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洲A(000571.SZ):股價漲停?無法遮掩的“割韭菜”痛症

引言:

最近的新大洲上市公司可謂是進入了“多事之冬”,一會被立案調查,一會放量漲停,不斷為投資者的茶餘飯後提供話題。

1月18日,滬深兩市高開高走,權重板塊拉昇,就盤面而言,以煤炭、保險、有色等板塊漲幅居前,其中,隨著煤炭板塊的持續走強,A股上市公司新大洲A(000571.SZ)在昨天一字板漲停,且成交量幾乎達到其近半個月以來最高,一改三日跌12%的窘境,今日繼續跟漲。

截止1月18日,新大洲A股價漲至3.24元,漲幅為1.89%。

新大洲A(000571.SZ):股价涨停?无法遮掩的“割韭菜”痛症

由於近日國家煤礦安監局下達文件,對於超千米的衝擊地壓煤礦與瓦斯突出煤礦進行停產檢查,需論證後才可復產,涉及產能9206萬噸,顯然因為對該情況的未雨綢繆,使得煤炭忽然“供不應求”,受到漲幅波動。

看著新大洲的漲勢,也許你不會想到這隻股票的背後全是涉及公司和領導人的槽點,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業績虧損、轉型不見成效、“政權”更替等困境它都經歷了個遍,可以用那句話比喻:那看似華麗的一襲旗袍,裡面實則爬滿了蝨子

陳陽友和他的“割韭菜”之旅

在瞭解始末之前,我們需要認識一個人——陳陽友:原雙彙集團高管、現恆陽集團董事長、兼前新大洲第一大股東——深圳市尚衡冠通投資企業(有限合夥)的實際控制人。

2014年6月,其集團旗下的恆陽牛業開始與老牌私募鼎暉進行合作,隨後攜手收購澳大利亞Brorsen家族屠宰公司,表明上是為了恆陽牛業的海外擴張實際是為之後的“炒殼”計劃做準備

接著,2016年3月陳陽友通過尚衡冠通斥資近7億元收購了新大洲A上市公司10.99%的股票,鼎暉就是在這筆交易中向陳陽友提供槓桿資金的幕後金主。他擬向新大洲注入牛肉產業鏈的相關資產,並啟動了重組停牌事項,且計劃收購恆陽牛業100%股權。

然而,陳陽友顯然是“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的典型範例

上述重組計劃不但沒有順利推出而且新大洲上市公司還淪為了陳陽友“看走眼”的割韭菜道具,他將新大洲原來的經營資產陸續變賣換成現金,然後再用這些現金,一方面大手筆高溢價收購自己控制的“問題資產”,另一方面還直接通過日常關聯交易大規模購買由陳陽友控制的關聯公司肉類產品

然而經過陳陽友“精心”的名為部署卻實則折騰的資產挪移,新大洲的資金鍊早已撐不住,開始崩潰

隨著新大洲被割韭菜割的大出血,陳陽友便著手大量出售新大洲A的原有業務。

從2016年2月出售子公司上海新大洲29.90%的股權而獲得3632萬元現金,再到同年11月,出售核心資產本田摩托50%的股權而變現8.92億元。據統計,僅2016年一年就變賣了超過10億元資產,其中還包括新大洲原來的核心資產摩托車業務,而這些套現的資金被用作收購陳陽友自己在南美國家提前佈局的牛肉生產加工業務資產

然而將核心業務“賤賣”後所招致的不良後果便是新大洲A失去自身的造血能力,通過“狸貓換天子”之法經營的牛肉業務不盡人意,直接導致了新大洲業務萎靡不振。

業績持續虧損

自2014年起,公司淨利潤連續四年下滑

數據顯示,2014-2017年盈利金額分別為7561.38萬元、5679.53萬元、3284.92萬元和2139.25萬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別為27.72%、24.89%、42.16%和34.88%;扣非淨利潤分別為7015.21萬元、5770.87萬元、-437.47萬元和-1.1億元。同時,去年上半年,新大洲A營收13.5億元,同比增長39.2%,淨利潤虧損1676萬元,同比下降125.5%。

根據三季報顯示,由於與牛肉貿易相關的食品產業中的海外業務嚴重虧損,今年前三季度新大洲A的淨利潤為-1676.04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滑125.5%,扣非淨利潤為-5462.75萬元,同比下滑55.65%。

股票遭減持

隨著業績不斷走下坡路,股票方面陷入一落千丈的境地。

去年6月以來,上海浩洲車業對新大洲A進行了5次減持,合計減持數量3954萬股,按照交易均價計算套現金額超過1.5億元;且股東北京財智嘉華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也在去年9月在二級市場減持294.75萬股,按照當天收盤價計算套現近千萬元。

