臺感”,彷彿人坐在音樂廳中間靠前的位置,稍帶“仰視”地看著前方的感覺。

而黃銅版的Kaiser Encore,在人聲的處理上有比較激進的染色,在沒有增加厚度的前提下偏暖了很多,情感變得更加豐富,人聲喉音和口型細節更加清晰了一些,溫潤感呼之欲出。差不多在本身就足夠雜食的前提下,對於抒情類的人聲曲目有極佳的演繹,尤其是女聲的細膩程度大幅度提升了,也是目前我在聽過Noble的耳塞中唯一可以稱得上“毒”的音色。

那個王回來了?漫談Noble Kaiser Encore限量版(粉絲向)

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Noble的原線一直沒有更改過,一定程度上其實有些限制發揮,按照Kaiser Encore的音色來說,純銀或者純銅的線都是比較合適的,具體選擇哪一種取決於你對低頻的要求,我個人會傾向於高端的無氧銅/單晶銅線材,能夠顯著加強一些聲場的包圍感和低頻的能量,若是搭配常見的純銀線時,低頻的下潛質感和高頻的解析力會有所提升。

作為一款各方面都做的極均衡的塞子來說,相信老司機應該能一耳朵聽出它適合什麼類型的線材。

那個王回來了?漫談Noble Kaiser Encore限量版(粉絲向)

其實對Noble的喜愛,心態上有時候和追星是一樣的,既希望自己的idol不要被太多人關注,容易招來低質量的粉絲和引起負面的討論,但又喜歡idol能得到長足的發展,一步步地積累自己的人氣。

雖然不知道Noble在國內的新代理在將來會為它的推廣花多少心思,但作為曾經的粉絲來說,現在的我依然發自內心地認可Noble的定製系列耳機的聲音,文中這款K10的繼任者,在進一步聲音更符合現在大部分高端燒友的聽音取向,如果能接受它的佩戴的話,在普通版的13k價位,論聲音,還真沒幾個能打的了。

至於黃銅限量版多出來的那5K售價值不值,就見仁見智了,如果你喜歡Kaiser Enocre的音色,又是個抒情人聲控,它是你不可錯過的選擇(你說有錢該多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