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太久,似乎很久不曾見過那些調皮的丹頂鶴,還有關於她故事


丹頂鶴撲扇撲扇它的翅膀,這麼絕美的生物來到人間,總感覺是來洗刷我們的心靈的

曾經有個如同丹頂鶴一樣純美的仙子來人間走一遭,她叫徐秀娟,從小就跟著父親在火炕上孵鶴,大家親熱地叫她“娟子”。娟子略顯黝黑、牙齒益顯雪白、眼神格外清澈。她呵護的鶴,每年都會飛往江蘇鹽城越冬。

1986年5月,徐秀娟突然接到鹽城邀請,共同創建灘塗珍禽自然保護區。娟子二話沒說,懷揣著3枚丹頂鶴蛋就出發了。她一路用體溫暖著,奔波了3天3夜,終於來到黃海之濱。

當時,丹頂鶴人工孵化還屬世界前沿課題,即使在親鶴的羽翼下,溫度稍有變化,也會胎死殼中。我們今天難以想象,娟子究竟付出多少情感,才有了世界首次在越冬地人工孵化成功。

更令人驚奇的是,小鶴格外強壯,比正常週期提前20多天展翅飛天。前來考察的中外專家說,這是“愛生奇蹟”。

然而,這種“半野化”保護方式也伴生著難題,淘氣的幼鶴玩高興了,很容易“走失”。1987年9月15日,又有幼鳥飛走未歸。

徐秀娟整整一天在蘆葦蕩中蹚水尋找,心力交瘁。第二天一早,娟子說聽到了“寶貝”的鳴叫,沒顧上吃飯就又出門了。不想從此永別,她終因疲勞過度,淹沒在沼澤裡。

那個美麗的女孩,終年23歲,被追認為我國環保戰線第一位烈士。娟子把自己奉獻給這些美好的生物,從此融為他們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