此外,去年10月以來,新大洲A股價長期在3元下方徘徊,還曾創出2.44元的歷史最低紀錄,且新大洲A曾在去年10月發佈公告稱,其第一大股東尚衡冠通共持有公司8948.82萬股,其中99.9969%已經被質押融資,而這部分股票已全部爆倉。

2016年年初,陳陽友買殼新大洲時估值

64億,而時至今日,新大洲市值只有26億,慘遭腰斬近60%。

資產多次被凍結

在業績低迷和股價暴跌的雙重夾擊之下,由於涉及商業承兌匯票未兌付、拖欠稅款未繳納、股權協議爭議等問題,新大洲部分資產和銀行賬戶相繼被凍結

去年12月10日,新大洲A發佈公告稱,第一大股東尚衡冠通持有的8948.16萬股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佔公司總股本的10.99%,且尚衡冠通的實際控制人陳陽友持有的149.99萬股被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凍結,佔公司總股份的0.18%。

無獨有偶,同月18日,新大洲A賬戶餘額約62.39萬元的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華新支行賬戶被凍結,新大洲A全資子公上海恆陽貿易有限公司的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華新支行賬戶被凍結,該賬戶餘額100.05元。

在1月17日漲停收盤後,新大洲A發佈了《關於第一大股東股份被輪候凍結的公告》,公司第一大股東深圳市尚衡冠通投資企業(有限合夥)持有的公司股份被輪候凍結。

簡單而言至此,新大洲A第一大股東尚衡冠通持有的全部公司股權目前已經全部被凍結。而對此,新大洲A方面稱,該凍結事件暫不會對公司控制權、治理結構及持續經營產生直接影響。

權力更替 鼎暉接盤

而隨著新大洲“氣數將近”,陳陽友又自稱中風病情加重不再參與經營,此前“買殼”的老牌私募鼎暉便不得不接盤這一“燙手山芋”。

去年12月11日,新大洲A發佈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尚衡冠通(有限合夥企業)的合夥權益份額髮生重大變化,恆陽農業集團(由陳陽友控制)同意以2元的價格,將其持有尚衡冠通合計42.86%的合夥財產份額,分兩筆分別轉讓給鼎暉旗下的兩家合夥企業鼎暉天駿、鼎暉天寧。

如此一來,交易完成後鼎暉代替陳陽友將持有尚衡冠通85.72%的股權,從而間接成為新大洲A的第一大股東。

然而,由於陳陽友仍持有尚衡冠通GP份額,再加上鼎暉擔憂尚衡冠通遭到陳陽友牽連,鼎暉已對尚衡冠通持有的新大洲A股份申請財產保全。而在此窮途末路的情境下,鼎暉還是被前任者“擺了一道”。

違法被立案調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月11日,新大洲A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海南證監局同時對公司採取責令改正措施

公告指出,陳陽友曾作為新大洲第一大股東的實際控制人和新大洲董事之時,在未履行相應審批程序的情況下,新大洲及其子公司天津恆陽食品有限公司、海南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為陳陽友及陳陽友的關聯方有關債務提供擔保,且董事長和總裁違規在《擔保函》上簽字。

然而,上述關聯擔保行為達到股東大會審議標準,陳陽友未按規定告知上市公司履行相應審批程序並披露上述事項

就目前而言,如果新大洲A因本次信披違規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且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被認定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或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新大洲A

股票交易將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結語:

起初,按照鼎暉和陳陽友的藍圖構想,鼎暉在牛肉產業上的資本押注通過陳陽友及其恆陽集團進而深度“合作”,可以通過借殼新大洲A賺個盆滿缽滿

然而無奈人心不足蛇吞象,陳陽友大開大合的割韭菜行為,不僅使得自己真的“病入膏肓”,也讓這起由他和鼎暉深度參與的拉鋸五年的資本運作慘淡收場

更不幸的是,這還讓被稱為“國內PE標杆”的鼎暉栽了跟頭,為此殿後買單,實在世事難料。

然而在他走馬上任之後,接連收到證監會介入調查、股權凍結等噩耗,這對於鼎暉也著實是雪上加霜了。而目前,無路可選的鼎暉只能扯著頑疾未愈的新大洲上市公司奮力一搏,通過變賣資產在內的多種“壯士扼腕”的方式,對起實施“不得已而為之”的瘦身,但究竟是體面的有所成效還是慘遭退市的窘境,目前在證監會得出調查結果之前還是得再觀望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