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紡織行業十大新聞,權威解讀發展趨勢

回首2018,哪些新聞對行業產生了重要影響?為行業新一年的發展定下了什麼基調?快來跟小編一起溫習一下吧!

2018纺织行业十大新闻,权威解读发展趋势

1. 紡織業3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自主創新能力增強

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1個項目和9名科技專家。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3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0項。

紡織行業共有3個項目獲獎,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由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東華大學,江蘇鷹遊紡機有限公司完成的“千噸級幹噴溼紡高強/中模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喜獲一等獎,這是紡織行業時隔3年後,再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工業排放煙氣用聚四氟乙烯基過濾材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超高速數碼噴印設備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8纺织行业十大新闻,权威解读发展趋势

2.《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3年)》發佈,目標就業容量100萬人

2月,《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3年)》(簡稱《規劃》)印發實施。《規劃》提出,到2023年,達到棉紡產能2000萬錠規模,織機超過5萬臺,針織面料25萬噸,服裝服飾達到8億件(套),全產業鏈就業容量達到100萬人,其中南疆勞動力在全疆全行業的就業人數達到65萬人以上。

《規劃》提出,以南疆為重點,堅持“兵地一盤棋”,通過差異化、精準化傾斜政策,引導產業向南疆聚集;穩定優化存量,科學佈局增量,繼續支持各地州市符合環保、能耗、安全要求的現有和在建紡織服裝項目發展,重點支持南疆四地州棉紡、化纖、織造、服裝、家紡、針織等項目建設,促進南疆地區就地就近就業。

2018纺织行业十大新闻,权威解读发展趋势

3.中美貿易摩擦深刻影響行業外貿走向

7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佈擬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加徵關稅清單,其中涉及全部種類的紡織紗線、織物、產業用製成品以及部分家用紡織品和紡織機械。

9月17日,美國宣佈將於9月24日起對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徵10%進口關稅,並將於2019年1月1日起將稅率提升至25%。對於我國紡織業而言,該清單中仍包括50至60章中的917項關稅細目,涉及全部種類的紡織紗線、織物、產業用製成品以及部分家用紡織品等,涉及產品年出口額超過40億美元。

12月,隨著中美兩國首腦達成共識,中美決定,停止升級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不再提高現有針對對方的關稅稅率,不對其他商品出臺新的加徵關稅措施。美國宣佈將針對中國2000億美元產品加徵關稅從10%提高至25%的時間改為2019年3月2日24時零1分。雙方經貿團隊正在推進磋商工作。

4. 產業扶貧紡織業當仁不讓

7月31日~8月1日召開的全國紡織產業精準扶貧推進會上,首次全面梳理了紡織行業在脫貧攻堅戰中做出的貢獻。

紡織業在產業扶貧工作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包括:一是東西部地區緊密協作,推動東部紡織企業到西部地區投資建廠,充分吸納西部地區貧困人口就業實現脫貧;二是中部地區紡織服裝企業因地制宜,根據產業特點和當地精準扶貧需要,採取不同方式著力吸納貧困地區富餘勞動力;三是西部地區規劃建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築巢引鳳,有效解決當地貧困群眾就業問題;四是通過產業上下游的融合和延伸,充分挖掘貧困地區資源條件,由紡織服裝產業延伸到農業種植、畜牧、製藥等產業,在多元化經營中拓寬扶貧路徑;五是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企業等積極參與教育扶貧。

5. 紡織精品彙聚首屆進口博覽會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於11月5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本屆進口博覽會,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是我國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標誌性工程。本屆進博會上,聚集了來自多個國家的紡織服裝特色產品,紡織企業也藉助這一國際盛會,發揮外貿的平臺功能,尋求貿易平衡,加快外貿轉型。

6. PTA期貨開啟國際化進程

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11月30日,鄭州商品交易所舉行了“PTA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啟動儀式”。這意味著聚酯產業鏈的“鄭州價格”開啟國際化之路,也是中國PTA產業、聚酯產業鏈以及中國期貨市場的一個重要時刻。

PTA期貨是中國期貨市場上的第一個化工品種,如今又成為第一個引入境外交易者的化工品種,也是繼原油、鐵礦石期貨之後的第三個國際化期貨品種,標誌著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又向前邁出一步。

