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碰到這3款車別怕!外觀雖然唬人,但其實加速很“肉”!

馬路上,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性能範兒”十足的車,粗大的排氣管、犀利兇狠的車身造型、大尺寸運動型輪圈······如此唬人的外觀,總給人一種“絕非善茬”的感覺,似乎一腳油下去隨時都能讓你看不到尾燈。真有這麼厲害?非也!

路上碰到這3款車別怕!外觀雖然唬人,但其實加速很“肉”!

隨著現今汽車消費群體日益年輕化,為了迎合新的審美需求,運動化的外觀設計已經成為各大車企的主流設計理念。無論是曾經定位行政商務的A6L、皇冠、君越,還是諸如卡羅拉、凱美瑞這類純家用舒適定位的轎車,都在向“運動”靠攏。於是乎,越來越多的“街頭戰車”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當中。然而,很多時候犀利、運動的外觀背後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般美好······沒準你的高爾夫就能輕輕鬆鬆“秒殺”它們!

路上碰到這3款車別怕!外觀雖然唬人,但其實加速很“肉”!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幾款外觀唬人,但實際性能卻很一般的“買菜車”,如果你在馬路上遇到它們的挑釁,別怕!2擋7300轉幹它!

路上碰到這3款車別怕!外觀雖然唬人,但其實加速很“肉”!

1、WEY VV7

作為一款自主中大型轎跑SUV,WEY VV7自上市以來在國內SUV市場上可謂“獨領風騷”。當然,最大功勞還是要歸咎於那個讓消費者一見鍾情的外觀。坦白說,WEY VV7的外觀設計絕不亞於任何一款百萬級SUV,犀利兇狠的前臉造型,配上低矮偏平的車身姿態,視覺上極具衝擊力。除了整體造型運動範兒十足以外,WEY VV7在細節之處也拿捏的很到位!樣式精緻運動的21寸輪轂和車尾雙邊共四出的排氣佈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車氣場。不瞭解它的人光是看這唬人的外觀就能被震住,就這“長相”怎麼著百公里加速也得在5秒以內吧?

路上碰到這3款車別怕!外觀雖然唬人,但其實加速很“肉”!

什麼?5秒以內?你想多了!雖然WEY VV7搭載了一臺234馬力360牛米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7速雙離合變速箱,但官方公佈其0-100km/h加速成績竟為9.8秒,而很多不甘心的車主實測出來的成績更是突破了10秒大關····對於一臺外觀如此拉風、帥氣的轎跑SUV來說,這樣的動力水平實在讓人大跌眼鏡,更是擊碎了很多車主的“裝X夢”。關於WEY VV7,地瓜認為油耗作假也就忍了,但8缸機的油耗卻換來3缸機的動力體驗,實在說不過去!這應該是全球最慢的一臺搭載4個排氣管的汽車。

路上碰到這3款車別怕!外觀雖然唬人,但其實加速很“肉”!

2、廣汽豐田凱美瑞(運動版)

全新一代豐田凱美瑞自上市初期,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雖然消費者對其全新設計的外觀褒貶不一,但吐槽更多的還是它豪華版車型的外觀設計,而運動版的凱美瑞還是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青睞。基於豐田TNGA構架打造的凱美瑞(運動版)外觀採用了全新“Keen Look”家族設計語言,前臉整體借鑑了雷克薩斯的紡錘形大嘴的造型,層次感鮮明,極具攻擊力。更低的車身高度和流線形的車身線條讓全新一代凱美瑞(運動版)看上去“轎跑範兒”十足。車尾4個排氣管的佈局更是“囂張”至極,將“性能車”的氣質展現地淋漓盡致!

路上碰到這3款車別怕!外觀雖然唬人,但其實加速很“肉”!

如此霸氣的外觀卻配上一臺2.5L自然吸氣發動機,讓凱美瑞看上去更像是一隻“披著狼皮的羊”。要知道在這個“渦輪當道”的時代,雖然這臺2.5L自然吸氣發動的熱效率達到了創紀錄的40%,壓縮比也高達13:1,可以說工程師已經在最大限度地壓榨這臺發動機的動力了,但實測其0-100km/h加速時間為9.17秒,比上一代馬力更小的凱美瑞還慢了將近1秒,更別提跟同級搭載2.0T機頭、百公里加速在6-7秒左右的對手相比了。以凱美瑞(運動版)這樣的動力表現,地瓜覺得真是白瞎了這麼吊炸天的外觀。

路上碰到這3款車別怕!外觀雖然唬人,但其實加速很“肉”!

3、克萊斯勒300C

作為一款進口豪華轎車,克萊斯勒300C霸氣的外觀很容易讓吃瓜群眾誤以為它是一款百萬豪車。方正的車頭配上大尺寸鍍鉻進氣格柵和B格滿滿的車標,視覺上極具豪華感;敦實低矮的車身造型配上美式肌肉車特有的大尺寸鍍鉻輪轂,呈現出十足的力量感,3.0L/3.6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ZF8AT的動力總成更是讓人們對它的加速充滿了幻想!

路上碰到這3款車別怕!外觀雖然唬人,但其實加速很“肉”!

然而,幻想終歸是幻想,現實還是殘酷的!過重的車身質量和偏慢的換擋速度嚴重影響了克萊斯勒300C的動力輸出,實測3.0L車型0-100km/h加速成績為8.40秒!啥水平?這麼跟你說吧,一臺2.5L的馬自達阿特茲都能在0-100km/h加速中贏了它!而高配3.6L車型實測0-100km/h加速時間為7.72秒,雖然快了0.68秒,但別高興得太早,1.5排量的思域依舊比它快!所以對於這臺外觀唬人的大排量美式肌肉車來說,地瓜認為還是低調點開為妙,否則路上分分鐘會被比它排量小的車“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