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眼中的俄羅斯到底怎樣?法國人:既是救星又是死敵!

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這句話深刻揭露了在國際社會中處理國與國關係的準則,在國家利益面前,很多國家都會放下舊恨,選擇合作,而當盟友之間發生利益衝突時,可能又會很快反目。伊朗和美國就是一個例子,巴列維時代伊朗和美國關係密切,美國也積極幫助伊朗發展經濟,但是霍梅尼掌權後,伊朗和美國的關係就變得勢如水火,直到現在也經常吵架。

歐洲人眼中的俄羅斯到底怎樣?法國人:既是救星又是死敵!

但是最讓人啼笑皆非的並不是這兩個國家,而是歐洲各國和俄羅斯。看遍歐洲歷史我們會發現,俄羅斯和其他歐洲國家的關係一直就不好,但是俄羅斯卻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拯救了歐洲,可以說俄羅斯正如法國人眼裡的“既是歐洲其他國家的死敵,也是它們的救星”。一戰中,沙俄參戰極大的消耗了德軍的戰鬥力,雖然最後退出了戰鬥,但是德軍已經被沙俄打的搖搖欲墜,二戰中,蘇聯更是歐洲戰場的主力,從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一路直接打到德軍老家柏林。

歐洲人眼中的俄羅斯到底怎樣?法國人:既是救星又是死敵!

雖然在兩次戰爭中中拯救了歐洲,但是歐洲各國依然很怕俄羅斯。俄羅斯雖然提出:沒有永遠的敵人,但是依然對其他歐洲國家沒什麼好印象。俄羅斯的主體民族斯拉夫人被歐洲人稱為古代歐洲的三大蠻族,歷史上,歐洲西部和歐洲中部的人都曾經到俄羅斯抓人來作為奴隸,那一時期的斯拉夫人是整個歐洲奴役的對象。

歐洲人眼中的俄羅斯到底怎樣?法國人:既是救星又是死敵!

但是到了近代,俄羅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綜合國力也越來越強,最後發展成世界級大國。強大起來後,俄羅斯也對這些歐洲國家開展過報復,俄國鐵騎在歐洲勢不可擋,因此現在的英、法、德等國都十分害怕俄羅斯,為了抵抗俄羅斯,也只能抱緊美國的大腿。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至今仍未解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實力依然很強。

歐洲人眼中的俄羅斯到底怎樣?法國人:既是救星又是死敵!

兩次世界大戰中,俄羅斯幫助其他歐洲國家也不是出於善良,而是為了國家利益。從地理位置上看,德國和俄羅斯之間有很多國家作為天然屏障,因此俄羅斯沒受到威脅,所以初期沒有出兵。可是隨著戰事的深入,英法等國戰鬥力越來越弱,俄羅斯也受到了威脅,為了保衛本國領土,俄羅斯也只好參戰,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俄羅斯人也明白。

歐洲人眼中的俄羅斯到底怎樣?法國人:既是救星又是死敵!

而其他歐洲國家和俄羅斯互相看不順眼就更好理解了,在歐洲人的傳統觀念裡,根本看不起發源於偏遠地區的斯拉夫人,他們認為斯拉夫人屬於蠻族,不文明。而且俄羅斯地大物博,實力太強。一個自己看不起的國家還比自己強大,歐洲國家自然感到害怕,所以處處阻撓俄羅斯。無論從哪方面來看,俄羅斯和歐洲其他國家的關係都十分微妙,既屬於利益共同體,還時刻針鋒相對,具體處於哪一個階段,還是要看當時國家利益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