2018纺织行业十大新闻,权威解读发展趋势

7. 兩位行業代表榮獲改革先鋒稱號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12月18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在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其中,兩位紡織行業的代表人物步鑫生、曾憲梓名列其中。

步鑫生是內地的紡織企業家,以大膽改革、努力創新的精神,成為紡織企業改革的代表。曾憲梓是香港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我國首家專營領帶生產的中外合資企業的創辦者。他不僅是愛國企業家,也是較早向內地引入紡織時尚品牌概念的先行者。這兩位業界代表人物,是紡織行業40年來的改革和開放的“吃螃蟹”第一人,也是千千萬萬位紡織行業銳意改革進取的企業家們的縮影。這兩位業界代表人物獲得此項榮譽,也是對於千千萬萬位銳意改革進取的紡織人的褒獎。

8. 工信部發布2018版產業轉移指導目錄

為適應經濟發展新要求,引導產業有序轉移,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工信部發布“關於《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8年本)》的公示”。該目錄對2012年7月工信部印發的《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2年本)》進行了修訂,對全國31個省市區產業轉移情況進行了詳細說明。

西部地區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突出的資源優勢,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接續地和產業轉移承接地。在消費品工業方面,依託特色資源優勢和邊境區位優勢,西北地區提升毛紡產業鏈製造水平,支持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重點發展服裝服飾、家紡、針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建設國家重要棉紡產業基地、西北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服裝服飾生產基地與向西出口集散中心;西南地區大力發展少數民族紡織傳統工藝和旅遊紡織品。

9. “平穩”貫穿紡織業全年發展主基調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1~9月,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6%,消費支出實際增長6.3%,均快於人均GDP 6.2%的增長水平,消費貢獻率提升至78%,與民生緊密相關的日用消費品是內需增長主要拉動力。1~9月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8.9%,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處於近3年來的較高增長水平。新興業態保持快速增長,全國網上穿著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3.3%,增速高於上年同期4.1個百分點。

出口方面,根據海關快報數據,2018年1~11月,我國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累計1093億美元,累計同比上升9.3%;2018年1~11月,我國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累計1446.6億美元,累計同比上升0.9%。

2018年,紡織業有望在內需消費拉動和轉型支撐下保持平穩運行,但成本、環保等一系列外部壓力仍需克服,行業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抗風險能力的任務更加緊迫。

10.國內服裝品牌跨國收購佈局海外

今年2月,山東如意投資控股、JABHoldingCo.與Bally國際簽署了山東如意集團收購Bally控股股權的最終協議。Bally的管理團隊作為少數股東對Bally進行再投資,同時JAB將會保留少數股權。

在如意集團宣佈收購Bally10多天後,復星國際及其子公司宣佈收購法國時裝品牌Lanvin。NafNaf是拉夏貝爾自2017年上市後第一個收購的品牌,拉夏貝爾於2018年4月收購其40%的股權併成為其最大股東。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於2018年5月宣佈收購法國高端童裝企業Kidiliz,並於10月8日正式完全股權交割,收購後森馬便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童裝公司。上海之禾時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也於2018年10月宣佈收購法國高級時裝品牌Carven,收購價為420萬歐元(約合3319萬元人民幣)。2018年12月,以安踏為首的中國財團宣佈以46億歐元(約合36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向芬蘭體育用品巨頭AmerSports(亞瑪芬)正式發出收購要約。目前,AmerSports董事會已經一致作出決定,建議其股東接受此次要約收購。

歸根結底,收購海外品牌的目的是打造自我品牌效應。想要快速實現品牌升級,提高利潤率,收購擁有深厚技術積澱、消費者口碑一流的國際品牌,無疑是擺在企業面前較為快捷的辦法。

來源/中國紡織報 網絡整理

廣告

2018纺织行业十大新闻,权威解读发展趋势

近期熱門文章精選

2018纺织行业十大新闻,权威解读发展趋势

棉紡織技術新傳媒(微信號:mfzjsxcm)

© 棉紡織技術新傳媒(ID:mfzjsx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