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5個在實際執行MSA分析過程中常常遇到的問題

結合質量朋友們的觀點,我們在實施MSA過程中遇到的這麼幾個問題,一起來探討一下,嘗試回答,如有不同建議請也來分享,大家來學習交流。

探討5個在實際執行MSA分析過程中常常遇到的問題

1、MSA實施的時間是適合在什麼時候?按理說應該在做SPC前,但是在之前樣品過少怎麼保證有合適的樣品做MSA?

答:MSA實施時機:根據情況當你對數據的真實性有懷疑的時候就可以做,還可以跟計量校準結合起來,跟使用時間和頻率都有關。在APQP項目中,可以放在 產品和過程的確認階段做首次MSA分析。此階段是通過試生產進行產品和工藝的驗證。 此時定義的有效生產是不少於300個。樣本應該夠了 當然你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對待。還有MSA不光是計量型數據,還有很多比如外觀項目檢查的MSA分析等。

2、教材中說"選取的樣本應該代表整個過程變差(注意不是產品公差)" ,是不是合理的?這個樣品的選取是用待分析的測試系統,還是其他更標準的系統?如果用待分析的,會不會帶入系統的誤差而影響樣品的選取"代表整個過程變差'.

答:選取的樣本必須要能代表過程,如果你選取的樣本變異比較小,也就是集中取樣的話,很容易造成測量系統變差與總變差的比例過大,最後造成MSA結果不合格。在算GRR時候只跟過程變差有關,和產品規格公差無關。在算P/T的時候需要考慮到規格公差的問題。 你取樣的時候只能從產品中取,產品代表過程,產品是過程的輸出,產品跟規格公差無關,至於你過程實際狀況跟規格關係那是另一回事情。規格可以

隨變變化,但過程是不變的。

探討5個在實際執行MSA分析過程中常常遇到的問題

3、在沒有做SPC前怎麼確定"整個過程變差".?

答:你這個問題問得不好,做不做SPC過程變差總是存在的。我們有兩種計算方式,主要是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的區別,主要區別就是西格瑪計算方法,一個是過程固有波動RBAR/D2,一個是整體的標準差。只要你有代表過程的樣品就能計算出過程變異,在MSA系統中又叫部件間的差異。

探討5個在實際執行MSA分析過程中常常遇到的問題

探討5個在實際執行MSA分析過程中常常遇到的問題

4、穩定性、線性、偏移等5性和%P/T在什麼情況下做?

答:在MSA系統中,考慮兩個緯度,一個測量值的位置(此時是穩定性 偏倚 以及偏倚的線性關係等) 一個是精度問題(數據的分佈寬度, 這裡面分為設備本身造成波動---重複性 ,人、方法等造成波動--特定情況叫再現性)所以衡量測量系統的好壞首先要必須保證數據位置,也就是穩定性 偏倚,如果有偏倚是否有線性可以糾偏等)。

探討5個在實際執行MSA分析過程中常常遇到的問題

以上是基礎,然後才考慮分佈寬度的問題,就是構成精度的重複性和再現性兩個緯度。你的%P/T什麼時間做? 只要是計量性測量系統評估中必須要做,好的計量型測量系統(包括破壞性測量系統)必須考慮:

1、分辨力和NDC

2、探測過程變異的%GRR

3、探測公差變異的能力%P/T

5、MSA方法的分類有哪些?有的回答是這些:計量型分析(極差法、均值極差法等) 計數型分析(交叉法)破壞型分析(嵌套法)

答:這個問題問題是錯的。

分類應該是這樣的:計量型測量系統分析和屬性數據的測量系統分析,計量型分為傳統的和特殊的 。傳統的樣品可以重複使用,這時候人員可以交叉使用部件,所以用交叉法。特殊的比如破壞性測量系統,樣品不能重複利用,只能使用嵌套的方法。

探討5個在實際執行MSA分析過程中常常遇到的問題

關於計量型的極差法和均值極差法,現在已經很少用。現在用ANOVA方法,因為它能考慮到人員和部件的交互作用。

假定過程能力非常高,數據已經很集中了 而顧客給定的規格限很寬,你想覆蓋你到哪裡找數據。數據只要數據能代表過程的變異就OK了。 舉個例子數據覆蓋10-20 但顧客給定了1-100 ,你想覆蓋規格限制,請問到哪裡去找接近100的數據。 當然測量系統衡量探測規格變異的能力可以用%P/T表示。

目前大家做GRR的比較多,其他的不做,因為重複性和再現性確實容易出問題。

不知道有沒有回答到你的問題,是否解決了你的困惑,針對MSA實際實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上面這些問題僅僅是冰山一角,有太多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領悟和調整,適當應用MSA工具,MSA只是提供統計理論工具,為解決實際測量問題打開一扇門而已。後續再分享MSA相關實施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