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冬日裡的吃貨們:不是所有的“趁熱吃”都“健康暖胃”!

「科普」冬日里的吃货们:不是所有的“趁热吃”都“健康暖胃”!

“快!東西要趁熱吃!”

“這個菜,趁熱吃才好吃!”

“啊,好燙好燙好燙!”

「科普」冬日里的吃货们:不是所有的“趁热吃”都“健康暖胃”!

趁熱吃,燙嘴;

不趁熱吃,味道不美

那就張著嘴,哈著氣

吸口涼氣,一咽入胃

「科普」冬日里的吃货们:不是所有的“趁热吃”都“健康暖胃”!

我可能吃的是“假飯”

……

「科普」冬日里的吃货们:不是所有的“趁热吃”都“健康暖胃”!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趁熱吃”

都“健康味美”!

為何不推薦“趁熱吃”?

「科普」冬日里的吃货们:不是所有的“趁热吃”都“健康暖胃”!

食管的表面,覆蓋著嬌嫩的黏膜,食物的溫度對他有很大影響:

10 ℃~40 ℃ 最合適

50 ℃~60 ℃ 勉強能耐受

65 ℃ 以上,會造成燙傷

不要覺得 65 ℃ 溫度很高,一顆熱餃子就能超過他。

食道被燙 沒啥感覺?

相比於嘴巴,食管對溫度並不敏感。

吃東西時如果被燙到嘴,很多人會趕緊把它嚥下去,覺得這樣就不燙了。

剛出鍋的餃子剛從火鍋裡撈出的肉丸剛出籠的灌湯包剛煲好的靚湯……每一口燙嘴的食物,都會對食管帶來一次傷害。

甚至有些人還特別喜歡這種“嘴巴被燙到,胃裡熱乎乎”的感覺。

「科普」冬日里的吃货们:不是所有的“趁热吃”都“健康暖胃”!

有一天,你感覺到食管有異常,可能已經晚了。

如果說“燙到嘴只好趕緊嚥下去”是偶然情況,那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最可怕的是覺得自己:“我只是趁熱吃,根本不燙!”

“趁熱吃”的五宗罪

「科普」冬日里的吃货们:不是所有的“趁热吃”都“健康暖胃”!

1

飲食過燙損傷食管

長期食用過燙的食物,容易使食管黏膜上皮受損,誘發諸多病變,最重要的是,當黏膜上皮長期受到熱食的刺激,便難以癒合,病情容易反覆,最終可能造成癌變。

飲食過燙易引發急性胃炎

經常吃燙飯、喝燙湯的人,損傷的食管黏膜壞死後,形成假膜,脫落後就成為潰瘍,這種潰瘍癒合後,能形成瘢痕,造成食管狹窄。

得這種病的人,常自覺胸骨後面疼痛和有灼熱感,有時會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還可引起急性單純性胃炎。

飲食過燙不利於消化吸收

食物太燙,在口腔存在時間偏短,咀嚼、刺激唾液分泌及與之混合的過程都不充分,這不利於飲食的消化吸收,而且高溫的刺激往往掩蓋了味覺的充分體驗,常常難以細細品嚐食物的美味,長此以往,往往對其他食品食之不香,嚼之無味,飲食會越發單一。

溫度在40℃左右的食物最合適,這類食物既不燙嘴,還能細嚼慢嚥,以便對食物營養進行消化吸收。

飲食過燙引發胃癌

長期過燙的飲食,容易損害胃黏膜,容易引起胃炎、胃潰瘍,且容易使胃黏膜代償性加快增殖,從而產生癌變,尤其進食過燙的煎炸類食物,因為煎炸類食物本身就可能含有一些致癌物質,當胃黏膜受到損傷以後,這些致癌物質更容易進入人體,大大增加胃癌的發病概率。

其他

過熱飲食還可能會導致其他疾病,如口腔黏膜潰瘍、熱過敏性牙痛等;還會導致舌體的味蕾受到損害,味覺敏感度下降,咀嚼食物難以嚐出香味;若食管黏膜上皮受到太燙的食物刺激,可能會出現糜爛等不良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