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变化-动与静


园林变化-动与静


动、静二字,本相对而言,

有动必有静,有静必有动。

然在园林景观中,

静寓其中,动由静出,

其变化之多,造景之妙,层出不穷。

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

若静坐亭中,行云流水,鸟飞花落,皆动也。

若舟游人行,山石树木,水榭楼台,皆静也。

止水静,游鱼动,静动交织,自成佳趣。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景与人同。

园林有水,有云,有影,有声,有朝晖,有夕阳,则有趣味。


园林变化-动与静


园林变化-动与静


园林变化-动与静


静之物,动亦存焉。坐对石峰,漏透俱备,而造法之明快,线条之飞俊,虽静犹动。水面似静,涟漪自动。画面似静,动态自现。静之物若无生意,即无动态。故动观静观,实造园产生效果秩最关键处,明乎此景观之理初解矣。

质感存真,色感呈伪,园林得真趣,质感居首,建筑之佳者,已有此理。真则存神,假则失之,园林失真,有如布景,书画失真,则同印刷,故雕梁画栋,只空添炫目。

园林变化-动与静


园林变化-动与静


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恐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非相宜。”所谓“人力造作”,所谓“穿凿”者,伪也。所谓“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者,真也。大抵为造园论也。

郭熙云:“水以石为面”,“山得水而媚”,自来模山范水,未有孤立言之者。其得山水之理,会心乎此,则左右逢源,要之此二语,表面观之似水石相对,实则水必赖石以变,无石则水无形,无态,故浅水露矶,深水列岛。

园林变化-动与静


园林变化-动与静


园林变化-动与静


园林变化-动与静


园林变化-动与静


一景之美,画家可以以不同笔法表现之,文学家可以各种不同角度描写之。演员运腔,各抒其妙,哪宗哪派,自存面貌。故同一园林,可以不同手法设计之。皆由观察之深,提炼之精,特征方出。江南淡青绿山水,每以赭石及青草打底,轻抹石青石绿,建筑勾勒间架,衬以淡赭,清新悦目,正江南园林之本,因此

立意在先,协调从之,自来为艺术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